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采用均衡式三切口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2例,术前角膜曲率K1与K2的差值≤0.50D,随机分为常规巩膜隧道切口组(A组)与均衡式三切口组(B组),于术后1wk;1,3mo进行视力及屈光状态检查。结果:A,B组术前角膜散光0.27±0.15D,0.29±0.16D,术后1wk;1,3moA组为0.70±0.34D,0.62±0.27D,0.58±0.26D;B组为0.38±0.22D,0.35±0.19D,0.31±0.15D两组角膜散光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后各时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散光随时间推移而减少,但B组始终小于A组。结论:均衡式三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可明显减少手术源性角膜散光。  相似文献   
2.
LASIK术后眼压测量值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眼压测量值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274 例(546眼)近视患者按屈光度分成A组(≤-3.0D),B组(-3.0~-6.0 D), C组(>-6.0 D),记录LASIK术前、术后3个月用Goldmann眼压计测量眼压,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对眼压差与CCT差、术前CCT、屈光度、年龄、眼别、性别等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各组之间眼压差具有统计学差异(PAB=0.014,PBC=0.000,PAC=0.000),相关分析显示眼压差与术前CCT、切削深度有显著相关性(P=0.000),与年龄、性别、眼别、屈光度无显著相关性,性别与左右眼之间眼压差无显著性差异.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所得最优方程:Y=-0.068+0.21X1+0.018X2.Y为手术前后眼压差(mmHg),X1为切削深度(μm),X^2为术前角膜厚度(μm).结论 LASIK术后眼压测量值降低与切削深度、术前CCT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小梁切除术联合可拆除缝线和单纯小梁切除术对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8个月的眼压控制效果。设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对象来自4个眼科中心40岁以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75例(175眼)。方法随机分为小梁切除术联合可拆除缝线组(88眼)和单纯小梁切除术组(87眼)。术后1天、7天、2周、4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随访。LogMAR视力表检查视力,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眼压控制成功指在末次随访时未使用降眼压药物眼压<21 mm Hg;条件成功指在末次随访时在联合使用降眼压药物情况下眼压<21 mm Hg。主要指标眼压,眼压控制成功率,并发症。结果 150例(85.7%)完成18个月随访,其中小梁切除术联合可拆除缝线组74例,单纯小梁切除术组76例。术后4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两组眼压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小梁切除术联合可拆除缝线组眼压控制成功率91.9%(68/74),单纯小梁切除术组84.2%(64/76)(P=0.148);条件成功率前者91.9%(68/74),后者88.2%(67/76)(P=0.448)。视力下降两行者小梁切除术联合可拆除缝线组20.3%,单纯小梁切除术组14.5%(P=0.348)。后者暂时性低眼压发生率(19.7%)高于前者(9.6%),而术后浅前房、脉络膜脱离、黄斑水肿、前房出血发生率两组相似。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可拆除缝线对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18个月成功率略高于单纯小梁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相当。联合可拆除缝线技术的小梁切除术更适合于具有术后浅前房风险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民安  冯梅艳 《山东医药》2009,49(1):102-103
白内障患者60例(60只眼)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植入Hoya AF-1黄色人工晶状体(IOL),B组植入AcrySof Nture黄色IOL,C组植入同类材料的非蓝光滤过型IOL。术后1个月检查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并询问术后蓝视症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的裸眼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和对比敏感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A、B组术后蓝视症发生率较C组明显降低(P〈0.05)。提示蓝光滤过型IOL不会因材料中黄色素的增加而影响患者术后的视力和对比敏感度,并且可避免蓝视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传统小梁切除术和术中应用可拆除缝线技术在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提高功能性滤过泡成功率及提高长期眼压控制方面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71-2007)、OVID(1971~2007)、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1971~2007)和中国知网(CNKI,1971-2007),收集有关可拆除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交叉核对,而后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RCT,341只眼。与传统小梁切除术相比,术中应用可拆除缝线技术可明显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RD=-0.23,95%CI(-0.31,-0.14),P〈0.00001];提高功能性滤过泡成功率[RD=-0.15,95%CI(-0.27,-0.02),P=0.02];但在长期眼压控制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3,95%CI(-0.37,0.10),P=0.27]。结论现有资料表明可拆除缝线可以降低浅前房的发生率,提高功能性滤过泡成功率,但对长期眼压的控制并不优于传统小梁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疗效。方法 :对197例236眼行常规囊外摘出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和超声乳化术 ,并对手术后视力和角膜曲率结果做比较分析。结果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 ,与超声乳化组结果相似 ,与常规大切口手术组相比散光较小 ,视力较好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是较有效控制白内障手术后膜散光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7.
鼻窦肿瘤8例误诊分析枣庄市立医院(277100)贾延磊冯梅艳秦民安1992~1997年,我院共误诊鼻窦肿瘤患者8例。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2例;年龄23~67岁。8例均以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早期眼底检查见视乳头充血、边界不清、...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可拆除缝线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2005年30例原发性翘角型青光眼首次接受小梁切除术的病例30例30眼,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Ⅰ组)15例不做可拆除缝线,试验组(Ⅱ组)15例做可拆除缝线。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5-0.3)年,术后眼压降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01)。术后2周内平均眼压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1)。2周后的眼压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最终的随访中,Ⅰ组成功率80.0%,Ⅱ组86.6%。结论:可拆除缝线的应用可有效地降低早期并发症,无需特殊的器械且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鼻泪道扩张联合丝裂霉素C(MMC)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鼻泪管阻塞患者随机分为丝裂霉素组(A组)和硅胶管组(B组),经鼻泪道扩张后A组局部使用MMC,B组逆行置入硅胶管,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成功率。结果经鼻泪道扩张联合MMC与逆行置入硅胶管术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结论经鼻泪道扩张联合MMC治疗鼻泪管阻塞可取得与逆行置入硅胶管术相似的临床疗效,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治疗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例 1.男 ,32岁 ,双眼视盘水肿 ,视物模糊 2个月 ,视力右 0 .9,左 1.0。颅脑CT扫描未见异常。近半年下腹不适 ,排尿不畅 ,按“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未见好转。经我院行腰骶部MRI检查 ,见L1 ~L2 椎管内有占位性病变。脑脊液压力 12 0mmH2 O ,蛋白 2 6 0 0mg L。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物后 ,蛋白下降至 15 70mg L ,视盘水肿消失 ,腰部症状也消失。例 2 .女 ,30岁 ,视力下降 3年 ,右0 .0 4,左 0 .4,双眼视盘水肿 ,继发视神经萎缩 ,腰痛 5年。脑脊液压力2 2 0mmH2 O ,蛋白 5 6 70mg L。MRI见腰骶部椎管内有占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