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26篇 |
国内免费 | 215篇 |
完全免费 | 479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8820篇 |
出版年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47篇 |
2019年 | 107篇 |
2018年 | 167篇 |
2017年 | 143篇 |
2016年 | 183篇 |
2015年 | 249篇 |
2014年 | 539篇 |
2013年 | 606篇 |
2012年 | 578篇 |
2011年 | 655篇 |
2010年 | 597篇 |
2009年 | 602篇 |
2008年 | 612篇 |
2007年 | 580篇 |
2006年 | 646篇 |
2005年 | 540篇 |
2004年 | 463篇 |
2003年 | 135篇 |
2002年 | 74篇 |
2001年 | 92篇 |
2000年 | 72篇 |
1999年 | 69篇 |
1998年 | 62篇 |
1997年 | 121篇 |
1996年 | 141篇 |
1995年 | 98篇 |
1994年 | 85篇 |
1993年 | 62篇 |
1992年 | 102篇 |
1991年 | 95篇 |
1990年 | 54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36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3篇 |
1973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1世纪新的医学目标与医学生素质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21世纪的社会对医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高等医学教育必须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新的医学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颈椎病患病特征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调查人群中颈椎病的患病特征。方法: 对1 009位不同职业、年龄和性别者进行问卷表和X线照片调查。结果: 颈椎病患者中,干部、技术员、财会人员分别为78.83%,74.21%和58.70%;工作紧张、长期伏案者占59.75%;喜高中枕者占80.03%。X线照片病变部位C5~640.79%,C4~526.29%,C6~718.20%;椎体前后缘骨刺65.75%,椎间隙变窄36.87%,椎间孔变窄29.19%,生理曲度异常31.03%。结论:通过对颈椎病发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可以提高对颈椎病的认识,加强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刍议当代护理人才人文关怀能力的建构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从新时代呼唤人文关怀回归的角度出发,阐明人文关怀的医学价值与作用,剖析人文关怀的丰富内涵和人文关怀能力的结构要素,根据人的能力形成与发展理论,提出在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建构人文关怀能力的模式、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皮瓣坏死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皮瓣坏死的影响。方法:对138例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3例行乳腺癌标准根治术,13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例行保乳根治术。结果:34例皮下积液(24.6%),其中皮瓣坏死12例(35.3%);无皮下积液104例(75.4%),其中皮瓣坏死12例(11.5%),有皮下积液者皮瓣坏死率明显高于无皮下积液者(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是导致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淋巴管瘘、合理应用电刀、术后皮下放置引流管充分引流及合理的胸带包扎可以减少皮下积液的产生,从而减少皮瓣的坏死。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痰瘀证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目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不同痰瘀证候与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 ApoE)基因第4外显子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CHD痰证、瘀证、痰瘀互阻证和非痰非瘀证(其他证型)患者200例,另选10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常规检测所有样品的血脂水平.提取全血DNA,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技术检测ApoE基因型.采用SAS软件对基因多态性和痰瘀证候的辨证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冠心病患者中ε4等位基因频率(19.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9.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尤以E 3/4基因型更为多见(P<0.01).(2)携带ε4等位基因者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总甘油三酯(total triglycerides, 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水平明显高于非携带者(P<0.01).(3)痰证特别是E3/4基因型患者中E3/4型和ε4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血瘀证患者(P<0.05).结论:ApoE ε4等位基因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携带此基因的患者与痰证关系较为密切,推测其可能是CHD痰证的主要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7.
8.
基因芯片及其在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兴起的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作者介绍了基因芯片的起源、发展及其基本操作,并介绍了铺瓦式阵列、直接等位基因特异性荧光检测法、辅助寡核苷酸链、连接酶检测反应、肽核酸技术等几种不同芯片技术在突变检测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基因芯片技术在合理用药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浙贝母散剂逆转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初步探讨浙贝母散剂和化疗合用时是否能起到逆转P170高表达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P糖蛋白(P170)表达,并对阳性患者随机分组,用浙贝母散剂加联合化疗进行逆转多药耐药的临床研究.结果.浙贝母散剂在临床安全剂量下,与常规化疗方案合用,仍可逆转P170高表达;浙贝母散剂与急性白血病(AL)常规化疗方案合用可以降低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有可能提高临床治疗完全缓解率.结论.浙贝母散剂可能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多药耐药逆转剂,在P170高表达的急性白血病中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核因子-κB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类主要参与机体炎性分子高表达调控的转录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意义逐渐受到重视。作者就NF-κB在RA发病中的作用及药物干预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