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4年来经胃镜检查的539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资料显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和贲门黏膜撕裂,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消化性溃疡占各年龄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位。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和贲门黏膜撕裂为最常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了肝尾状叶的解剖及尾状叶损伤的机制,诊断,治疗措施等问题。方法:对15例肝尾状叶损伤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3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肝尾状叶部位深在,解剖复杂,其损伤多合并其他脏器损伤,伤情重,多需手术治疗。填塞止血,缝合修补及不规则尾状叶切除是常用术式,B超或CT检查及不定时复查对尾状叶损伤的诊断,治疗措施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98例乳腺癌并行改良根治术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152例,采用重点加压包扎、腋窝及胸骨旁放置两条引流管并应用自制负压引流瓶以改善引流效果预防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对照组:146例,采用传统单根引流管引流,切口大范围加压包扎。观察其皮瓣坏死情况。结果观察组152例患者中有7例出现皮瓣坏死,发生率4.6%;对照组146例患者中有18例出现皮瓣坏死,发生率12.6%,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重点压迫加压包扎、腋窝及胸骨旁放置两条引流管可有效改善引流效果,促进皮瓣贴附,预防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已经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共识。本文观察15 8例门脉高压性胃病 (portalhypatrensivegadtrepthy ,PHG )患者的内镜形态 ,并进行病理学检果和H .Pylori检测 ,以探讨PHG和H .Pylori两者的关系。1 临床资料1997~ 2 0 0 1年门、急诊和住院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 15 8例 ,全部经临床证实 ,少数患者行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男 132例 ,女 2 6例 ,年龄 2 1~ 6 7岁 ,平均 49.3岁。随机取同期经临床和胃镜检查诊…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患者术前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术前对68例乳腺癌患者行细针穿刺(FNA)涂片,用免疫细胞化学(ICA)检测(ABC法)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涂片上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检测相应术后组织切片上ER、PR的表达.结果FNA涂片ICA检测ER阳性率为64.7%(44/68),PR的阳性率为39.7%(27/68);在组织切片上ER的阳性率为58.8%(40/68),PR的阳性率为36.7%(25/68).ER、PR在FNA涂片上的表达与组织切片上的表达无显著差别(P>0.05).ER在FNA涂片上的表达情况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呈显著负相关(P<0.05),腋淋巴结阴性者显著高于腋淋巴结阳性者(P<0.05),与肿瘤大小无关;PR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明显负相关(P<0.05),与其它指标无关.认为FNA与ICA相结合,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兔继发性肢体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成功制作后肢淋巴水肿模型的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观察组(10只)及对照组(10只).观察组将BMSCs注射到兔右后肢手术创伤并射线照射区域水肿软组织(包括皮肤瘢痕及肌肉等组织),对照组同部位注射生理盐水,28 d后处死动物;观察两组肢体水肿体积(右后肢与左后肢体积的差值),水肿软组织微淋巴管计数及Flt-4 mRNA、VEGF-CmRNA及vWF mRNA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肢体水肿体积减小,微淋巴管计数增加,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lt-4 mRNA、VEGF-C mRNA表达升高(P均<0.01).结论 BMSCs移植可减小肢体水肿体积,促进新生淋巴管的生成及局部VEGF-C、Flt-4分泌.  相似文献   
7.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539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4年来经胃镜检查的539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资料显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和贲门黏膜撕裂,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消化性溃疡占各年龄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位.结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和贲门黏膜撕裂为最常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VEGF-C对继发性肢体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手术和放射相结合的方法制作兔后肢淋巴水肿模型,之后将VEGF-C注射到局部水肿软组织中,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结果肢体水肿体积比较:治疗后同一时间两组比较均为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同组内不同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为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均为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微淋巴管计数:治疗后同一时间两组比较,均为P<0.01,差别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同组内不同时间比较,均为P<0.01,差别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lt-4、VEGF-C及vWF蛋白的变化:两组间比较,VEGF-C/β-actin,P<0.01,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LT-4/β-actin,P<0.01,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vWF/β-actin,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VEGF-C蛋白局部注射后,水肿组织中VEGF-C、FLT-4等维持较高水平,促进淋巴管内皮细胞增生,加快淋巴回流网络的重建,可明显减少肢体水肿体积,并且随时间延长疗效逐渐增强,是治疗继发性肢体淋巴水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兔肢体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手术制作兔后肢缺血模型,获得肢体缺血模型兔1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观察组股部缺血肌肉组织内注射骨髓基质干细胞,对照组股部缺血肌肉组织内注射生理盐水。结果移植前两组微血管计数、缺血肌肉组织中VEGF/GAPD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微血管技术分别为(52.28±11.01)×107、(124.46±17.29)×10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缺血肌肉组织中VEGF/GAPDH值分别为0.49±0.05、0.82±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促进VEGF分泌,促进血管新生,加快血液循环网络的重建,增加缺血组织血流灌注,可用以治疗肢体慢性缺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毒鼠强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来收治的47例毒鼠强中毒患者。结果:全组治愈45例(95.7%),死亡2例(4.3%),其中1例死于MDDS,另1例死于心跳骤停。结论:目前毒鼠强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应以综合治疗为主,重症可行血液灌流治疗,机械通气可使病人度过呼吸困难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