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59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已成为新时代、新征程的紧迫任务。基于8年多系列的系统研究认为,要迈向"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需重点关注5个方面:一是应当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将"公共卫生"转变为"公共健康",将"公共卫生体系"转变为"公共健康体系",引领体系建设和发展;二是应当走适宜公共健康体系的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健康治理能力;三是应当明确我国距离构建起强大公共健康体系的目标并不遥远,需要巩固我国公共健康体系既有的"体制优势",即遇到重大问题时目标统一、协调有效、上下一致,不断砥砺前行,逐一弥补短板,尤其是解决好"在日常工作中缺乏有力的统筹机制"的关键问题;四是应当追求卓越,巩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对过程中展现出的走向"适宜"的机制,使应对重大问题时高效的机制体现在日常工作中,着力在传染病预防控制、突发应急等领域中继续维持机制优势,着力实现区域、领域和要素的均衡发展;五是应当强化政研协同,在技术方法革新、人才队伍建设和精准资政服务等方面继续强化有机分工、优势互补,携手追求"适宜"、构建"强大",实现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某省2003—201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管理运行机制完善程度变化情况。 方法 收集某省公开公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管理制度文件,综合量化形成的“管理运行机制的完善程度”并对其进行分析。 结果 ①从管理运行机制的完善程度来看,2003—2017年的完善程度从4.66%上升至42.74%,呈上升趋势;②筹资与补偿机制的健全率由2004年的19.10%上升至2017年的75.80%;③计划与评价机制的健全率由2003年的0.90%上升至2017年的51.42%;④管理与监控机制的健全率由9.17%上升至20.32%;⑤协调与激励机制的健全率由9.22%上升至17.28%。 结论 某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的管理运行机制已被重视并不断完善中;从管理运行机制的四个方面来看,筹资与补偿机制、计划与评价机制的健全程度较领先,筹资与补偿机制的可落实率、主导地位的程度、经费投入的水平以及计划与评价机制中长期目标的覆盖率等指标均达到了较高水平;协调与激励机制、管理与监控机制相对薄弱,协调与激励机制的可行率、权威率、覆盖率和管理与监控机制的齐全率、可行率等指标目前还处于非常低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立足于项目组前期研究的成果上,积极探索吉林辽宁两省目标设置水平的差异,并进一步探究受目标设置影响下的工作落实结果情况,探讨产生差异的原因。 方法以系统穷尽的方式收集吉林辽宁两省2000至2017年有关目标与工作落实情况的指标,利用Spearma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吉林辽宁两省目标设置对于突发应急工作落实情况的影响。 结果吉林辽宁两省突发应急领域的目标设置水平与工作落实情况总体均呈现上升趋势,截至2017年,吉林目标设置水平与工作落实情况分别为46%与60%,辽宁为60%与53.3%,且目标设置水平与工作落实呈正相关。 结论有公众需要为依据且定量可考的目标设置对于工作落实、推进、完善具有积极的正反馈作用,建立科学量化的突发应急目标设置评价体系是适宜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京沪两地妇保体系的主要薄弱环节,并分析影响其达成国际一流的根源。方法:运用规范差距分析思路,分析京沪妇保工作83个评价指标与国际一流标准的差距,据此确认薄弱环节;遵循卫生系统宏观模型运作规律,明确根源。结果:京沪两地协同支持妇保工作的适宜程度分别为45.1%、36.4%;妇保人员收入水平的适宜程度分别为37.0%、37.6%;常规工作的协调权威程度分别为35.5%、25.5%;各部门职责明确程度分别为23.7%、28.0%,其中支撑部门明确程度均为0%;管理与监控机制可行程度分别为17.8%、19.7%;识别健康风险因素本底状况的程度分别为20.05%和11.82%。结论:“各部门职责不清晰”是根源问题,由此带来了协同支持氛围未形成、资源配置不合理、常规工作协调能力差、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等,这是两地妇保体系达成国际一流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京沪为例,探讨设施设备质量保证与更新及时对妇女保健(以下简称"妇保")工作支撑作用,并基于文献量化比较差异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995—2017年所有涉及京沪两地妇保资源质量保证与更新及时问题严重程度判断的文献,量化文献有关问题严重程度(0分表示不存在问题,5分表示非常严重)。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分析物力的质量保证与及时更新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系。