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共卫生硕士(MPH)质量保证体系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阐述国内外公共卫生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MPH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质量保证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医学生培养目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王云贵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1):1-4
以全国9所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医生、基础医学学科教师、医学生、病人等为调研对象,对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培养目标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学生培养过程中受到重视的目标有8个因素,各类被试期望的培养目标有12个因素;各类被试所认知的现实培养目标与所期望的未来培养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被试对培养目标的认知和期望受到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回顾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对1976年恢复高考后至今的当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从时间上大体划分为调整恢复期、优先发展期、改革探索期、功能拓展期、高速扩展期和稳定发展期六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改革重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为当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总结经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5.
6.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信息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对保证研究生培训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简单介绍我校开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开发工具、模块功能特点等。 相似文献
7.
论医学知识转化为临床技能的基本条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云贵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4):33-35
从教育学、教学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医学知识转化为临床技能的过程及其临床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包括医学知识、规范化的练习、优良的临床思维品质、科学方法、教师等,进而离进行临床训练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ETO融合基因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急性髓系白血病中AML1/ETO融合基因表达情况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T-PCR技术检测159例初发未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NC)AML1/ETO融合基因及R显带技术检测染色体,并对部分病人进行追踪检测及随访。结果 159例未经选择的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人中,31例(19.5%)有t(8;21)(q22;q22)易位,36例(22.6%)表达AML1/ETO融合基因,所有t(8;21)阳性的病人均存在AML1/ETO融合基因。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病人缓解率为80.6%(29/36),高于阴性病人(M,除外)的60.2%(56/93);AML1/ETO阳性病人经治疗后转阴并持续阴性者预后好,而持续阳性者预后差,由阴性转阳性者可预示复发。14例持续缓解超过18个月的病人AML1/ETO融合基因仅1例为阳性。结论 (1)RT—PCR法检测AML1/ETO mRNA敏感、快速,定期检测可监测微小残留病变。(2)单次PCR法扩增AMLl/ETO融合基因优于巢式PCR法。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