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鼻用氟尿嘧啶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 制备鼻腔给药脑靶向微球.方法: 以液体石蜡为油相,span-80为乳化剂,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技术制备氟尿嘧啶鼻用微球.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制备工艺,动态透析法检测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用微球吸水能力表示微球的溶胀度.测定纤毛输送速率来评价微球的黏膜粘附力.结果:所得微球形态良好,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平均粒径(43±4) μm,载药量38.5%±1.0%,包封率79.0%±1.8%.体外释放符合Higuichi方程Q=0.103 5t1/2 0.028 4 (r=0.996 5).壳聚糖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粘附性,可显著降低纤毛输送速率(P<0.01),有效地延长微球在鼻腔的滞留时间.结论:所优化的制备工艺稳定,包封率较高,适于鼻黏膜用氟尿嘧啶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壳聚糖是良好的鼻用制剂的载体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7种吸收促进剂的鼻黏膜毒性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考察常用吸收促进剂的鼻黏膜毒性.方法:采用测定黏膜纤毛持续运动时间、测定黏膜纤毛输送速率和考察黏膜形态3种方法评价了7种[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去氧胆酸钠(SDC),苄泽35(Brij35),吐温80(Tween 80),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Na2),2-羟丙基-β-环糊精(2-Hp-β-CD),卵磷酯(lecithin)]常用的吸收促进剂的鼻黏膜毒性.结果:对纤毛持续运动时间的影响1%SDS>1%SDC>1%Brij35>5%Tween80>0.1?TA>5%HP-β-CD>1%lecithin.对纤毛输送速率的影响1%Brij35>1%SDC>1%SDS>0.1?TA>1%lecithin>5%Tween80>5%HP-β-CD.黏膜形态学考察毒性1%SDS≈1%SDC≈1%Brij35>5%Tween80>0.1?TA≈5%HP-β-CD≈1%lecithin.以上浓度均为质量分数.结论:3种评价鼻黏膜毒性方法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微丸的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微丸的释药机制,制备方法及辅料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对胰岛素透过Caco-2细胞单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胰岛素的吸收机制。方法:利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壳聚糖浓度、胰岛素初始浓度、合用壳聚糖与羟丙-β-环糊精(HP-β-CD)、转运方向等条件对表观渗透系数的影响,测定了合用壳聚糖与HP.B。CD对跨上皮细胞电阻(TEER)的影响。结果:当壳聚糖浓度增加时,胰岛素的渗透量也随之增加,其中0%,0.5%及1.0%壳聚糖三者问的渗透系数有显著差异(P〈0.05),而1.0%及1.5%壳聚糖间的渗透系数没有差别(P〉0.05);当胰岛素初始浓度增加时,胰岛素在单位时间内的累积渗透量也随之增加;5%HP—β—CD与1%壳聚糖共用时与单用1%壳聚糖相比,其渗透系数有所提高(P〈0.05);顶端到底端方向上的渗透系数大于底端到顶端方向上的渗透系数(P〈0.05);当1.0%壳聚糖与5%HP—β—CD台用时与单用1.0%壳聚糖相比,其跨上皮细胞电阻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胰岛素是以被动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旁路进行转运的,在吸收促进剂5%HP—β—CD和1%壳聚糖联合作用下,药物经细胞旁路的转运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熔融高速搅拌法制备氢氯噻嗪缓释微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和筛选 ,采用熔融高速搅拌法制备了利尿药氢氯噻嗪的缓释微丸。结果表明 :以固体石蜡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为粘合剂 ,在 6 4℃、70 0r/min条件下操作 ,成粒子后再加入少量固体石蜡和钙盐 ,继续搅拌 ,降温整粒 8min可得圆整的缓释微丸。验证了应用熔融高速搅拌法制备氢氯噻嗪缓释微丸的适用性和技术特殊性 ,为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黄连干姜药对的配伍规律。方法 用夹尾激怒法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吗丁啉组、黄连组、干姜组、药对1组(黄连-干姜=1∶3)、药对2组(黄连-干姜=1∶1)、药对3组(黄连-干姜=3∶1)、干姜大极性组和干姜挥发油组。测定各组大鼠灌胃1周后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小肠推进百分比和血清胃泌素的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干姜大极性组和干姜挥发油组大鼠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显著降低(P<0.05),黄连组大鼠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显著增大(P<0.05)。黄连组、干姜组、药对1组、药对2组、药对3组、干姜大极性组和干姜挥发油组大鼠小肠推进百分比显著上升(P<0.05,P<0.01)。干姜挥发油组大鼠血清中胃泌素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 黄连对胃排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小肠推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干姜不同极性部位对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黄连干姜不同比例配比的药对对小肠推进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晶  刘昕  武风兰  于少云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19):1688-1691
目的:改善水不溶性药物乙烷硒啉的溶出性能,以提高乙烷硒啉固体制剂的药物溶出度.方法:以聚维酮(polyvinylpyrrolidone,简称PVP)、枸橼酸、酒石酸、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lpropyl-β-cyclodextrin,简称HP-β-CD)等辅料为载体材料,以溶剂溶解与分散法制备乙烷硒啉固体颗粒及其物理混合物,并进行体外溶出度试验.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简称DSC)和X-射线衍射法来验证药物的存在状态.结果:以PVP为载体材料所制固体颗粒的体外溶出行为显著优于其他载体材料,且载体材料的比例越大,药物溶出越快.结论:DSC和X-射线衍射图实验证明,PVP载体材料改变了乙烷硒啉的存在状态与亲水性,溶出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