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负荷与颈动脉硬化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压负荷表示一定时域内收缩压 (SBP)和舒张压(DBP)超过正常范围次数的百分率〔1〕。我们旨在通过对正常血压者和老年高血压伴不同程度颈动脉硬化的患者进行2 4h动态血压监测 ,对其不同时域和不同幅度的血压负荷与颈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和初步探讨。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择 1999年 11月至 2 0 0 1年 4月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患者 89例 ,男 6 7例、女 15例 ,年龄 6 1~ 83岁 ,平均 (6 7 2± 5 8)岁 ,平均高血压年限 (14 7± 5 3)年。健康对照组 16例 ,男 13例 女 3例 ,年龄 6 0~ 79岁 ,平均(6 4 4± 4 …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以及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1日~ 2014年4月1日因肺部感染入院的、患者年龄≥65岁、卧床时间>3个月的患者,共58例,分为低龄老年组(≤80岁)及高龄老年组(> 80岁),比较组间临床及实验室等特点的差异;并对肺部感染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58例患者男女性别比为34∶24,患者平均年龄80±8岁,卧床时间中位数为12个月,病死率13.8% (8/58).100%的患者有新发咳嗽咳痰或原有咳嗽咳痰加重,临床起病以低热为主(30例,55.6%),入院1周内谵妄、显性呛咳比例分别为53.4% (31/58)及58.6% (34/58).入院后首次化验显示高龄组CRP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高于低龄组,而血肌酐水平低于正常范围及高于正常范围的比例均高于低龄组.影像学以双侧渗出为主(37例,63.8%).致病细菌中,G-杆菌感染居首位(46例,79.3%),G+球菌次之(11例,19%).真菌感染31例(53.4%),白假丝酵母菌最常见(19例,61.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有COPD病史、入院前已留置导尿、入院后血肌酐水平高于正常、首次动脉血pH> 7.446、首次动脉血氧分压(PaO2)<79mmHg、入院后需肠外营养支持、合并真菌感染及双肺受累是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继发肺部感染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病死率高,加之临床特点不典型容易漏诊或延迟诊断,临床医师应尽可能做到及早发现、严密监测并有针对性地给予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嗜肺军团菌MompS抗原的二级结构并预测其B细胞表位,初步判断其活性多肽所在区域。方法联合运用多种方法对MompS的二级结构和表面特性,如亲水性、理化性质、可及性、免疫原性和可塑性等方面进行分析,预测其抗原表位。结果 MompS存在多个潜在抗原表位位点,可能的蛋白质抗原表位分布于三个区域:M1(353-546)、M2(1-215)、M3(216-399)。体外实验证明,所预测抗原表位区域基本能与免疫血清发生抗原特异性反应。结论应用DNA Star和胞外区在线分析软件能够成功预测MompS抗原的B细胞表位,M3区域可用于后续的活性肽表位筛选区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肿瘤预防与治疗》杂志初审退稿情况,分析退稿原因,指导作者科学写作,提高稿件质量,增加稿件发表率。方法:纳入《肿瘤预防与治疗》杂志2017年启用JournalX投稿系统以来初审退稿的稿件,并统计其退稿周期、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分布、第一作者单位级别、稿件类型和退稿原因。结果:初审退稿稿件共计415篇,初审退稿率71.55%;退稿周期0~91日,平均5.35日;有基金支持的稿件62篇;7日和7日以内退稿的稿件有357篇(86.02%)。大多数退稿稿件来源于三级医院,共339篇(81.69%);退稿数量最多的稿件类型为临床研究,共263篇(63.37%)。最常见的退稿原因为质量未达到标准,共218篇(52.53%),其次为重复率过高(25.30%)和疑似代写代投(15.91%)。结论:稿件质量不高仍是当前期刊最突出的问题,但重复率过高和代写代投问题也不容忽视。作者应恪守职业道德,,认真撰写论文,以期提高稿件接受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基于微信虚拟社区的四川省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通过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匿名电子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18 岁四川省常住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并采用决策树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回收四川省微信虚拟社区居民的有效问卷3 806份,总体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69.55%。