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九香止泻片体外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探讨九香止泻片(又名秦香止泻片)体外的押菌作用.方法 将九香止泻片采用对倍稀释试管法测定最低押菌浓度(MIC),采用管碟法潮定最低杀菌浓度(MBC),并与肠康片、诺氛沙星胶囊比较抑菌作用.结果 九香止泻片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的MIC分别为:0.25、0.125、0.25、0.25、0.25g/mL;九香止泻片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的MBC分别为0.25、0.125、0.25、0.5、0.5 g/mL;对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的抑菌作用,九香止泻片和肠康片相比,九香止泻片明显优于肠康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他细茼两者押菌作用相当.结论 九香止泻片对体外细茸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九香心痛舒对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血脂代谢、血小板颗粒膜蛋白、一氧化氮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九香心痛舒对实验性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血脂代谢、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GMP—1 40 )、一氧化氮 (NO)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喂养所致大鼠高脂血症模型 ;观察该药对大鼠造模后血脂代谢、GMP—1 40、NO的影响。结果九香心痛舒能明显降低血脂 ,改善血脂代谢 ;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促进NO生成、释放 (P <0 .0 5 ) ,其中高剂量作用效果明显 ,在某些方面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九香心痛舒能够改善高脂血症状态下血脂异常代谢、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促进NO生成、释放。 相似文献
3.
九香止泻片素片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九香止泻片素片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该制荆包肠溶哀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单因素重复试验,考察了黏合剂的种类、稀释剂和崩解剂的配比、崩解剂的加入方法及压片机压力对本制剂成型性能的影响。结果最优工艺条件:干浸膏粉:乳糖:微晶纤维素(内、外各加4%)的配比为100:18:8,5%PVPp5%乙醇液为黏合剂,0.5%硬脂酸镁为润滑剂,压片机压力为9.5kg。结论按此工艺参数制粒、压片,素片成型性能最佳,质量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和包肠溶衣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九香止泻肠溶片对急性腹泻模型小鼠腹泻指数及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九香止泻肠溶片对番泻叶煎剂所致小鼠急性腹泻模型及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给小鼠灌胃番泻叶煎剂,造成急性腹泻模型,分别给药九香止泻肠溶片低、中、高剂量及阳性对照药物,比较腹泻指数;小鼠尾静脉注射伊文斯兰,腹腔注射醋酸造模,测定吸光度。结果九香止泻肠溶片各剂量组腹泻指数显著低于番泻叶模型组(P<0.05),其作用效果优于肠康片组和颠茄磺苄啶组(P<0.05);各剂量组吸光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中剂量组吸光度显著低于肠康片组(P<0.05)。结论结果提示九香止泻肠溶片具有显著的止泻和抗炎的作用;且相关作用优于肠康片和颠茄磺苄啶片。 相似文献
5.
秦香颗粒对轮状病毒感染乳鼠粪便病毒抗原及小肠黏膜IgA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秦香颗粒(又名秦香止泻肠溶片)对HRV感染乳鼠粪便病毒抗原、小肠黏膜IgA的影响,探讨秦香颗粒治疗HRV感染性腹泻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乳鼠随机分成7组,正常对照组为常规饲养,其余6组造成HRV感染模型,并分别灌服生理盐水,秦香颗粒高、中、低剂量、病毒唑及肠康片,连续给药5 d。采用金标法检测粪便HRV抗原,免疫组化法观察小肠黏膜IgA分泌的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有不同程度抗病毒作用,以病毒唑抗病毒作用较好,病毒抗原阴转率较高,秦香颗粒与高剂量相接近;秦香颗粒能促进小肠分泌IgA,增强小鼠小肠黏膜免疫作用,其作用优于其他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秦香高剂量作用最明显。结论秦香颗粒能促进乳鼠病毒抗原转阴,促进小肠黏膜分泌IgA,增强乳鼠小肠黏膜免疫调节作用,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九香止泻片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血浆VIP、NPY和肠黏膜5-HT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九香止泻片(又名秦香止泻肠溶片)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Y(NPY)和肠黏膜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九香止泻片组、盐酸洛哌丁胺组,建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模型,应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VIP、NPY、5-HT.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浆VIP水平显著升高,NPY水平显著降低,肠组织5-HT的分布及表达显著升高,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大鼠血浆VIP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NPY水平显著升高,肠组织5-HT的分布及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九香止泻片可能通过降低D-IBS大鼠的血浆VIP、肠黏膜5-HT和升高血浆NPY而改善腹泻症状. 相似文献
7.
九香止泻肠溶片对副溶血弧菌活性及小鼠小肠功能亢进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九香止泻肠溶片对副溶血弧菌活性以及对新斯的明所致的小鼠小肠功能亢进的影响。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抑菌圈直径,液体培基测定法与平皿倾注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给小鼠皮下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0.15 mg/kg造成小肠功能亢进造模,灌胃10%炭末生理盐水,测定小肠推进率。结果九香止泻肠溶片在50 mg/mL浓度对副溶血弧菌表现出较强的抗菌作用,其作用优于肠康片,MIC为50 mg/mL,MBC为500 mg/mL;与模型组比较,九香止泻肠溶片各剂量组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剂量组明显优于肠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九香止泻肠溶片具有显著的抗副溶血弧菌活性、抑制小肠功能亢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九香止泻肠溶片治疗湿热型急性感染性腹泻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九香止泻肠溶片治疗湿热型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湿热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九香止泻肠溶片,对照组服用肠康片,3 d为1疗程,观察1个疗程。结果对急性感染性腹泻疗效,治疗组总显效率为83.3%,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分别为60.0%、86.7%;对湿热证候疗效观察,治疗组总显效率为83.3%,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分别为56.7%、86.7%。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止泻、止痛起效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九香止泻肠溶片对湿热型急性感染性腹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九香止泻片长期口服对大鼠生理机能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九香止泻肠溶片长期口服对大鼠生理机能及相关方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及九香止泻肠溶片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分别以不同剂量九香止泻肠溶片给大鼠连续灌胃6周后,观察其一般情况、体质量、血细胞、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及18个主要组织器官形态学改变以及停药2周后上述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一般状况无异常,各项指标均无异常改变。结论九香止泻肠溶片长期口服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提示推荐的临床使用剂量基本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九气拈痛胶囊对催产素所致痛经大鼠镇痛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九气拈痛胶囊对原发性痛经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催产素所致大鼠子宫剧烈收缩造成痛经模型,拟九气拈痛胶囊3个不同剂量组,设阿司匹林、月月舒冲剂(分别为阳性组)为对照组,分别观察用药后大鼠3 0min内的扭体次数和扭体发生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中β—EP、TXB2 、6—K—PGF1α、子宫组织中PGF2α、PGE2 、NO、ET—1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1 )九气拈痛胶囊3个剂量组3 0min内的扭体发生次数及其发生率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P <0 .0 1 ) ;( 2 )胶囊各剂量组均可改善血液流变性如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P <0 .0 1 ) ;( 3 )胶囊各剂量组对大鼠血浆中β—EP、TXB2 、6—K—PGF1α含量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P <0 .0 1 ) ;( 4)胶囊各组对大鼠子宫组织中NO、ET—1、PGF2α、PGE2 含量的影响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P <0 .0 1 )。结论九气拈痛胶囊3个剂量组对催产素所致大鼠痛经模型均具有镇痛作用,其作用与改善血液流变性、调节大鼠血浆及子宫组织中β—EP、TXB2 、PGI2 、PGE2 等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