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2017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FGFs)家族中的一员。目前已发现至少22种FGF,其中FGF-1(aFGF)、FGF-2(bFGF)及FGF-7的研究较为深入。bFGF是哺乳动物和人体中一种非常微量的活性物质,因其具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bFGF)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表皮细胞后细胞表型的变化. 方法: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 TM2000)转染法,将pEGFP-C3-bFGF转染至人表皮细胞系(HEKa细胞)中,36h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分析β1整联蛋白、CK19、CK14及CK10在表皮细胞中表达的变化,同时以pEGFP-C3质粒转染的表皮细胞作为对照. 结果:实验组细胞中CK19、CK14的表达增强, 而CK10作为终末分化细胞的标志表达减弱. 结论:pEGFP-C3-bFGF转染后,分化成熟的表皮细胞向幼稚型细胞方向发生去分化,为探讨 bFGF调控表皮细胞去分化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bFGF)能否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表皮细胞并表达.方法 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法,将pEGFP-C3-bFGF转染至人表皮细胞系(HEKa细胞)中,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瞬时表达及细胞形态.以同期培养的表皮细胞作为阴性对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中β1整合素、CKl9、CK14及CK10在表皮细胞中表达的差异.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基因转染率为31.6%,转染的细胞体积小,呈圆形或圆梭形,核质比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中CK19、CK14表达增强,CK10表达减弱.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转染阳性细胞β1整合素弱表达分布在胞膜上,CK19、CK14在胞膜和胞质中表达,CK10表达为阴性.结论 pEGFP-C3-bFGF能够转染至人表皮细胞并表达,为探讨bFGF调控表皮细胞去分化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4.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表皮细胞去分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初步探索表皮细胞体外去分化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HEKa细胞体外培养6-7代时开始出现老化迹象,细胞体积膨大,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加入浓度为100 ng/m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诱导液分别培养6、12、24、48、72 h后,MTT法检测bFGF对表皮细胞体外生长的促进作用.同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流式细胞检测技术、RT-PCR法检测bFGF诱导培养后,表皮细胞的表型及功能的改变.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浓度为100 ng/ml,诱导时间为36~48 h为诱导表皮细胞去分化的最佳实验条件.在bFGF的作用之下,老化的HEKa细胞周围开始出现新生的表皮干细胞样克隆.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细胞中β1整合素、CK19、CK14的表达增强,而CK10作为终末分化细胞的标志,在bFGF诱导组中的表达明显降低.流式细胞检测分析显示bFGF作用后,实验组CK19表达阳性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分别为74.77%和15.74%);CK14表达阳性的细胞也由原来的67.26%增加至被检测细胞总数的87.14%.而bFGF诱导作用后,被检测细胞中表达CK10阳性的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分别为4.56%和98.56%).此外,RT-PCR检测结果同样再次支持了表皮细胞去分化的理论.在bFGF诱导组中,β1整合素、CK19、CK14 mRNA转录水平明显上调,而CK10 mRNA表达则明显下降.结论 bFGF能够在体外诱导表皮细胞逆转分化形成幼稚型表皮前体干细胞,但其涉及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bFGF,为基因水平研究bFGF在表皮细胞去分化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实验参考。方法:参考分子克隆技术,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从PBR322-bFGF质粒中扩增bFGF,同时在其两端引入HindⅢ和EcoR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将bF-GFcDNA定向插入pEGFP-C3的多克隆位点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EGFP-C3-bFGF,并对重组子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电泳初步鉴定获得的连接产物为重组质粒pEGFP-C3-bFGF;对重组子中含有bFGF基因的一段进行测序,测序结果经Vector NTI软件分析,证实获得bFGF基因。结论:将bFGF插入pEGFP-C3的C末端,可以提高bFGF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而且不影响其目的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对研究bFGF调控表皮细胞去分化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表皮细胞体外去分化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表皮细胞体外去分化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EK)体外培养至24代,细胞体积膨大,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48 h后,观察细胞贴壁培养4、12、24、48、72 h时的生长及集落形成情况.以同期培养的表皮细胞作为阴性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β1整合素、CK19、CK14、CK10在表皮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 bFGF诱导培养48 h后老化的表皮细胞周围分散出现幼稚型细胞,这些细胞体积小,形态均一,折光性强,核浆比大,并呈克隆样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bFGF诱导培养后,表皮细胞中CK19、CK14表达增强,而CK10表达减弱.流式结果显示:bFGF诱导培养后,细胞周期中G0/G1的细胞为53.08%,S期细胞为32.71%,G2期细胞为14.21%,而对照组中处于G0/G1、S期及G2期的细胞分别为63.9%、18.98%及17.12%.结论 bFGF能够在体外诱导表皮细胞逆转分化形成幼稚型克隆形成细胞,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卡孕栓)防治巨大儿产妇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40例巨大儿产妇剖宫产术胎儿,娩出后按使用宫缩剂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两组均宫体注射缩宫素20 IU,对照组同时宫体注射欣母沛250μg;试验组同时宫体注射欣母沛250μg+舌下含服卡孕栓1 mg.观察两组术中、术后2 h的出血量及总出血量并定量,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及总出血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术中、术后2 h、总出血量分别为(286.5±67.3)mL,(87.6±32.7)mL,(374.0±97.5)mL,而对照组分别为(347.8±99.6)mL,(115.4±48.1)mL,(463.2±119.3)mL.不良反应对照组6例,试验组5例,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血压轻度升高,短时间内消失.结论 在常规使用缩宫素基础上,剖宫产术中联合使用欣母沛和卡孕栓,术中、术后出血量减少,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不同发育时期胎儿皮肤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FGFR2)的表达及分布,探索FGFR2在皮肤发生、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对不同发育时期胎儿皮肤取材、固定,制成石蜡切片,S-P法检测FGFR2的表达.结果 胚胎发育期FGFR2在表皮细胞表达较弱,甚至呈阴性表达.表皮分层期时,表皮层开始增厚,并可见毛囊的初级原基;FGFR2在表皮层和毛囊初级原基内呈弱阳性表达.毛囊形成期时,毛囊的结构初步形成,体积细小,形态幼稚;FGFR2主要在毛母质细胞内表达,并且随着胎龄增加,表达范围逐渐扩大,表达量逐渐增多.毛囊发育成熟期后,毛囊的结构发育相对成熟,FGFR2则在表皮层、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皮脂腺的导管部均有表达,尤其在毛母质细胞呈强阳性表达.结论 FGFR2在胎儿皮肤中的表达与分布与毛囊的发生、发育密切相关.FGFR2的表达上调可能促进毛囊干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定向分化形成终末组织功能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巨大儿产妇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
60 例巨大儿产妇剖宫产术胎儿娩出后随机按使用宫缩剂不同分为3 组,各20 例,A 缩宫素组,给宫体注射缩宫
素20 IU; B 缩宫素+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组,给宫体注射缩宫素20 IU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 C 卡前列素氨
丁三醇组20 例,给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观察3 组术中、术后2 h 的出血量及总出血量并定量,并
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术中出血量A 组与B 组和C 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术后2h 出血量A 组与B
组和C 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而B 组与C 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不良反应A 组1 例,B 组
6 例,C 组5 例,B 组、C 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短时间内消失。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有效减少巨
大儿产妇剖宫产手术术中、术后的出血量,与缩宫素联合应用效果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