不同性别、年龄组、经济区以及不同职业居民知晓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7.254,P<0.001;x2=169.594,P<0.001;x2=14.493,P=0.006;x2=314.582,P<0.001);知晓率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高(x2趋势=383.007,P<0.001)。决策树模型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经济区、职业和性别为癌症防治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与知晓率的关联性最强。结论 四川省微信虚拟社区居民的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的总体知晓水平较高,文化程度、经济区、职业和性别与知晓情况有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负荷参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B型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硬化斑块指数。检测105例患者,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患者95例。分为4组,0期组23例,Ⅰ期组23例,Ⅱ期组28例,Ⅲ期组21例。正常血压(对照组)16例。分别测定24 h、白昼、夜间血压负荷及分级血压负荷(分为1~3级)。结果高血压颈动脉硬化0期组的血压负荷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0期、Ⅰ期组昼夜血压负荷差大,Ⅱ、Ⅲ期组夜间血压负荷明显上升。0期、Ⅰ期组分级血压负荷主要集中在1级血压负荷,Ⅱ、Ⅲ期组中的2、3级血压负荷依次递增,负荷脉压差增大。结论夜间血压负荷的增加致昼夜节律异常,分级血压负荷的升高,负荷压差的增加均对高血压颈动脉硬化的综合评价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什曼病是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病,流行于除南极洲外的所有大陆,全世界约有3.5亿人受其威胁.克隆生殖一直被认为是利什曼原虫的唯一生殖方式,但是近年的诸多研究结果提示,利什曼原虫可能存在着有性生殖.该文就其生殖方式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对高脂饲养大鼠肝脏脂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和高脂+NaHS组,每组8只。喂养8周后处死大鼠,留取肝组织冰冻切片,分别进行油红O染色、总胆固醇PHILIPIN染色及HE染色,对油红O染色和总胆固醇染色结果采用积分光密度计数进行图像分析。结果经油红O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对照组肝组织的细胞形态和结构正常;高脂组肝细胞和细胞间隙有脂质大量弥漫沉积,肝小叶结构破坏;高脂+NaHS组脂质沉积(5818.79±297.45)较高脂组(62 612.70±756.46)明显减少(P<0.01),肝小叶结构破坏程度减轻。对照组总胆固醇PHILIPIN荧光染色无阳性信号显示;高脂组总胆固醇PHILIPIN荧光染色(201.21±3.18)呈明蓝色荧光阳性信号,信号强烈且分布较均匀;高脂+NaHS组明蓝色荧光阳性信号强度(52.13±3.70)明显减弱,与高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光镜下观察见对照组肝细胞形态和结构正常;高脂组大量肝细胞含有脂肪滴,将胞核推挤到细胞一侧,肝细胞肿大变圆,小叶中央区受累明显;高脂+NaHS组肝细胞内脂肪滴明显减少,肝细胞形态和结构有所恢复。结论外源性H2S对大鼠高脂饮食所致肝脏脂质代谢异常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原源  宋丽清  关望  田巍 《临床荟萃》2015,30(2):225-227
<正>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少见的,以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皮肤和内脏器官纤维化及闭塞性血管病变为特点,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40~50岁女性。晚发型SSc指首次出现雷诺现象的系统性硬化年龄≥75岁,亦有研究设定其界值为≥65岁[1-2]。与早发型SSc相比,晚发型SSc临床罕见,国际鲜有报道,合并消化道出血者更是未见文献报道。我们报告1例92岁起病、以  相似文献   
10.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与肺炎支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7例,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52例,健康对照组41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和IgG水平。结果:各组均见IgM升高;IgG阳性率,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为70.21%,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组为38.46%,对照组为28.13%,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组差异显著(P=0.002),稳定型劳力心绞痛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级及对照组比较IgG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01)。结论:慢型支原体感染可能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