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心脏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及意义.方法:分离原代大鼠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ET-1刺激组(10-6mol/L),GDF15刺激组(3 pmol/L);利用realtime-PCR法检测GDF15 mRNA表达,用Western印迹法、ELISA法检测GDF15蛋白表达:用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GDF15对成纤维细胞增臻的影响.结果:心脏成纤维细胞生理条件下表达GDF15,ET-1诱导GDF15表达增加,ET-1组GDF 15 mRNA是对照组(1.20±0.03)倍(P=0.02),上清中分泌的蛋自则是(3.271±0.81)pg/mL,高于对照组(0.41±0.17)pg/mL(P=0.013).外源性给予GDF15刺激后,MTT测得OD值与对照组比较为(0.62±0.03)比(0.48±0.03),(p=0.029);而流式细胞术检测S期比例较对照组升高近3倍(9.62±1.17)%比(3.80±0.78)%,P=0.008),均提示能够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结论:GDF15在成纤维细胞中有表达并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提示其可能参与心肌纤维化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H.priori)感染胃粘膜上皮,在胃粘膜生存繁衍。这种长期感染可引起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继而可引起被看作是癌前状态的萎缩性胃炎或肠上皮化生等,可发展成胃癌或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MALT)。引起胃癌的众多因素中,主要有过多摄取食盐或化学性致癌物质、家族史、生活习惯等,在此基础上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3.
AGE及葡萄糖对THP-1巨噬细胞CXCL16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  邓正照  郭艳红  于海奕  高炜 《医学争鸣》2008,29(18):1662-1666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slyca-tion end products,AGE)及葡萄糖对THP.1巨噬细胞CXCL16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①选择合适的培养时间;②不同浓度的AGE与THP-1巨噬细胞共同孵育;③不同浓度葡萄糖与THP-1巨噬细胞共同孵育;分别用AGE、葡萄糖及同时加入AGE和葡萄糖与THP-1巨噬细胞孵育;⑤采用RT-PCR检测孵育后CXCL16及CD36mRNA的表达量,观察和比较各组孵育后CXCL16及CD36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①随着培养液中AGE浓度的增加CXCL16及CD36 mRNA的表达增加;②随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增加CXCL16及CD36 mRNA的表达增加;③AGE及葡萄糖同时作用于,THP-1巨噬细胞时.对CXCL16及CD36 mRNA的表达上调作用大于AGE或葡萄糖单一因素的影响.结论:AGE及葡萄糖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上调THP-1巨噬细胞CXCL16 mRNA的表达,并且AGE及葡萄糖两者合用可以进一步增加这种表达.这可能为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探讨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临床及冠脉造影诊断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分为服用他汀组(35例)和未服用他汀组(45例),选取同期经冠脉造影证实的非冠心病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以患者血浆诱导巨噬细胞胆固醇外流,评估他汀类药物对胆固醇外流的影响;通过检测去除apoB血浆中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浓度,探讨他汀类药物对HDL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胆固醇外流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8.77%±5.94% vs 23.68%±6.63%,p=0.001),但服用他汀组与未服用他汀组患者胆固醇外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19±5.85% vs 19.24±6.05%,p=0.450),且不受服用他汀种类的影响;服用他汀组患者比未服用他汀组患者血浆HDL-LpPLA2浓度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8±5.54ng/ml vs 7.55±4.89ng/ml,p=0.134)。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DL促胆固醇外流功能减低,他汀类药物不能改善HDL经ABCA1途径的胆固醇外流功能,对高密度脂蛋白抗氧化功能具有一定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前期研究发现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与左室内径变化以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密切相关,旨在探讨GDF-15与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远期左室内径及舒张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因STEMI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87例,介入治疗前检测GDF-15水平,并于入院后完善基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和冠心病二级预防。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分别计算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二尖瓣E峰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比值(E/Em)的变化率。统计分析基线GDF-15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平均GDF-15水平为(986.48±322.99)pg/ml。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随访患者LVEDD较基线平均增加(2.68±8.82)%,E/Em较基线平均增加了(4.51±33.50)%。GDF-15与LVEDD变化率存在负相关(r=-0.514,P<0.01),与E/Em变化率存在负相关(r=-0.501,P<0.01)。以964.67pg/ml作为界值,GDF-15预测LVEDD改善趋势的敏感性为77.4%,特异性为67.9%;预测E/Em改善趋势的敏感性为76.5%,特异性为69.8%。