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高剖宫产率的原因,寻找降低高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将我院2013年住院分娩的447例孕妇作为干预组,2012年住院分娩的52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笔者根据孕产妇的一般情况、选择性剖宫产、顺产、助产、中转剖宫产及相关管理因素确定了200项指标构建的"孕妇分娩方式合理性评价体系",对对照组产妇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干预组孕妇的住院分娩经过进行全程指导及干预。结果:我院孕妇剖宫产率由干预前的48.00%下降为36.02%,其中初产妇与经产妇剖宫产率分别由干预前的46.15%和51.34%下降为37.80%和33.68%(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孕妇分娩方式合理性评价体系"操作简单、实用,是降低剖宫产率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连续流动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机高量减除白细胞治疗对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综合性凝血指标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COBE Spectra连续流动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机单个核细胞(MNC)采集程序,以ACD-A配方血液保存液作为抗凝剂,对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实施减除白细胞治疗,每次治疗运转2.523.0倍总血量,采集20%~25%总血容量的白细胞悬液,对39例患者共进行56次减除白细胞治疗.结果 单次治疗运行时间(233.63±27.41) min,运转血量(12 268.77±1 978.25)ml,ACD-A配方血液保存液用量(991.04±185.06)ml,采集白细胞悬液容量(922.89±213.26)ml,悬液中白细胞计数[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551.05×109/L(396.76×109/L,756.45 × 109/L),单次治疗减除白细胞总数为491.52×109(341.53×109,754.51×109);治疗前、后患者白细胞计数分别为233.30×109/L(163.62×109/L,367.05×109/L)、167.34×109/L(94.40×109/L.260.06×109/L) (s=765,P<0.001),凝血酶原时间(PT)分别为(15.69±2.82)s、(15.81 ±2.71)s(t=1.25,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分别为(39.22±8.15)s、(39.87±7.97)s(t=1.96,P>0.05),凝血酶时间(TT)分别为(17.35±1.73)s、(17.48±1.57)s(t=1.77,P>0.05),纤维蛋白原浓度(Fbg)分别为(2.91±1.00)g/L、(2.61±0.81)g/L(t=7.49,P< 0.001).结论 采用连续流动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机对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实施高量(20%~25%总血容量)减除白细胞治疗,可降低患者体内白细胞负荷,同时可降低患者血浆Fbg,但降低值在机体维持正常止血功能的代偿范围内,对反映患者内、外源性凝血活性的综合性凝血指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199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在不同患者群体的分布特征,探讨对不同患者群体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价值。方法鉴定从35000例汉族患者中筛查出的199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的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类型及37℃的反应性,统计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在新生儿及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的患者、元输血史及妊娠史的非新生儿患者中的分布情况。结果199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抗体来自母体的新生儿11例(5.53%),均为37℃反应的IgG类抗体;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者138例(69.35%),其中IgG类抗体31例、IgG+IgM类抗体51例、IgM类抗体56例;元输血史及妊娠史的非新生儿患者50例(25.13%),其中IgG类抗体3例、IgG+IgM类抗体6例、IgM类抗体41例;在所检出的16例非特异性不规则抗体中,7例红细胞直接球蛋白试验阳性,表明其可致敏自身红细胞,引起自身免疫溶血性疾病。结论对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并预备输血的患者、孕妇、黄疸新生儿及疑似自身免疫溶血性疾病的患者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有利于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早期诊断非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帮助诊断自身免疫溶血性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TPE)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12例具有TPE适应证的危重症患者采用连续流动离心式TPE共251例次,配合做好护理工作。结果 112例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检测指标均取得了改善,达到了预期效果;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钙反应63例次(25.10%),过敏反应13例次(5.18%),短暂低血压反应7例次(2.79%),胃肠道反应5例次(1.99%)。结论采用连续流动离心式TPE危重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治疗过程可出现循环血容量失衡、低血钙、过敏、胃肠道等不良反应,治疗过程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掌握TPE治疗各项指标,重点监测并维持患者循环动力学平衡,及时防治低血钙、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O型孕妇血清IgG抗-A,B对ABO血型不合新生儿红细胞的致敏作用及对ABO-HDN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孕满30周以上的O型孕妇315名,用A型及B型压积红细胞分别与血清做吸收放散试验,使放散液经2-Me处理后分别与B型及A型红细胞交叉反应,检测其中的IgG抗-A,B;分娩后使其分娩的A型及B型新生儿红细胞放散液分别与B型及A型红细胞交叉反应,检测红细胞是否被抗-A,B致敏,观察O型孕妇血清吸收放散液中IgG抗-A,B与其分娩的A型及B型新生儿红细胞放散液抗-A,B的关系。