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7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完全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766篇 |
出版年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32篇 |
2014年 | 41篇 |
2013年 | 54篇 |
2012年 | 66篇 |
2011年 | 80篇 |
2010年 | 73篇 |
2009年 | 68篇 |
2008年 | 70篇 |
2007年 | 57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422例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分析、探讨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和改进技术.方法 对2001年1月~2007年5月422例应用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相关的并发症和技术问题.结果 422例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40%,其中局部渗血、血肿8例(1.90%),误穿动脉6例(1.42%),气胸3例(0.71%),局部红肿感染5例(1.18%),心律失常2例(0.47%).结论 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具有一定的风险,需从多方面、多环节分析原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流产综合征指受术者在人工流产中或手术结束时出现心动过缓、心律紊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汗,头晕、胸闷,甚至发生昏厥和抽搐。其发生主要由于宫颈和子宫遭受机械性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所致,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当大块组织吸出后,如不减低负压,吸净后,仍反复吸刮宫壁等因素都会增加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其次是心理因素:诱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恐惧心理。造成此种心理的因素主要有三:一是手术者自身的紧张,这是由于受术者道听途说和亲身体验手术的痛苦以及不成功手术病例的影响。由于心理上的恐惧,受术者走进手术室时特别紧张,听到器械碰撞声等十分敏感,怕痛、怕出血的紧张心理较易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另外诱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个体因素除一些慢性病外(如受术者原来心肺功能较差,有各类心脏病、严重贫血、哮喘等,因缺血、缺氧易加重人工流产综合征的严重性,甚至出现心脏骤停,临床比较少见)。最常见的是妊娠剧吐,受术者由于妊娠反应严重,术前往往进食较少,常常发生呕吐造成体内不同程度的脱水,如果身体原来就较弱,或有贫血,术中就难以承受手术带来的心理以及肉体疼痛刺激,如妊娠中止较晚,术中出血较多,因缺血、缺氧易诱发人工流产综合征。在计划生育门... 相似文献
3.
根据胰颈和胰管的大小抉择不同胰肠吻合术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根据胰腺颈部的面积和胰管的直径选择不同胰肠吻合方式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不同的胰肠吻合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A组(n=21):胰管直径大于0.3 cm,不管胰颈面积的大小,采用胰管空肠黏膜端侧吻合术;B组(n=18):胰管直径小于0.3 cm,且胰颈面积大于1.5 cm×2.5 cm,采用胰颈空肠端侧吻合术;C组(n=20):胰管直径小于0.3 cm,且胰颈面积小于1.5 cm×2.5 cm,采用胰颈空肠端端套入捆绑式吻合术.比较A,B,C 3组患者术后胰漏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 各组均无患者发生胰漏、胆漏、胃肠吻合口漏、腹腔感染和腹腔内出血,围手术期各组均无患者死亡,A组和B组各出现1例肺部感染,C组有1例患者出现黑便,3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根据胰腺颈部的面积和胰管的直径选择不同胰肠吻合方式,能避免胰漏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区域淋巴结人肺组织特异性基因(lunx mRNA)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YBR GreenⅠ嵌合荧光法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用以检测74例NSCLC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Lunx mRNA的表达,对入选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观察,并对6个可能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Lunx表达率与年龄、营养指数、3年内的复发或转移率之间有相关性(P<0.01, P<0.01, P<0.05),而患者的性别、肺癌病理类型、分期与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Lunx表达率之间无相关性(P>0.05);N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与术后辅助治疗及与Lunx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结论:NSCLC患者Lunx mRNA表达与其生存时间显著相关, 提示Lunx mRNA可作为NSCLC淋巴微转移的分子标志物及监测患者3年预后的指标之一;同时术后辅助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一项重要措施;荧光实时RT-PCR相对定量方法可应用于NSCLC淋巴微转移的检测,该方法可能有助于早期肺癌转移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硬化患者合并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多发性硬化(MS)合并症的发生、类型、相互作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254例M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合并症的发生情况、治疗及转归.结果 254例MS患者中有72例合并一种或以上其他疾病;其中合并超敏性疾病7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AID)33例、寄生虫感染4例、免疫功能低下性疾病15例.有合并症MS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于无合并症M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患者可以合并超敏性、自身免疫性、免疫低下性疾病等;充分认识MS的合并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不同术式环切术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0年起作者医院共收治包茎和包皮过长患者1503例,施行了剪刀法或袖套法的包皮环切手术,现就2种术式环切术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的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保留C2和C7棘突肌肉止点的改良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型术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保留C2和C7棘突肌肉止点的改良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型术在对颈椎前凸角度的影响,轴性症状的发生率等方面的临床效果,探讨保留颈后部肌肉止点在防止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型术术后并发症方面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28例采用保留C2和C7棘突肌肉止点的改良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型术和21例传统的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型术在术后和术后3个月随访时JOA改善率,颈椎Cobb角和Ishihara指数的变化,轴性症状的情况,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方面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改良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型术和传统术式在术后JOA改善率方面的作用相同,Slac术式术后3个月随访时在颈椎Cobb角和Ishihara指数的变化上要小于传统术式,改良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型术在术后随访时患者出现轴性症状的比例和新出现症状的比例要低于传统术式,改良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型术的手术时间要少于传统术式.结论 颈椎后路手术中尽量避免对肌肉的损伤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良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型术可以更好的保护颈后部的伸肌组群,可以获得与传统术式相同的神经减压效果,可以更好的维持颈椎前凸角度,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抑郁症血浆皮质醇节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psot 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血浆皮质醇含量的变化。方法:对74例脑卒中患者在发病3周内进行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自评,根据其评分将患者分为卒中后抑郁组和卒中后非抑郁组 同时分别于清晨8时(8 am)、下午4时(4 pm)、夜间12时(12 mn)取静脉血进行血浆皮质醇含量测定。选择同时期我院核医学科血浆皮质醇节律检查正常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得数据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卒中后抑郁组、卒中后非抑郁组和对照组,血浆皮质醇含量均随时间不同而不同,其变化具有节律性(P〈0.01) 在3个时间点上,卒中后抑郁组、卒中后非抑郁组的血浆皮质醇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 但卒中后抑郁组、非抑郁组之间比较,血浆皮质醇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每组内部3个时间点分别比较,卒中后抑郁组8 am分别与4 pm和12 mn比较,卒中后非抑郁组和对照组在84、pm和12 mn之间分别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卒中后抑郁组4 pm与12 m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血浆皮质醇含量较正常升高 卒中后抑郁患者不仅表现为血浆皮质醇含量升高,还表现为血浆皮质醇节律紊乱,具体为4 pm与12 mn失去正常的节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预防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粘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导致粘连、从而影响关节功能是外科医师努力却仍未解决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肌腱的结构、营养、愈合机制、手术方式及新材料的应用等多方面入手,从不同层次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本文拟对预防肌腱修复术后粘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提高处方质量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