结论 GDF-15水平可能部分预测早期完全再血管化的STEMI患者远期LVEDD及舒张功能的改善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iR-214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缺血后适应心脏保护作用中的变化及可能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后适应组。通过颈动脉插管测定不同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伊文思兰和TTC染色法测定缺血和梗死面积,并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再灌注2h缺血心肌miR-214及预测的靶基因HIF1AN(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lpha subunit inhibitor)的变化。结果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后适应处理可以显著改善再灌注后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以及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并降低了心肌梗死面积;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心肌组织缺血区的miR-214表达显著下调,缺血后适应组心肌组织缺血区miR-214的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升高;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miR-214在HIF1AN的3'-UTR上存在结合位点,与假手术组相比,HIF1AN mRNA水平在缺血再灌注组中显著增加,而缺血后适应组与缺血再灌组相比,HIF1AN的mRNA水平显著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β-肾上腺素受体(β-adrenergic receptor,β-AR)激动剂异丙基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促进心脏微小RNA-21(miR-21)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原代乳小鼠心肌细胞和心脏成纤维细胞,分别给予ISO(10μmol/L)处理1、6、12、24和48 h,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miR-21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STAT3和STAT3的蛋白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 (IL-6)的浓度。给予细胞转染含miR-21启动子区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 GL3-21PPR,采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条件培养液对miR-21的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以ISO作用于心脏成纤维细胞产生的培养液上清作为条件培养液,其可使心肌细胞miR-21的表达量随ISO作用于成纤维细胞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P 0.05);该条件培养液可引起心肌细胞miR-21的转录活性显著增加,其中ISO作用24 h和48 h的培养液分别使其转录活性增加94.9%和77.1%(P 0.01);ISO作用成纤维细胞形成的条件培养液中IL-6浓度显著增加,通过旁分泌作用于心肌细胞,引起转录因子STAT3活性增强,促进了miR-21的转录和表达。结论:激动β-AR可介导成纤维细胞合成和表达IL-6,旁分泌作用于心肌细胞,通过IL-6/STAT3途径,上调心脏miR-21表达水平,参与心脏重构。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评价肢体远隔缺血后适应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4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46例,随机分为远隔缺血后适应组(n=23)和常规PCI组即对照组(n=23).远隔缺血后适应组在PCI术前于左下肢绑缚无创血压袖带,术中第一次球囊扩张或血栓抽吸而恢复血流后1 min内开始充气加压阻断左下肢血流,充气5 min,放气5 min,交替3个循环.比较两组酶学心肌梗死面积、术后1 hST段完全回落率、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related artery,IRA)、校正TIMI(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的差异以及直接PCI术前、术后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酶学心肌梗死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隔缺血后适应组PCI术后1 hST段完全回落率高于对照组(60.9% vs.30.4%,P=0.04);PCI术后CTFC在远隔缺血后适应组有降低趋势(28 ±11 vs.33±11,P=0.10),在前壁STEMI患者远隔缺血后适应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5±9vs.39±10,P=0.01).远隔缺血后适应组血浆MDA、ET-1、TNFα水平于直接PCI术后不同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肢体远隔缺血后适应可改善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心肌组织灌注水平,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保护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两种细胞分离液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进一步表征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方法 Langendorff装置进行主动脉逆流灌流,分别用两种细胞分离液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无血清培养并进行腺病毒感染。显微镜下观察单个心肌细胞的形态学特点,荧光显微镜下检测病毒感染。采用IonOptix仪器检测心肌细胞肌节收缩-舒张指标以及心肌细胞钙离子摄入-排出指标。结果两种分离液均可获得70%横纹清晰的长杆状心肌细胞,培养可存活7 d以上。腺病毒感染48 h,绿色荧光蛋白持续表达7 d以上。分离液一获得的心肌细胞不能很好地随电场刺激产生收缩,分离液二获得的细胞可用于检测兴奋-收缩耦联特性,心肌细胞肌节缩短分数为11.61%±2.15%,舒张时间为(0.177±0.031)s,钙瞬变幅度为30.79%±9.74%,钙瞬变衰减时间为(0.300±0.074)s。结论两种分离液均可用于分离和培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并用于腺病毒转染等长时程研究。分离液二更适用于检测成年大鼠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