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陪伴分娩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BsAg阳性孕妇在孕晚期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immunog lobu-lin,HBIG)可否改善其婴儿对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方法:291例HBsAg阳性孕妇,分为HBsAg、HBeAg均阳性的A组(83例),HBsAg阳性、HBeAg阴性的B组(208例),按患者知情同意的原则,A组59例、B组116例在孕晚期应用HBIG(200U,每4周1次),为HBIG组,其余孕晚期未应用HBIG为非HBIG组。两组孕妇所生婴儿均在出生当日、1月龄分别注射乙肝疫苗5μg。检测6月龄婴儿外周血的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比较与分析各组6月龄婴儿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及抗-HBs阳转率。结果:①非HBIG组的婴儿6月龄抗-HBs阳转率在A、B组分别为38%及6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IG组6月龄婴儿抗-HBs阳转率在A、B两组分别为81%及85%,均显高于非HBIG组(P<0·05)。②孕晚期应用3次HBIG者,其6月龄婴儿HBsAg、抗-HBs阳转率与应用1~2次HBIG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BsAg阳性(尤其是HBeAg同时阳性)孕妇的婴儿对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反应性较低,孕晚期应用HBIG可有效提高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对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G2P1,胎龄37周4d,在私人诊所经阴道分娩,出生时一般情况可,出生体重2050g,生后24h内排出大小便。生后第2天来我院就诊。来我院就诊前6h发热38℃,就诊前2h气促、唇周紫绀,喂糖水3次伴有呕吐。入院时日龄为2d。曾在当地诊所用过PG,TAT,VitK1及VitC等治疗。入院体查:体温37.8℃,脉搏180次/min,呼吸60次/min,体重2050g,营养中等,毛发稀疏。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改善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指导产妇哺乳期的行为。方法从2005年1月开始对每位爱婴区出院产妇进行电话回访,至5月底共回访出院产妇476例,内容包括对医院服务态度、医疗质量、饮食、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产后健康教育等。结果成功回访率超过95%。对服务态度及诊疗技术的满意率为90.5%~94.3%,对饮食、环境及医院管理的满意率分别为24.1%、93.5%及96.0%。结论通过总结回访情况,及时改善在服务和医疗质量、饮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目的,扩大了医院的影响、拓展了医院的业务,电话回访值得大力推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期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乙肝表面抗原及e抗原双阳性孕妇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作用。方法外周血HBsAg阳性孕妇291例,HBsAg、HBeAg双阳性83例,分为HBIG(A组,59例)及非HBIG(B组,24例)组;所有新生儿在出生24 h内,1、6个月分别注射乙肝疫苗并检验乙肝两对半。结果1.HBeAg阳性孕妇的外周血HBV-DNA阳性率为76.56%,显著高于HBeAg阴性孕妇(8.22%),P<0.01;2.孕晚期应用1,2次或3次HBIG的新生儿各月龄HBsAg阳性率及HRsAb阳转率无显著差异;3.A组新生儿出生当天外周血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B组,P<0.05;B组乙肝疫苗免疫后的6个月龄婴儿外周血HBsAb阳转率仅37.5%,显著低于A组(81.4%),P<0.001。结论孕晚期应用HBIG可有效降低乙肝宫内感染率,提高6个月龄婴儿HBsAb阳转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306名产妇产后24、48、72小时内泌乳量差异显著性检验和对比分析,发现剖宫产、乳房异常、母婴分离产妇产后早期乳量比阴道分娩且乳房正常的产妇明显减少,提示纠正乳房异常,重视剖宫产及母婴分离产妇的母乳喂养指导,有利于促进早期母乳分泌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BsAg阳性和HBeAg阳性携带孕妇孕晚期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将孕妇分为双阳性组(A组)和单阳性组(B组)[HBsAg(+)及HBeAg(+)称为“双阳性”(A组),HBsAg(+)及HBeAg(-)称为“单阳性”(B组)];新生儿分为HBIG组和非HBIG组(对照组);HBIG组孕妇孕28、32、36周各注射HBIG200IU(共3次,部分仅注射1~2次),非HBIG组仅常规产检及监护;对两组新生儿0、6个月的静脉血作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结果:①A组孕妇的外周血HBV-DNA阳性率(76.92%)显著高于B组孕妇(8.55%),P〈0.01;②A组孕妇所生HBIG组新生儿出生24h的HBsAg阳性率(10.64%)显著低于非HBIG组(33.33%),P〈0.05;③A组孕妇所生HBIG组6月龄新生儿HBsAb阳转率(78.72%)明显高于非HBIG组(38.39%),P〈0.01;B组孕妇所生HBIG组6月龄新生儿HBsAb阳转率(80.65%)高于非HBIG组(64.41%),P〈0.05。结论:双阳性孕妇孕晚期应用HBIG可有效降低乙型肝炎宫内感染率;无论是双阳性还是单阳性孕妇,孕晚期应用HBIG可提高6月龄新生儿HBsAb阳转率。  相似文献   
8.
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孕妇及其新生儿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A组66例,于孕28、32、36周分别注射HBIG200U,B组68例仅常规产前检查及监护。新生儿分为Ⅰ、Ⅱ、Ⅲ组,Ⅰ、Ⅱ组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HBVac)10μg和HBIG100U,Ⅲ组新生儿只注射HBVac10μg。结果:A组较B组新生儿出生时外周血HBsAg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Ⅰ、Ⅲ组婴儿6月龄HBsAb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HBsAg携带者孕晚期应用HBIG可以显著降低新生儿外周血HBsAg阳性率;对HBsAg携带者孕晚期应用HBIG,新生儿出生时应用HBIG和HBVac联合免疫,可以显著提高婴儿6月龄HBsAb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e抗原(UBeAg)阳性(简称“双阳性”)携带孕妇孕晚期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产后初乳的影响,及产妇初乳HBsAg阳性时的母乳喂养问题。方法 将双阳性携带孕妇分为HBIG组和非HBIG组,并将初乳双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分为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HBIG组孕妇从28周起肌肉注射HBIG 200 IU/4周,共3次(部分仅注射1~2次),非HBIG组仅常规产检及监护;对两组产妇下乳24h~7d内的初乳和新生儿0,6个月的静脉血作乙肝两对半和HBV-DNA检测。结果 HBIG组与非HBIG组比较,产妇初乳的HBsAg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不同喂养方式0,6个月龄新生儿静脉血的HBsAg、抗-HBs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双阳性孕妇孕晚期应用HBIG对产妇初乳的HBsAg阳性率并无影响;产妇初乳HBsAg阳性时行母乳喂养不影响乙肝病毒(HBV)母儿传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期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乙肝表面抗原及e抗原双阳性孕妇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作用.方法外周血HBsAg阳性孕妇291例,HBsAg、HBeAg双阳性83例,分为HBIG(A组,59例)及非HBIG(B组,24例)组;所有新生儿在出生24 h内,1、6个月分别注射乙肝疫苗并检验乙肝两对半.结果 1.HBeAg阳性孕妇的外周血HBV-DNA阳性率为76.56%,显著高于HBeAg阴性孕妇(8.22%),P<0.01;2.孕晚期应用1,2次或3次HBIG的新生儿各月龄HBsAg阳性率及HBsAb阳转率无显著差异;3.A组新生儿出生当天外周血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B组,P<0.05;B组乙肝疫苗免疫后的6个月龄婴儿外周血HBsAb阳转率仅37.5%,显著低于A组(81.4%),P<0.001.结论孕晚期应用HBIG可有效降低乙肝宫内感染率,提高6个月龄婴儿HBsAb阳转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