结果妇保设施设备质量保证与更新问题严重程度的文献量化评分,2000—2017年京沪两地严重程度都是下降的,分别都由3.50分下降到1.91分、2.05分。两地严重程度评分都与孕产妇死亡率正相关(相关系数北京市为0.492,上海市为0.695)。结论京沪两地妇保物力资源质量保证与更新及时适宜程度呈现好转趋势。上海市的物力资源质量保证与更新及时比北京市的质量保证与更新及时对孕产妇死亡率降低的影响更大些,但都存在危房、设备更新不及时等突出问题。适宜的妇保体系应是设施、设备和物资符合标准要求并维护良好,具有折旧更新制度,保障物力提供的可持续性。研究验证了量化妇保物力资源质量保证与更新及时适宜程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辽宁吉林两省卫生应急服务覆盖程度及其工作效果,为辽宁吉林两省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为了保持量化的原则,选取功能服务与公众需要的匹配程度这一具体指标来反映卫生应急服务覆盖程度,系统收集2000至2017年辽宁吉林两省卫生应急服务相关的文件和文献数据,摘录文件中所涉及的卫生应急服务三级预防功能服务的表述;摘录文献中涉及的卫生应急服务工作效果的表述,采用"五分度评分法"判定工作效果;采用Speraman相关、单因素回归方法分析辽宁吉林两省卫生应急服务覆盖范围与辽宁吉林两省工作效果的关系。 结果2017年,辽宁省卫生应急服务覆盖程度达到56.5%,吉林省达到64.7%。辽宁吉林两省卫生应急服务覆盖程度与卫生应急工作效果都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并且吉林省的显著性更强。 结论吉林省在卫生应急服务覆盖程度表现更佳。同时也验证了卫生应急服务覆盖程度量化方法和工作效果评价方法是可行的,可应用于公共卫生的其他领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华东某省实现"十二五"期间"期望寿命增加1岁"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工作策略。方法 :收集华东某省2011—2015年人口预测资料、1950—2010年分年龄组的人口、发病和死亡数据资料,利用简略寿命表法、时间序列分析等思路和方法,分析2010—2015年间期望寿命的变化幅度,明确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通过改变防控工作力度,预测实现规划目标的可行途径。结果 :自然趋势下,华东某省2010—2015年期望寿命将增加0.86岁,距规划目标还有0.14岁的差距;通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整体加强0.3%、心脏病防控加强8%、脑血管病防控加强6%、肿瘤防控加强6%、意外伤害防控加强4%等途径可弥补0.14岁的差距,实现规划目标。结论 :加强慢性病和意外伤害防控是未来期望寿命再提升的主要源泉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政投入状况的分析,来检验财政投入绩效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普查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人员经费、公用经费、防治专项经费相关投入指标等。结果:2009年人均财政投入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分别为5.42万元和2.70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79.5%和78.4%,每服务人口防治专项经费为2.23元,比2005年增加283.7%。机构总收入中财政投入所占比例从2005年的54.5%增加到67.2%,服务收入占比则从41.0%降到27.4%,但财政投入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支出的比例平均只有59.3%。结论: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政投入状况总体改善,但仍需健全;未来需要调整财政投入结构,着力增加人员和公用经费的投入。分析过程和结果表明,财政投入绩效考核指标是科学合理、可操作的,通过保障财政投入,可有效改善机构总体绩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状况的分析,来检验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类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普查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A类设备配置率、仪器设备正常运行率等相关指标。结果: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A类设备的配置率为78.6%,较2005年提高31.4%,但只有10个省的A类设备配置率完全达标;检验设备正常运行率平均为95.5%,43.7%的省份与95%的标准有一定的差距。结论:我国省级疾控中心的实验室配置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距标准仍有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