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测量肱骨颈干角的正常值,探讨成人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中重建肱骨颈干角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量382名正常成人的肱骨颈干角。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2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12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测量术后患侧肱骨颈干角,并以测得的正常成人肱骨颈干角双侧95%参考值范围作为参考值,将患者分为内翻复位组(颈干角双侧95%参考值范围上限)。随访指标包括患侧肱骨颈干角的变化、肩关节Constant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及并发症等。结果 国人肱骨颈干角的正常值为136.1°±4.5°,双侧95%参考值范围127.2°~144.9°。所有患者获得6~32个月的随访,平均13.8个月。内翻复位组29例、正常重建组90例、外翻复位组9例。末次随访,Constant评分分别平均为70.3分、77.2分和73.2分, VAS评分分别平均为2.8分、1.8分和2.1分,肱骨头内翻角度分别平均为4.2°、1.6°和3.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4.5%、14.4%和22.2%。正常重建组在功能恢复、VAS评分、术后肱骨头内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内翻复位组。结论 术中重建良好的肱骨颈干角是内固定稳定、预防术后肱骨头内翻、内固定失败和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关键。肱骨头内翻复位易导致肱骨头进行性内翻及其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甘丽霞  刘刚  刘燕洁  梁宁 《广西医学》2010,32(8):917-918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下施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对老年患者血气分析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施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老年患者25例,监测时点为麻醉前(T0)、术中1 h(T1)、术中2 h(T2)术中3 h(T3),监测项目为PH、BE、PCO2、K^+、Na^+、MAP、HR、CVP。结果 25例患者的pH、BE、K^+在术后2 h、3 h时呈下降趋势,PCO2、CVP呈上升趋势,与麻醉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Na^+浓度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呈下降趋势,HR呈上升趋势,但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机能减退,代偿能力低,经皮肾镜取石术时由于体位的改变、灌洗液的吸收和手术时间延长等因素,引起血气分析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应加强监护和及时纠正酸中毒,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保障患者手术期间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全麻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分为腹腔镜A组和开腹B组各50例,均行静吸复合全麻。记录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失血量,以及麻醉前、术毕及术后72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数量。结果术毕各组CD3+、CD4+、CD4+/CD8+均较麻醉前下降(P<0.05),开腹组较腹腔镜组下降明显(P<0.05);术后72 h两组各项指标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静吸复合全麻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免疫功能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控制性降压在鼻咽血管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控制性降压在减少鼻咽血管纤维瘤术中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2例鼻咽血管纤维瘤患者随机分为控制性降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控制性降压组在全麻下用硝普钠(sodium nitropruddide,SNP)进行降压,并对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控制性降压组出血量为(465.5±146.7)ml,对照组出血量为(1454.5±289.3)ml;降压组手术时间为(90.92±28.3)min,对照组为(160.5±97.8)min,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控制性降压是减少鼻咽血管纤维瘤术中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术前等容血液稀释自身输血与输异体血对肝癌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20例肝癌病人,随机分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组和输异体血组.分别于术前,术后24、48、72 h,抽取静脉血测定C3b受体花环率(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ICR)、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FER)、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FIR).于麻醉前及术后24、48、72、120 h抽取静脉血测定T细胞亚群CD2、CD4、CD8、CD4/CD8.结果 两组病人术前红细胞免疫功能均低下,血液稀释组的红细胞的免疫功能术后24 h即有所恢复,输异体血组在术后72 h才恢复;血液稀释组T细胞亚群在术前、术后改变不明显(P>0.05).输异体血组在术后48 h后CD2、CD4、CD4/CD8降低(P<0.01),120 h尚未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 围术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身输血对尽快恢复肝癌病人红细胞的免疫功能有帮助.围术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不大,而输异体血对T细胞亚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前列腺摘除术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燕洁 《广西医学》2000,22(3):484-485
目的:比较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和肌注杜冷丁50mg镇痛对前列腺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100例择期前列腺摘除术患者,随机分A、B两组,A组50例为PCEA组,B组50例肌注杜冷丁50mg.结果:A组前列腺术后镇痛的评分及控制膀胱痉挛的发生均明显优于B组,副作用发生少.结论:前列腺术后PCEA镇痛,具有镇痛安全,效果确切,有利于术后病人的恢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系统(PHILOS)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3月采用PHILOS治疗的66例肱骨近端骨折.男27例,女39例;年龄24~81岁,平均57.4岁.骨折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27例,三部分骨折33例,四部分骨折6例.合并伤:肱骨头劈裂骨折4例,盂肱关节脱位4例,均为喙突下脱位.末次随访时按Constant-Murley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肩关节功能、疼痛等,记录患者患肩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66例患者术后获12~36个月(平均18.1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为76.2分,优良率为71.2%;VAS评分平均为1.8分;患肩活动度:外展平均140°,前举平均145°,外旋平均60°,内旋平均T12水平(髂嵴至T5).10例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5.2%.结论 采用PHILOS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可取得满意疗效,术中应注重采取合理的措施预防术后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锁骨中段骨折在临床上较常见.深入了解锁骨相关解剖,掌握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有利于有效地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对无移位或微小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常采用非手术治疗,重建钢板内固定和弹性钉髓内固定常用于治疗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但各有优缺点及相应适应证.该文重点就锁骨相关解剖、锁骨中段骨折治疗方法及其优缺点、相关并发症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肩锁关节解剖学研究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肩锁关节骨性和静态稳定结构,为肩部手术提供详细形态学资料。方法对26例成人新鲜尸体标本进行解剖,观察肩锁关节解剖形态并测量相关骨性标志和韧带的形态学参数。结果锥状韧带和斜方韧带锁骨止点中心到锁骨远端距离分别为(43.67±6.30)mm和(25.25±3.06)mm,止点宽度分别为(16.92±4.25)mm和(10.33±1.32)mm。锥状韧带长度为(15.54±3.32)mm,角度为(-116.25±10.90)°;而斜方韧带长度为(9.63±2.28)mm,角度为(75.42±11.37)°。锥状韧带和斜方韧带喙突止点相距(8.96±3.00)mm,而锁骨止点距离(13.08±3.50)mm,两条韧带呈"V"形结构。结论本研究获得了肩锁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详细形态学参数,为该部位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进行锁骨远端手术时应避免损伤锥韧带和斜方韧带止点,切除锁骨远端应不超过10mm以避免损伤斜方韧带。行喙锁韧带重建时要注意重建其"V"形解剖结构,以更好恢复其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固定肱骨近端骨折术中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重建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且获得随访的12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54例,女71例;年龄18~88岁,平均54.6岁.骨折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57例,三部分骨折62例,四部分骨折6例.根据术后X线片所示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重建情况分为2组:内侧柱支撑重建组(重建组,84例)和内侧柱支撑未重建组(未重建组,41例).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肱骨头内翻角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6~30个月(平均13.6个月)随访.重建组与未重建组平均Constant评分分别为(77.9±13.0)、(67.3±11.3)分,优良率分别为72.6%、43.9%,平均VAS评分分别为(1.6±2.0)、(3.2±2.4)分,以上项目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术后肱骨头内翻角度(1.2°±3.3°)小于未重建组(4.4°±4.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6%)、二次手术率(4.8%)均较未重建组(34.1%、17.0%)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固定肱骨近端骨折术中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骨折端良好复位不仅能使肱骨头得到有效的支撑、预防术后肱骨头内翻及内固定失败,而且术后能取得更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