结果315名O型孕妇中有217名(68.89%)血清吸收放散液中检出了IgG抗-A,B,效价介于2—128;分娩的新生儿中有171名母婴ABO血型不合(A型新生儿91名、B型新生儿80名),144名母婴ABO血型相合(均为O型);母婴ABO血型不合的171名O型孕妇血清吸收放散液中检出IgG抗-A,B者133名(77.78%),其中123名分娩的新生儿红细胞放散液中检出了抗-A,B,血清吸收放散液中未检出IgG抗-A,B的38名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红细胞放散液中也均未检出抗-A,B;144名母婴ABO血型相合的孕妇血清吸收放散液中检出IgG抗-A,B者84名(58.33%);母婴ABO血型不相合O型孕妇血清吸收放散液中IgG抗-A,B检出率明显高于母婴ABO血型相合O型孕妇(χ2=13.79,P<0.001)。结论O型孕妇血清IgG抗-A,B可通过胎盘致敏妊娠的A型及B型胎儿红细胞,检测O型孕妇血清吸收放散液及其ABO血型不合新生儿红细胞放散液中IgG抗-A,B,对ABO-HDN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紧急大剂量输血的观察及护理要点,保证患者紧急大剂量成分输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时性。方法对33例急性大失血患者均采用少白细胞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等成分输血,根据病情调整不同成分输入的顺序、剂量及速度,输血过程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尿液、血压及伤口出血情况的变化。结果本组循环血量得到有效补充、血压及组织供氧恢复者26例;循环血量未得到有效补充、血压及组织供氧未有效恢复者7例。结论对紧急大失血患者采用成分输血可取得较好疗效,护士应了解各种血液成分制品的特点,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尿液、血压及伤口出血情况的变化,以保证紧急大剂量成分输血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在不同患者群体的分布特征,探讨对不同患者群体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价值.方法 鉴定从35 000例汉族患者中筛查出的199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的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类型及37 ℃的反应性,统计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在新生儿及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的患者、无输血史及妊娠史的非新生儿患者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199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抗体来自母体的新生儿11例(5.53%),均为37 ℃反应的IgG类抗体;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者138例(69.35%),其中IgG类抗体31例、IgG+IgM类抗体51例、IgM类抗体56例;无输血史及妊娠史的非新生儿患者50例(25.13%),其中IgG类抗体3例、IgG+IgM类抗体6例、IgM类抗体41例;在所检出的16例非特异性不规则抗体中,7例红细胞直接球蛋白试验阳性,表明其可致敏自身红细胞,引起自身免疫溶血性疾病.结论 对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并预备输血的患者、孕妇、黄疸新生儿及疑似自身免疫溶血性疾病的患者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有利于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早期诊断非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帮助诊断自身免疫溶血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妇产科临床中出现阴道流血展开病因分析,并对其探讨诊治方案。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在2015年7月2017年7年这个时间段中所收治的存在阴道流血的患者100例,将随机平均作为其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选用常规治疗方案,而针对于研究组的患者实施病因分析及选用新生化颗粒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展开详细对比。结果:经分析,阴道流血的病因主要包括生殖器炎症、子宫外器质性病变、妊娠等,治疗结果数据对比,研究组患者治疗所取得的总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的,采用统计学分析,存在明显差别。结论:妇产科临床中出现阴道流血的患者发病原因涉及多方面,需要针对患者自身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才有利于控制流血状况,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分析高频电刀在手术中安全应用的方法,避免出现灼伤、烧伤等不良事件,为以后的临床提供可借鉴的地方。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从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行高频电刀的500例患者,高频电刀的操作步骤严格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以上患者在应用高频电刀之后,没有出现1例灼伤、烧伤等不良事件。结论医院应当严格规范高频电刀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提高操作员的技术水平,尽最大力度地发挥高频电刀在手术中的优势,进而降低术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新型FTS(快速康复外科治疗)联合营养风险筛查在胃肠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普通外科接受诊治的160例胃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筛查结果将160例患者分为营养正常组和营养异常组,采用随机分配法将两组患者分为两组,营养正常组再分为常规1组和新FTS1组,营养异常组再分为常规2组和新型FTS2组,两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新FTS1组给予新型FTS进行干预,新FTS2给予新型FTS联合营养干预进行干预,对四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探究。结果观察四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发现,两组常规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分别高于对应的两组新型F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四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发现,两组常规组的指标均分别差于于对应的两组新型F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四组患者的满意度发现,两组常规组的满意度均分别低于对应的两组新型F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型FTS联合营养风险筛查在胃肠肿瘤治疗中具有减少并发症情况,改善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和患者满意度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