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不同心率在6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CA中对血管图像质量的影响以及辐射剂量变化。方法选取91例患者,男性51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58岁。分成三组,A组30例,心率≤65次/分;B组30例,65次/分心率≤80次/分;C组31例,心率80次/分。扫描完成后选取最佳时相进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进行血管重建,根据4分法对血管图像质量分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记录各组的辐射剂量程度乘积(DLP)。结果三组的血管图像质量在可评价比例及优良率无统计学意义,心率与血管图像质量等级呈负相关。A组DLP为(3.37±2.12)m Gy.cm,B组为(4.78±1.92)m Gy.cm,C组为(6.11±2.79)m Gy.cm,三组的辐射剂量有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心率与辐射剂量呈正相关。结论 6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CA在高心率患者能较好的显示图像,同时辐射剂量也增加,应该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心率至65次/分以下,在获得优良血管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有利于冠状动脉CTCA的可持续发展,以便让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3.
3D打印技术在近几十年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医学领域用途也十分广泛,包括三维成像、建模、外科手术规划、各种医学教育和培训。但是,3D打印在麻醉中的应用尚属起步阶段。文章主要介绍3D打印的基本状况,并讨论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前景,包括麻醉方案规划、术前气道评估、定制个性化麻醉工具和气道工具。文章还讨论了3D打印在麻醉模拟教学中的应用,例如用于模拟气管插管、动静脉穿刺置管、椎管内麻醉以及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此外,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3D打印技术还为国内外麻醉医师提供了个人防护设备、面罩、口罩,甚至呼吸机。  相似文献   
4.
幼儿上穹窿部异物长期存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霞女1岁住院号15422 1985年8月28日,棉杆刺伤右眼,上睑逐渐肿胀3天,到当地卫生院求治,给青霉素、链霉素肌注,并点氯霉素眼水和四环素眼膏后,肿胀减轻。停药后上睑肿胀如旧。再次到公社卫生院求治,因医生缺乏专科知识,认为肿胀为炎症所致,重复以上治疗,症状  相似文献   
5.
仔猪白痢一般是一月龄内仔猪常发生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以拉白色稀粪,发病率高、危害大、生长发育受阻为主要特征。病源主要是大肠埃希氏菌中某些致病的血清型。该病在国内外均较普遍。国内尚无免疫预防的办法。治疗方法虽多,但效果不理想。一般采用抗菌药物疗法,初用有效,尔后较差,或者甲地有效,乙地较差。为克服因使用抗菌药物,造成菌群失调和耐药性细菌增多等弊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舒心通脉片中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甲酸溶液(22∶78),检测波长为286nm,流速为1.0ml/min。结果:丹酚酸B线性范围为0.768~4.800μg,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1.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龙胆泻肝片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Shimpack VP-ODS C18(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乙腈-水(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流速为1.0ml/min。结果:栀子苷线性范围0.1024-0.7168μg;平均回收率为99.58%,RSD为1.24%。结论:HPLC法可以用于龙胆泻肝片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术前CT平扫观察结石成分与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清石效果的关系。 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收治的310例肾结石PCNL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按照术前CT平扫观察的结石成分,分为易碎石组(208例)、难碎石组(102例),并与术后实际结石清除率比较,观察术前CT判断与术后实际结石清除率的一致性。 结果:310例肾结石患者术后结石清除288例(92.90%),其中一水草酸钙结石28例(9.72%),磷酸钙结石48例(16.67%),二水草酸钙结石91例(31.60%),磷酸镁铵结石70例(24.31%),尿酸结石51例(17.70%);310例肾结石患者术后未清除22例(7.10%),其中一水草酸钙结石7例(31.82%),磷酸钙结石9例(40.91%),二水草酸钙结石3例(13.64%),磷酸镁铵结石2例(9.09%),尿酸结石1例(4.54%)。易碎石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难碎石组(P<0.05),术中出血量、CT值显著低于难碎石组(P<0.05),住院时间较难碎石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L术后实际碎石效果显示清除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未清除组(P<0.05),术中出血量、CT值显著低于未清除组(P<0.05),住院时间较未清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术前CT判断与术后实际结石清除率存在一致性。术前CT判断结石清除效果灵敏度为71.53%,特异度为90.91%,准确率为72.22%,阳性预测值为99.04%,阴性预测值为19.61%,Kappa值为0.73。 结论:术前CT平扫观察结石成分对PCNL的清石效果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