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8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13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157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344篇
内科学   119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115篇
综合类   692篇
预防医学   356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316篇
  1篇
中国医学   295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干预腹膜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检索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及靶点,并补充文献报道相关药理作用的成分作为潜在活性成分。以"peritoneal fibrosis"为关键词分别在OMIM、Genecards获取目前已知的与腹膜纤维化相关的疾病靶点,后取两者的交集靶点;对交集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及蛋白互作(PPI)网络并筛选核心网络。基于R软件使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最终采用AutoDock软件将主要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得出其结合能力。结果 筛选出20个黄芪活性成分及文献报道有相关药理作用4个, 457药物作用靶点,与674个腹膜纤维化病靶点取交集,得到86个共同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提示黄芪拮抗腹膜纤维化主要参与了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的调节、细胞对化学的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的调节等通路; 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调控肿瘤、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黄芪治疗腹膜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调节多种信号通路等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分析舒巴坦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60例老年心力衰竭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n=80)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n=80)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治疗前后心功能和肺功能的改善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对照组vs观察组=84.35%vs 87.92%,χ2=5.65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参数LVEDD、LVESD、LVEF和肺功参数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均得到显著的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改善显著(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包括凝血功能障碍、肝功能障碍、轻度皮疹和呕吐。结论舒巴坦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安全性高,且临床疗效值得认可,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比肝癌患者七期增强CT与常规CT灌注成像所得到的灌注伪彩图、灌注参数及辐射剂量,探讨七期增强CT评估肝癌血流灌注特性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肝癌患者行25期CT灌注扫描,将得到的图像导入后处理工作站,获得各灌注参数的伪彩图并测量肿瘤区、肿瘤活性区及相对正常肝实质区的灌注参数,包括肝动脉灌注量(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 HAP)、门静脉灌注量(portal vein perfusion, 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epatic perfusion index, HPI),同时记录扫描辐射剂量;选取25期CT灌注图像中的7期导入CT Kinetics后处理软件,得到相应的灌注伪彩图及肿瘤区、肿瘤活性区、相对正常肝实质区的灌注参数,并计算辐射剂量。比较七期增强CT扫描与常规CT灌注成像灌注伪彩图质量评分的差异,探究七期增强CT扫描及常规CT灌注成像中肿瘤区、肿瘤活性区及相对正常肝实质区各灌注参数的相关性,并比较七期增强CT扫描与常规CT灌注成像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1)七期增强CT与常规CT灌注各灌注参数伪彩图所得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七期增强CT与常规CT灌注在肿瘤区及肿瘤活性区的HAP、PVP、HPI相关性较好;相对正常肝实质区的HAP、PVP、HPI有一定的相关性;3)七期增强CT扫描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CT灌注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期增强CT扫描可以模拟常规25期CT灌注评价肿瘤的血流灌注特征,同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
课题组基于1H-NMR研究人参总皂苷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大鼠血清代谢组的影响。实验将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6 mg·kg-1·d-1)和人参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 mg·kg-1·d-1)。实验采用预给药,造模前连续给药5 d,末次给药后2 h,开始造模,采用改良的Longa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假手术组只暴露左侧血管不做插线处理,所有大鼠只栓塞左侧大脑中动脉。2 h后轻轻撤出线栓,术后观察大鼠的外观,反应和活动情况,并进行神经症状评分。术后24 h各组眼后静脉丛采血,一定方法处理后采集1H-NMR谱,并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乳酸、谷氨酸、牛磺酸、胆碱、葡萄糖、蛋氨酸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3-羟基丁酸、脂质和磷酸肌酸/肌酸的含量显著性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组的脂质、3-羟基丁酸酯、磷酸肌酸/肌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柠檬酸、胆碱、牛磺酸、葡萄糖和蛋氨酸的含量有变化,但没有显著性差异,乳酸和谷氨酸显著性降低(P<0.01)。结果表明人参总皂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也可以调节代谢紊乱,促进新陈代谢回归表型到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探讨分析骶髂关节半脱位的影像学诊断标准。