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胸段食管癌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62例胸段食管癌采用颈、胸、腹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全组262例共清扫淋巴结5766枚,平均22枚/例,其中749枚见淋巴结转移,全组152例有淋巴结转移,转移率58.1%。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方向主要向中上纵隔及颈部,中段癌颈、胸、腹三区域皆可转移。胸下段癌主要向中下纵隔及腹部转移。结论胸段食管癌的预后与肿瘤的浸润深度、生物学特性、淋巴结转移个数及范围等因素密切相关。胸上段、中段癌可选择颈、胸、腹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胸下段癌慎选该术式。该术式有利于提高手术根治率及临床病理分期的准确性,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率,特别是少数淋巴转移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清热活血方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中药、中西药结合、西药三种治疗方案治疗湿热瘀阻证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远期疗效、安全性及各方案的优势与不足,探寻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随机、队列试验研究,将78例湿热瘀阻证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9例和中药加甲氨蝶呤组39例,并与单用甲氨蝶呤组25例进行队列研究,疗程6个月。结果在疾病疗效方面中西药组疗效优于中药组,西药组相对较差;疾病活动度改善方面,中药组和中西药组均优于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指标改善方面,中药组和中西药组对ESR的改善效果较好,其中对CRP的改善,中西药组疗效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且起效最快;药物安全性方面,中药组较中西药组及西药组更为安全。结论中药治疗方案治疗活动期RA疗效确切,能够有效地改善活动期病情,而治疗早期根据病情需要亦可酌情应用免疫抑制剂和缓解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s)联合治疗,以尽早控制活动期症状,但治疗第3个月后单纯应用中药也可很好地缓解活动期RA症状,与联合应用西药MT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3.
四神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四神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气虚湿热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将50例患者分为四神煎治疗组和湿热痹颗粒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对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四神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92.0%和32.0%;湿热痹颗粒对照组分别为65.2%和8.7%.总有效率、显效率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类风湿性关节炎体征及主要化验指标方面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有较好疗效.安全性方面,应用四神煎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均较耐受,临床上安全可靠.结论 四神煎主治类风湿关节炎(气虚湿热证),尤以关节局部肿痛、发热者佳,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肺气肿胸腔镜下肺减容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气肿的外科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5例重度肺气肿的患者进行胸腔镜单、双肺减容术的外科治疗。患者男性12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4.3岁。6例行部分肺切除术,1例行部分肺切除术加折叠术,8例行双肺减容术。术中计算机气道内监测CO2变化和顺应性改变,发现呼吸道阻力明显下降和肺顺应性增高,术后2例需呼吸机维持通气分别达7 d和10 d。其余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为4-62 h,平均26.2 h。术后肺持续漏气时间为3-56 d。平均9.2 d。结果全组患者无死亡,平均住院时间23 d,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经3、6和12个月分别检查肺功能,各项参数均有逐步好转。FEV1从0.39-0.55恢复至0.82-1.5,FVC从1.17-2.36恢复至2.22-3.1。胸片提示膈肌部分弧度从平面恢复弧形。活动能力从术前平卧和只行走10 m到术后可以步行至600 m以上。结论表明严重肺气肿的患者经胸腔镜下肺减容术后各方面肺功能指示均有明显改善,活动能力逐步好转,均能恢复生活自理。胸腔镜下肺减容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具有美容和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作用,为多数肺气肿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5.
彩色高频超声对腘窝囊肿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高频超声对腘窝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腘窝囊肿67例,使用彩色高频超声观察囊肿位置、大小、形态、界限及与关节关系和对周围血管是否有压迫。结果:67例腘窝囊肿中,37例经手术证实,30例随访经临床证实。结论:彩色高频超声对于诊断腘窝囊肿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22例上消化道重复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重复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999年8月至2009年8月收治食管胃重复癌22例,全组均行手术治疗,一期成功完成根治性全胃切除,食管次全切除结肠代食管、空肠代胃重建消化道17例。近段胃大部切除,食管次全切除,结肠代食管3例,2例手术探查。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颈部吻合口瘘2例,严重心律失常1例,呼吸衰竭1例,肺不张1例,均行保守治疗后痊愈,20例获得随访,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5%,55%,30%.5%(19/20,11/20,6/20,1/20)。结论食管次全切除,全胃切除或近端胃大部切除、结肠代食管、空场代胃重建消化道是治疗上消化道重复癌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胃、十二指肠结核临床较少见,文献有散在报道,现将我院发现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患者男,35岁,一年来反复上腹疼痛不适呈阵发性、乏力、消瘦、食欲减退、伴有呕吐,无咳嗽、呕血及黑使。ESR85mm/h、OT洲。X线检查:心肺无异常。钡餐示:胃腔扩大,内有储留液,胃粘膜粗,十二指肠球后Zcm处及水平段向心性狭窄,粘膜结构紊乱、管壁僵硬,边缘不规则、扩张差、两狭窄之中间肠管扩张明显,钡剂尤如茶壶倒水样用达,部分逆反胃内,局部可扣及包块,手术见十二指肠降段上部及水平段肠壁增厚,腔狭窄与肠系膜淋巴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并左侧颈部吻合术效果及对病人营养水平影响.方法:将118例食管癌病人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联合胃食管胸内吻合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并左侧颈部吻合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2组病人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改善效果均优于术前(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更好(P<0.01),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8%)低于对照组(22.0%)(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并左侧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效果显著,并发症少,能有效改善病人营养水平及生活质量,促进病人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长链非编码RNA GAS5 (LncRNA GAS5)过表达质粒(pEGFP-C1-GAS5)转染SD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观察其对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方法 提取SD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刺激其增殖,分为pEGFP-C1-GAS5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应用LncRNA GAS5基因的过表达质粒 (pEGFP-C1-GAS5)通过脂质体瞬时转染细胞,48 h后收获细胞.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GAS5、Ⅰ型胶原前胶原(Col1A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分析Col1A1和α-SMA蛋白表达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结果 TGF-β1刺激心肌成纤维细胞后,qRT-PCR结果显示 LncRNA GAS5的表达量较正常组下降(P<0.05);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转染了pEGFP-C1-GAS5的实验组,q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的GAS5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同时α-SMA和Col1A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pEGFP-C1-GAS5的实验组α-SMA和Col1A1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MTT法检测结果表明在实验组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力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过表达LncRNA GAS5可显著降低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力,提示GAS5有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增殖的作用,为以后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6)对乳鼠心房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作用.方法 将50只乳鼠(雄性)分别提取心房肌成纤维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法测定HDAC6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运用qRT-PCR技术检测HDAC6和α-SMA mRNA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心房肌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增殖活性;使用LipofectamineTM 2000 Reagent向心房肌成纤维细胞中转染小干扰RNA HDAC6(siRNA-HDAC6)后观察对心房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转染心房肌成纤维细胞siRNA-HDAC6组HDAC6和α-SMA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qRT-PCR技术检测siRNA-HDAC6组中HDAC6和α-SMA的mRNA表达明显下降;转染siRNA-HDAC6明显抑制心房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结论 靶向沉默HDAC6可抑制心房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提示其在心房纤维化中可能发挥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