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青少年犯罪者35人皮肤电及心率变化进行了测试。结果提示青少年犯罪者处于低觉醒水平状态,有慢习惯化倾向。低觉醒水平—慢适应速度可能为其病理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2.
Sackler-ltil脑功能监测系统赠送仪式在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举行由美国sackler基金会和HEI研究中心共同提供脑功能监测系统赠送仪式于1989年4月18日在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降重举行,美方的Sackler  相似文献   
3.
人造补血药中砷盐检查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科室收治的10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即对照组53例,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53例,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2组治疗8周后评价临床效果,监测患者血压水平,检查心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的7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血脂水平、射血分数、心输出量、炎症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7%,对照组发生率7.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有显著效果,降低血压、血脂水平,心功能改善显著,临床意义大。  相似文献   
5.
观察17例抑郁症患者的多导睡眠图,发现抑郁症有明显的非快速眼动(non-rapideyemovement,NREM)睡眠障碍,快速眼动(rapideyemovement,REM)睡眠潜伏期缩短及第一个REM周期中REM密度增加。判别分析表明,睡眠指标对抑郁症的鉴别诊断可能有帮助。对内源性与非内源性抑郁症及躁郁症与其他抑郁症的多导睡眠图特征也分别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快速付立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法对24例正常人和52例心肌梗塞病人的第一、第二心音的功率谱进行了分析,并对心音谱峰位置、相对强度进行了统计学处理,指出第二心音较第一心音相应峰值频率为高。心梗病人第二峰频率高于正常人第二峰频率,并出现明显的第三峰,第一峰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心梗病人第一心音强度略有增加,第二心音强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FFT法对32例正常人和47例心梗病人的第一,第二心音的功率谱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心音谱峰位置的统计结果。心音,心电信号记录在多道磁带记录仪上,回放后经加窗电路送入到7T08信号处理机上,对心音作FFT分析。加窗电路是为截取第一、第二心音而制作的,它与7T08配合可以截取第一,第二心音。每个人采集20个心动周期,并求20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功率谱。实验结果指出,在0~200HZ范围内,每个人的心音都有一个到多个共振峰,共振峰的个数、位置,强度因人而异,但统计结果表明,第二心音共振峰频率较第一心音相  相似文献   
8.
定量药物脑电图与抗精神病药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一脑电图(pharmaco-electroen-cephalography,PEEG)成为独立的学科已近二十年。最初是用常规的肉眼分析方法。事实上,Hans Berger在他的第三篇有关脑电图(EEG)的文章中就报告了一男性被试者在服用30mg可卡因20分钟后,表现为α波振幅增加,β波活动无变化以及伴有明显的行为变化。在同文中,Berger还报告EEG和行为随着东莨菪碱和吗啡剂量不同而变化的现象。因此,人们也将EEG的创始人Berger称为第一位药物脑电图研究者。由于脑电图本身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及客观性,使得药物脑电图这一学科不断发展。近十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严密的实验设计、数字信号分析以及统计学处理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痢疾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如氯霉素、复方SMZ、氨苄青霉素等的耐药率有逐年增高趋势,临床疗效下降.我们用氟哌酸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4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10.
人体蝇蛆病致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伍宗英  何渝梅 《四川医学》2002,23(5):533-534
人体蝇蛆病在我县牧区较常见。我院 1998年 7月至 2 0 0 0年 10月收治人体蝇蛆病伴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9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9例 ,男 3例 ,女 6例。 5~ 13岁 4例 ,2 1~ 4 6岁 5例。病程 11~ 6 8天。主要症状有发热 3例 ,身痛4例 ,皮下固定性包块 2例 ,皮下移行性包块 7例 ,包块大约 30~ 5 0 mm,多伴有疼痛和周围组织水肿 ,其中7例在病程后期从皮下包块中钻出长约 10~ 13mm白色蝇蛆样幼虫共 11条。外周血白细胞 (8.9~ 4 0 .1)×10 9/ L,N0 .0 4~ 0 .4 3,L0 .11~ 0 .30 ,嗜酸性粒细胞0 .2 4~ 0 .73,嗜酸性粒细胞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