方法:回顾2017年5月30日前有关骶髂关节半脱位的中文文献,对文献中骶髂关节半脱位的病因及影像学诊断标准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共纳入283篇符合要求的文献,167篇有影像学诊断标准,骨盆X线正位片和斜位片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骶髂关节间隙增宽或狭窄、双侧髂嵴不等高、骶髂关节密度增高或粗糙和骶髂关节间隙模糊是报道最多的几种影像学依据,文献中的骶髂关节间隙变化和髂嵴高度异常标准不统一。结论:骶髂关节半脱位的影像学诊断依据混乱,关节间隙和髂嵴高度差异等可能的依据也常见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以上标准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牡荆素抑制A549肺癌细胞转移和促进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育A549细胞系。采用CCK8实验观察牡荆素对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并计算50%抑制浓度(IC50)。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牡荆素对A549肺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9、Bcl-2和Bax的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MMP2、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CK8结果表明牡荆素对A549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浓度和作用时间依赖性,24h和48h的IC50分别是50.24、14.38μmol/L,且呈时间浓度依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表明牡荆素能降低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RT--PCR结果表明,牡荆素能上调Caspase9、Caspase3、Bcl-2和Bax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牡荆素能降低MMP2、MMP9蛋白表达。结论牡荆素能显著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与调控线粒体依赖性的凋亡途径及抑制间质蛋白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上海市杨浦区两个社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患病情况,分析发病因素和疾病控制水平,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过敏性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 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对杨浦区两个社区(较新社区为新江湾城社区;老旧社区为五角场社区)0~5岁的儿童家长进行过敏性疾病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国际儿童哮喘和过敏研究(ISAAC)问卷哮喘、鼻炎、湿疹的核心问题并添加儿童家庭背景信息、室内外环境、生活习惯等问题。对收集到的儿童过敏性疾病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到新江湾城社区及五角场社区有效问卷1247份(新江湾城社区590名,男298名,女292名;五角场社区657名,男346名,女311名)。喘息发生率分别为:新江湾城社区20.4%,五角场社区12.6%,P<0.001;鼻炎发生率分别为:新江湾城社区40.0%,五角场社区28.0%,P<0.001;湿疹发生率分别为:新江湾城社区17.5%,五角场社区8.5%,P<0.001;食物过敏发生率分别为:新江湾城社区23.3%,五角场社区16.6%,P=0.004;过敏性疾病家族史阳性率分别为:新江湾城社区34.2%,五角场社区23.0%,P<0.001。结论 上海市杨浦区新江湾城社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五角场社区;外界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生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银染法和鬼笔环肽染色方法探究骨细胞突触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组织形态并探讨两种染色方法在观察小鼠骨细胞不同发育阶段形态中应用价值。方法 取出生后0 d(P0)、5 d(P5)、15 d(P15)、21 d(P21)、28 d(P28)、35 d(P35)野生型小鼠的肱骨、股骨,制备冰冻切片及石蜡切片。对P35小鼠的股骨切片进行H&E染色,作为观察骨小梁和皮质骨中骨细胞的参照。对其他时期的肱骨组织切片采用银染法染色观察骨细胞和骨小管的形态,并记录各时期小鼠肱骨骨皮质和骨小梁中骨小管的长度。选取P10、P15两个时期小鼠肱骨的冰冻切片进行鬼笔环肽 iFlour-488染色,观察骨细胞的形态,并记录骨皮质中骨细胞突触的长度。结果 通过银染法染色,在P0~P15时期的小鼠肱骨骨小梁中,我们仅能观察到骨细胞轮廓,无法观察到骨小管的形态。在P21后,通过银染法可以观察到骨小梁骨细胞及骨小管的形态,且骨细胞周围骨小管的长度随年龄逐渐变长,P21 vs P28(P<0.05),P21 vs P35(P<0.05),排列整齐。在P15时期的小鼠肱骨骨皮质中,通过银染法即可以观察到骨细胞及骨小管的形态,且骨细胞周围骨小管的长度随年龄逐渐变长,P15 vs P21(P<0.005),P15 vs P28(P<0.0001),P15 vs P35(P<0.0001),排列整齐。采用鬼笔环肽iFlour-488染色,可以观察到P10和P15时期骨细胞的完整形态,骨细胞突触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变长,P10 vs P15(P<0.01),与周围骨细胞连接。结论 小鼠骨细胞突触随骨骼发育长度逐渐加长、排列逐渐整齐。银染法可以观察成年后骨细胞及骨小管的形态,对生长发育早期的骨小管形态显像不足。鬼笔环肽染色标记细胞骨架的方法适用于生长发育各时期的骨细胞染色,可以实现在发育早期对骨细胞的形态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HBV核酸检测反应性献血者归队风险,为采供血机构制定献血者归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ELISA双试剂无反应性、HBV核酸检测反应性献血者进行跟踪检测。每次间隔3个月以上,两次直接静脉采样。归队后再跟踪两次以上献血检测结果。两家血站分别按无门槛自愿原则与增加献血10次以上要求进行采样,并对两种模式归队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无门槛自愿归队模式归队前检测3例酶免检测阴转阳(15.79%);增加献血次数门槛归队模式归队成功率88.46%;两种归队模式成功归队后再次出现不合格情况分别为20.00%、13.04%,统计无差异,但归队后人均年献血次数有较大差别。结论酶免检测无反应性而HBV核酸检测反应性被屏蔽献血者无门槛归队模式存在窗口期感染风险。建议将多次献血或固定献血、首次出现酶免检测无反应性而HBV核酸检测反应性被屏蔽的献血者列入归队目标人群。仅以HBsAg+HBV DNA作为HBV核酸检测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评价指标存在较大风险,应考虑增加化学发光法等补充试验。  相似文献   
10.
正乳腺腺肌上皮瘤(adenomyoepithelioma,AME)是一种罕见肿瘤,而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malignant adenomyoepithelioma,MAME)更为罕见,发生率仅占乳腺原发肿瘤的1%~([1])。1970年Hamperl~([2])提出AME是一种由腺上皮和肌上皮2种成分共同形成的肿瘤。2003年,WHO将肌上皮病变和上皮性肿瘤列为乳腺肿瘤,并提出腺肌上皮瘤是不同类型的肌上皮增生,呈实性巢团状分布,少数的肌上皮或腺上皮可发生癌变~([3])。2012年,WHO对AME的定义作了一定调整,将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