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ransfusion associated-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TA-GVHD)是一种罕见的由输注含有淋巴细胞的液血制品引起的并发症.当输注含有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的血液制品后,机体可以对异源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并最终将其清除.但如果机体存在先天性或获得性细胞免疫缺陷,或者机体无法将异源淋巴细胞作为异物识别,这些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可以在机体内定植、扩增,产生CD4+T细胞和CD8+T细胞,并对宿主产生免疫应答,发生一系列病理结果[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影响抗真菌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142例患者均进行真菌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观察抗真菌治疗效果.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真菌感染者为病例组,无真菌感染者为对照组,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血液肿瘤(OR=20.33,P=0.0000)、真菌感染前接受过化疗(OR:6.21,P=0.0000)、氟达拉滨使用(OR=7.73,P=0.0289)、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OR=5.94,P=0.0000)、粒细胞缺乏症(OR=4.54,P=0.0001)及重度贫血(OR=4.77,P=0.0005)是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血液肿瘤(OR=24.24,P=0.000)、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使用(OR=2.66,P=0.043)是院内真菌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非白色念珠菌感染(OR=4.08,P=0.034)、重度贫血(OR=4.58,P=0.009)及较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P=0.010)抗真菌治疗效果较差.结论 血液肿瘤史、化疗及应用氟达拉滨史、较长时间应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粒细胞缺乏症、重度贫血是住院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血液肿瘤、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使用是发生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重度贫血、较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和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患者抗真菌疗效相对欠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伊达比星(idarubicin,IDA)、替尼泊苷(teniposide,Vm26)、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分别联合甲氨喋呤(methotrexate,MTX)及单用MTX作为一线化疗方案治疗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共纳入68例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 DLBCL)患者,收集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使用χ2检验、Kaplan Meier法等统计学方法,比较MTX单用及分别联合IDA、Vm26或R 4个治疗组的缓解率、总体反应率、无失败生存期等预后指标。结果 单用MTX组共20例患者,4次化疗后,7例达到了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4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无失败生存期(failure free survival,FFS)为15个月。MTX+IDA组共22例患者,15例达到CR,2例PR,FFS为30个月。MTX+Vm26组共20例患者,10例CR,7例PR,FFS为20个月。MTX+R组共6例患者,4例CR。FFS为12个月。结论 MTX+IDA治疗CNS DLBCL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单用MTX。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b值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multi-b-value 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eDWI-MRI)参数及临床特征在老年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白血病干细胞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干细胞被认为是白血病克隆的来源,根除白血病干细胞为治愈白血病提供了可能。NFκB在白血病干细胞上高表达,通过蛋白酶体抑制剂MG123、硼替佐米等抑制其活性,配合蒽环类化疗药物可以有效杀灭白血病干细胞。白血病干细胞特异表面抗原CD33、C型凝聚素样分子1、CD96和IL3受体等均可作为治疗靶点,其中包括应用单克隆抗体或配体结合细胞毒药物的靶向杀灭作用、单克隆抗体的诱导分化作用等。阻断白血病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相互作用亦是有效减少白血病克隆的手段。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干细胞的BCR-ABL酪氨酸激酶等通路已有多种药物投入临床试验,其中一部分已经获得较好的疗效。特殊化合物如小白菊内酯亦对白血病干细胞具有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血浆microRNAs(miR-21和miR-222)表达水平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1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新诊断的PCNSL患者4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qRT-PCR检测首次化疗前患者外周血标本中血浆miR-21及miR-222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44.47个月。取中位表达水平为截断值将全部病例分为miR-21及miR-222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miR-21高表达组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22.63个月,显著高于miR-21低表达组(15.50个月,P=0.049);两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明显差异。miR-222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患者在PFS与OS上均无显著差异。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浆miR-21表达水平、ECOG体能评分(performance status,PS)、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以及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 methotrexate,HDMTX)联合替尼泊苷(teniposide,Vm26)化疗方案与PFS相关。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血浆miR-21、ECOGPS评分以及LDH水平是影响PCNSL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HD-MTX联合Vm26化疗方案有助于改善PCNSL患者的PFS,血浆miR-21高水平的患者具有更好的PFS。  相似文献   
7.
