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86年,Ponsky等[1]首次提出了经皮内镜引导下盲/结肠造口置管术(PEC),并成功将其应用于结肠假性梗阻的治疗中。PEC的适应证包括复发性乙状结肠扭转、结肠假性梗阻、难治性便秘、先天性巨结肠、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和肠道去污等[2]。PEC是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置管术(PEG)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费用低、安全有效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所重视[3]。我  相似文献   
2.
目前小肠移值术后患者的1年生存率可达90%.外科技术的改进是小肠移植术后生存率大大提高的重要原因。我们通过学习匹兹堡大学Thomas.E Starzl器官移植研究所先进的小肠移植技术,结合本中心经验,对小肠移植技术加以改进,并成功地实施1例成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报告Campath 1H诱导和单用低剂量他克莫司维持的免疫抑制方案在2例小肠移植应用的经验.方法 小肠移植术中给予Campath 1H 30 mg及甲泼尼龙2 g.移植肠血管开放后给予他克莫司,术后早期从静脉途径给药,逐渐过渡至通过移植肠给予他克莫司.术后前3个月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维持在10~15μg/L,术后第4个月开始,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减低至5μg/L左右.结果 2例患者生存期均已超过1年,其中1例患者于术后第13个月时行移植肠末端造口关闭、还纳手术.2例患者各发生一次病理学检查证实的不确定(IND级)至轻度(1级)排斥反应,给予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后排斥反应消失;1例患者于术后8个月发生一次轻至中度排斥,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后病理证实排斥反应消失.Campath 1H应用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其后缓慢回升.无明显感染及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征象发生.移植肠功能良好,分别于术后第21天和第14天摆脱静脉营养,依赖口服饮食维持营养状态.结论 小肠移植中应用Campath 1H诱导,单用低剂量他克莫司、无激素维持方案,能有效地控制排斥反应,不增加感染发生的机会,未发生GVHD.患者移植肠功能良好,能尽早摆脱静脉营养.  相似文献   
4.
小肠移植围手术期处理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全球先进的小肠移植中心移植术后患者和移植脏器一年存活率已分别达到92%和89%[1],这得益于小肠移植围手术期处理的进步.我们总结已完成的多例单纯小肠移植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结合学习美国Pittsburgh大学Thomas E.Starzl器官移植研究所先进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对单纯小肠移植围手术期处理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5.
肝肠联合移植供肠、供肝的获取与保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无心搏尸体联合获取和保存肝小肠的方法以及在临床肝、肠联合移植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体内原位灌注、联合获取的方法,将肝、小肠、胰、脾和肾一并获取,移植物经4℃ UW液保存,将获取的小肠和肝联合移植至一短肠综合征合并有淤胆的患者体内。结果:供者热缺血时间2min 30s,移植肠冷缺血6h 40min,移植肝冷缺血8h 7min。结论:自无心搏尸体联合获取的供肠、供肝适合于临床肝肠联合移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报告国内首例同种异体肝小肠联合移植,并就肝肠联合移植适应证、排斥诊断与治疗、感染防治、肠功能恢复与营养支持进行讨论。方法 供肠长380cm,供肠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分别与受体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端侧吻合;供肝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采用FK506 激素 骁悉 赛尼哌方案。排斥监测采用内镜指导下肠粘膜活检病理学检查及临床观察。并采取措施防治感染和促进移植肠功能的恢复。结果病人恢复顺利,移植肠和移植肝功能良好,未发生排斥反应,术后3个月时已摆脱全肠外营养,依靠肠内营养维持营养状态。结论 肝小肠联合移植对肠衰竭合并全肠外营养所致肝功能损害病人,是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对症处理、营养支持、生长抑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的综合措施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的治疗作用。 方法 :2 0 0 1年 5~ 12月收治 10例EPII病人 ,在一般对症处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加施他宁及肾上腺皮质激素 ,并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支持 ,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胃液量、营养支持时间、住院时间、血常规、血生化及营养指标。 结果 :治疗后第 2天病人胃液量即显著减少 (P <0 .0 5 ) ,腹痛、腹胀等症状很快缓解 ,营养指标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 ,肠外营养支持时间平均为 2 1天 ,肠内营养支持平均为 9天 ,平均住院32天 ,所有病人均治愈 ,未行手术治疗。 结论 :EPII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肠梗阻 ,采用胃肠减压、维持内稳态、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给予生长抑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综合治疗 ,能明显改善症状、维持病人的营养状况及内环境稳定 ,促进肠功能的恢复 ,有效地治疗EPII。  相似文献   
8.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方案和传统方法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对比研究47例腹股沟疝病人,分别采用加速康复外科和传统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两组病人均痊愈出院.加速康复组病人与对照组相比,术后进食和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提前,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亦减少.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方案更有利于指导腹股沟疝病人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在胃肠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主观全面评价(SGA)法对外科病人进行营养评定,并观察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胃肠手术病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了76例胃肠手术病人,应用SGA法进行营养状况评定,统计各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情况,观察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病人血红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等的影响以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应用SGA法评定,34例(44.7%)存在营养不良;与入院时相比,术后血红蛋白明显下降,清蛋白在术后2周内明显下降,前清蛋白在术后2周时明显上升,术后1周转铁蛋白明显下降;各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29.6%和14.3%.结论:SGA法可对手术病人进行初步营养评定;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可改善营养不良的胃肠外科病人的营养状况,但对营养良好的病人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猪同种异体带胰头和十二指肠的肝小肠联合移植动物模型 (LSBT)。方法 动物为杂交长白猪 ,供器官包括少部分胰头、十二指肠、肝脏以及近端空肠 2~ 3m ,整块移植物移植到去除肝脏和全部小肠的受者猪。结果 在没有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 ,猪移植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 92h ,最长时间为 196h ,其中有 75%的动物术后生存时间超过 2 4h。结论 猪的带部分胰头和十二指肠的肝小肠联合移植模型的成功建立 ,为临床肝小肠联合移植的开展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