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该院近10 年≤ 2 岁住院患儿肠套叠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07 年1 月-2016 年6 月于该院收治的466 例≤ 2 岁的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自制的调查表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等人口学信息资料、发病年份、季节、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住院时间。结果 呕吐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80.5%),其次是腹部包块(64.2%)和血便(62.0%),传统的三联征(呕吐+血便+ 腹痛)仅占6.7%,而21.0% 的患儿同时出现呕吐、血便及腹部包块这3 个表现。腹部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98.3%),其中47.9% 的患儿行腹部超声+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这一联合检查方案。所有患儿中分别有255 例(54.7%)和211 例(45.3%)患儿行手术和保守治疗,其中单纯肠复位(50.9%)与空气灌肠(43.1%)是最主要治疗方法。住院时间方面,以4 ~ 7 d 最为常见(43.3%),其次是≤ 3 d(32.6%)。结论 对于肠套叠患儿而言,5 ~ 8 个月龄者最常见,临床特征多不典型,腹部超声是其主要诊断方法,首选灌肠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2.
对糖尿病并高血压69例和糖尿病血压正常者94例比较分析,并高血压者易加重心脑血管病、肾病变、视网膜病变及感染(P<0.01),下肢血管病及神经病变两组相近似。  相似文献   
3.
4.
蒋文军  李治熹  徐冰  侯昉 《西部医学》2018,30(7):998-1001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小儿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治疗的优势。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0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及手术过程中的各项指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和4 h两组患儿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和24h观察组患儿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胃十二指肠穿孔有利于患儿术后恢复,降低了手术风险,术后并发症少,且伤口小,可减轻小儿疼痛感,住院时间也相对减少,更符合现在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Caspase-8、Fas/FasL在小儿血管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Caspase-8、Fas/FasL在小儿血管瘤中的表达,探讨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凋亡途径.方法 收集未经其他治疗、单纯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诊断为血管瘤的标本44例,结合Mulliken分类法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对血管瘤进行分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vision二步法检测PCNA、Caspnse-8、Fas、FasL的表达.采集图像并分析,计算积分吸光度(IA),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合Mulliken分类法与PCNA表达将44例血管瘤的标本分为增生期血管瘤25例,消退期血管瘤19例.25例增殖期血管瘤Caspase-8、Fns、FasL的IA分别为1186.42±863.86、99.08±54.80、538.65±344.41.19例消退期血管瘤Caspnse-8、Fas、FasL的IA分别为20 544.18±7 556.04、714.34±288.38、1 917.12±507.21.血管瘤增殖期Caspase-8、Fas、FasL的IA明显低于消退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Fas与Caspase-8的表达呈正相关(r=0.644 P<0.01).结论 Caspase-8、Fas/FasL参与了小儿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的调节,在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凋亡调控中起作用的可能是Fas/FasL介导的死亡受体通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凋亡相关基因Fas和bcl-2与裸鼠移植血管瘤细胞增生、凋亡的关系,探讨其在血管瘤自然退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裸鼠移植血管瘤不同时期Ki-67及凋亡相关基因Fas和bcl-2的表达。结果增殖期移植血管瘤组织中Fas无表达或低表达,而在移植血管瘤退化期中高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在增殖期和消退期分别是25.0%和100%,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增殖期移植血管瘤中bcl-2高表达,而在移植血管瘤消退期中低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在增生期和消退期分别是87.50%和31.25%(P〈0.001);增殖期移植血管瘤组织中均有Ki-67表达,而在移植血管瘤消退期中表达极弱或无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在增生期和消退期分别是100%和37.50%(P〈0.001)。结论在移植血管瘤增殖消退中存在着逐渐活跃的凋亡现象,细胞凋亡是血管瘤的生物学特征,是血管瘤自然消退的关键因素。Fas和bcl-2参与了血管瘤中细胞凋亡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膈疝(CDH)是膈肌异常伴随肺发育不良(PH)、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等病理、生理改变的先天性疾病,其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迄今为止,CDH的具体病因、最佳治疗措施及预后影响因素均未阐明,这使得CDH的诊治具有挑战性。近年由于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治疗措施的不断改进,CDH患儿的存活率有所提高。然而,CDH存活患儿的长期跟踪随访,尚需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包括如何改善其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等。笔者拟就CDH的最新诊治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小儿卵巢良恶性肿瘤病理特点,以血清AFP作为指标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至今手术治疗56例卵巢肿瘤患儿的肿瘤病理特点、肿瘤与年龄的关系以及治疗前后血清AFP值的变化(按良恶性分组并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结果 56例患儿中,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17.6岁;良性39例,恶性17例;良性肿瘤中,以卵巢成熟性畸胎瘤(20/39)及囊肿(19/39)多见;恶性肿瘤中,以卵巢未成熟性畸胎瘤(6/19)发病率高。恶性组血清AFP值术前或术后总体AFP值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1)。良性组手术前后血清总体AFP值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恶性组术后血清总体AFP值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卵巢肿瘤中良性者发病率高于恶性;血清AFP值可能作为良恶性鉴别及评估手术疗效的临床指标。手术是有效治疗小儿卵巢肿瘤、改善恶性卵巢肿瘤患儿预后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除草醚诱导的先天性膈疝大鼠模型的肺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I3K/AKT/eNOS/VEGF)基因表达情况。方法制作先天性膈疝大鼠模型, 将10只SPF级雌性SD大鼠在怀孕9.5 d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分为对照组5只及膈疝组5只, 于孕21.5 d时解剖出胎鼠肺组织, 通过HE染色检测胎鼠肺组织发育情况;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肺小动脉肌化程度;对照组与膈疝组各取3份胎鼠左肺组织样本行mRNA测序, 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行KEGG功能富集分析;采用qRT-PCR技术检测两组胎鼠肺组织PI3K/AKT/eNOS/VEGF 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一氧化氮(NO)试剂盒分别检测eNOS和NO生成量。结果本研究中, 对照组获取78只活胎, 膈疝组获取64只活胎, 膈疝组中37只胎鼠形成膈疝, 膈疝率57.8%(37/64);HE染色后膈疝组相较于对照组存在明显肺发育不全及血管重构;免疫荧光显示膈疝组α-SMA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聚多卡醇注射治疗儿童四肢静脉畸形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于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53例仅行超声引导下聚多卡醇注射治疗的四肢静脉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病灶部位和形态的治疗效果,观察记录病变体积变化、症状改善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53例患儿接受治疗时平均年龄为(3. 8±3. 1)岁。静脉畸形病灶位于上肢31例,下肢22例;局灶性41例,散发性12例。共进行了96人次注射治疗,每个患儿平均接受(1. 8±0. 9)次注射治疗。治疗完成后,10例疗效为优,29例为良,11例为中,3例为差。从不同病灶部位来看,31例上肢组患儿经治疗后有22例(70. 97%)治疗效果为优良,22例下肢组患儿治疗后有17例(77. 27%)治疗效果为优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263,P=0. 608);从病灶形态来看,41例局灶组中治疗效果为优良的34例(82. 93%),12例散发组中治疗效果为优良的5例(41.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146,P=0. 013)。治疗期间及术后出现心率下降3人次;血压降低2人次,局部疼痛31人次,红肿87人次,发热30人次,暂时性感觉麻木5人次。所有患儿平均随访时间为(9. 4±6. 5)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聚多卡醇注射治疗对于儿童四肢的表浅及中小型静脉畸形,是一种疗效较好、简便易行、经济安全、微创无辐射且并发症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