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侵袭性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对1例Ph+ALL患者进行了血常规、骨髓像、胸片、头颅CT扫描和细胞遗传学等检查,并先后给予DVCP、善唯达及格列卫联合诱导化疗.患者在骨髓抑制期发生侵袭性肺、脑曲霉菌感染,给予伊曲康唑、两性霉素等抗真菌治疗,进行了开颅病灶引流术.经过上述综合治疗,患者获得缓解,肺、脑曲霉菌感染临床治愈.结论:Ph+ALL是一种常规方案化疗效果差的特殊亚型,格列卫联合化疗是其较好的治疗方案.由于临床真菌检出率低,早期经验性选用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并结合手术切除病灶是治疗肺、脑曲霉菌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两性霉素B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国产两性霉素B对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1例免疫功能低下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使用普通两性霉素B,剂量为5~50mg/d,用药7~66d,平均24.5d,每位患者平均累积剂量605mg。结果:两性霉素B临床总有效率为75.7%0,真菌清除率为66.7%,不良反应发生率寒战、发热58.0%,低血钾44.4%,消化道18.5%,肾功能损害14.8%。结论:国产两性霉素B抗真菌谱较广,疗效好,但须合理用药,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钾水平。  相似文献   
3.
病历摘要 患者男,48岁.因反复发热1年,于2004年3月2日入院.患者于2003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为持续性发热,最高体温达40℃.在当地县人民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半个月后体温降至正常出院(具体用药不详).患者6月初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畏寒,发热,入当地市级医院呼吸内科治疗.检查血象WBC 2.8×109/L, 分类中性0.407,淋巴0.428,嗜酸0.08,单核0.085.Hb 122 g/L, PLT 36×109/L.胸部CT示双肺陈旧性肺结核并肺气肿.腹部B超见肝右叶数个散在点状钙化灶回声,胆囊结石, 脾肿大厚6 cm,回声均匀.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细胞中有丝分裂早期检查点Chfr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对46例初诊未治疗的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hfr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对照。结果表明: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分析显示。28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15例,1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13例骨髓单个核细胞Chfr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相比显著下降,同时Chfr基因表达异常病例染色体检查存在核型异常。结论: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有丝分裂检查点Chfr基因表达受损,可能在白血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身-心反应的心理治疗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身心反应是指由自身疾病引起的心理反应 ,反应的强度与疾病发作的性质和持续时限以及影响患者的感知因素均有密切相关[1] 。我科在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uto PBSCT)时 ,观察到 1例严重的身心反应 ,报道如下。患者 ,女 ,36岁 ,1998年因“乏力 ,牙龈出血”在我院经骨髓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慢性期 ,化疗后缓解。寻找HLA配型相合血缘及非血缘关系的供者骨髓 1年余 ,未成功。2 0 0 0年 1月 ,病情恶化 ,骨髓中原始粒细胞 早幼粒细胞占 8% ,Ph染色体阳性 ,诊断为CML加速期。联合化疗 4次后完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阳地区女性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基因亚型分布及年龄特点。方法采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对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 886例妇科患者进行21种HPV(6,11,16,18,31,33,35,39,42,43,44,45,51,52,53,56,58,59,66,68,CP8304)基因型的分型检测,分析常见感染亚型和分布特点。结果 1886例女性HPV总阳性率为21.04%。除43型外,其余20种基因亚型均被检出。感染率最高的是16型,其他常见亚型依次为52,58,6,CP8304,53,11,39,31,33型。单一感染率为75.72%,多重感染率为14.28%。结论南阳地区女性HPV感染常见基因亚型总体符合亚洲人群的分布规律,但有一定区域性,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
骨髓纤维化转化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45岁.因反复头昏、乏力2年,低热10余天,于2003年5月16日入院.患者于2001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乏力,在当地医院就诊时发现脾大,当时血常规示:WBC 13.4×109 /L,Hb 78g/L,PLT338×109 /L,脾左肋下5 cm,骨髓穿刺术呈干抽,骨髓涂片显示粒、红系大致正常,骨髓活检发现骨髓组织增生极度活跃,胶原纤维及网状纤维增生,纤维组织穿插、分割造血组织而呈斑片状分布,巨核细胞散在或成簇分布,扩张的窦内充有幼稚粒、红系细胞及巨核细胞.确诊为骨髓纤维化,不规则口服羟基脲治疗.5月4日因受凉后出现低热,T 37~38 ℃,在当地经抗生素治疗低热不退.查体: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叩痛(-),心、肺(-),肝右肋下4cm脾明显增大,达盆腔,质硬.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24×109 /L,Hb43 g/L,PLT 138×109 /L.  相似文献   
8.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NST)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了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均采用以氟达拉宾为基础的非清髓预处理方案。回输CD+ 3 4 细胞分别为 9.78× 10 6/Kg、16.5 6× 10 6/Kg、2 .5 6×10 6/Kg和 2 .0 6× 10 6/Kg。结果  4例均顺利渡过造血抑制期。 4例患者移植后WBC >1.0×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 ,时间分别为 +19天、+16天、+13天和 +14天 ;血小板 >2 0× 10 9/L时间分别为 +8天、+12天、+18天和 +2 2天。 2例骨髓细胞混合嵌合体形成 +15~ +2 3天 ,完全嵌合体形成 +2 3~ +4 3天 ;另 2例均于 +17天形成完全嵌合体。 4例均未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例 1于第 5次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后发生皮肤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例 3于第 7次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后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3例于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 6~ 12个月出现移植物抗白血病。 4例均未发生肝静脉阻塞病、出血性膀胱炎及间质性肺炎。随诊 2~ 2 4个月 ,仍全部存活。结论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便、安全、并发症及支持治疗少、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ABO主血型不合的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ABO主血型不合的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于细胞移植(NST)治疗2例慢性髓细胞自血病(CML)患者的耐受性、疗效及其ABO血型转变。方法:采用氟达拉宾、白消安、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和骁悉的非清髓性预处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2周开始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每例5~6次;应用STR—PCR及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供者嵌合体;每半月~1个月监测血型。结果:2例患者移植后造血恢复较快,骨髓细胞混合嵌合体形成分别为 15~ 23d,完全嵌合体形成为 23~ 43d;例1血型为O型,于 388d血型转变为供者血型A型,移植后6个月细胞遗传学水平复发.DLI后Ph染色体转阴,但发生皮肤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例2于 45d血型由A型转变为供者血型AB型,移植后5个月与1年2次出现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均用DLI后红系造血恢复,Ph染色体转阴。结论:ABO主血型不合的NST易出现红系造血延迟及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DLI具有促进供者嵌合体形成,防治复发效应。  相似文献   
10.
病历摘要  患者男 ,4 8岁。因反复发热 1年 ,于 2 0 0 4年 3月 2日入院。患者于 2 0 0 3年 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 ,为持续性发热 ,最高体温达 4 0℃。在当地县人民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半个月后体温降至正常出院 (具体用药不详 )。患者 6月初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畏寒 ,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