 目的  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 methotrexate,HD-MTX)联合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与单用HD-MTX治疗初发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效果的评价。方法  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就诊的初发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的队列研究,对于接受HD-MTX联合R及单用HD-MTX治疗的患者进行疗效和预后的生存分析。结果  共有73例患者纳入研究,HD-MTX+R组38例,HD-MTX组35例。HD-MTX+R组患者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率为84%,HD-MTX组患者的CR率为83% (P=0.878)。HD-MTX+R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53个月,HD-MTX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7个月(P=0.047)。HD-MTX+R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44个月,HD-MTX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7个月(P=0.02)。两组患者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D-MTX+R组与HD-MTX组相比CR率相似,但是加用R有利于延长PCNSL患者的OS和PFS,且加用R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比较脑脊液髓样分化因子88L265P(MyD88L265P)突变和白细胞介素10(IL-10)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经手术或定位穿刺病理确诊的39例初发PCNSL患者(男18例,女21例,年龄40~73岁)的病例资料、脑脊液检测(包括细胞学、细胞计数、蛋白及IL-10)及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微滴式数字PCR检测39例石蜡组织和35例脑脊液标本中MyD88L265P基因突变。针对可能与PCNSL的首次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和生存期相关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用Log-rank检验对不同分类因素组别进行比较,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39例PCNSL患者年龄59(53,65)岁,30.8%(12/39)的患者在初诊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眼内受累。组织MyD88L265P突变率为74.4%(29/39),脑脊液MyD88L265P突变率为40.0%(14/35),组织、脑脊液同时检测到该突变率为51.9%(14/27),单因素分析显示眼内累及、脑脊液高IL-10(≥45 pg/ml)及脑脊液MyD88L265P突变具有更短的PFS时间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内累及患者较其未累及者具有更短的生存期,2组患者均未达到中位生存期,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R=6.5,95%CI 1.7~47.3,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眼内累及(HR=2.4,95%CI 1.3~7.8,P<0.05)和脑脊液MyD88L265P突变(HR=2.1,95%CI 1.1~5.7,P<0.05)是患者PFS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CNSL患者中出现眼内累及和脑脊液MyD88L265P突变提示预后不良的因素,脑脊液IL-10水平与其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AP1与TET2蛋白在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患者骨髓中的表达及其与CMML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3年9月至2007年5月上海市中美联合白血病协作组确诊的41例成年CMML患者现存的骨髓石蜡标本,采取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重新检测BAP1和TET2蛋白表达,同时收集同期确诊的40例成年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AMML)患者和20例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现存的骨髓石蜡标本作为对照,采用相同方法检测TET2和BAP1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41例CMML患者的临床资料,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BAP1和TET2蛋白表达间的关系,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41例CMML患者中,BAP1阳性表达率为31.7%(13/41),其中CMML-1型患者为28.6%(8/28),CMML-2型为38.5%(5/13);TET2阳性表达率为41.5%(17/41),其中CMML-1型患者为39.3%(11/28),CMML-2型患者为46.2%(6/13)。40例AMML患者中,BAP1阳性表达率为32.5%(13/40),TET2阳性表达率为35.0%(14/40)。20例IDA患者中,BAP1阳性表达率为5.0%(1/20),TET2无阳性表达。CMML-1型和CMML-2型患者间BAP1和TET2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40,P=0.53;χ^2=0.17,P=0.68)。CMML与AMML患者间BAP1和TET2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4;χ^2=0.36,P=0.64)。血液系统肿瘤性疾病(CMML+AMML)和血液系统非肿瘤性疾病(IDA)间BAP1和TET2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01,P<0.05;χ^2=11.04,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AP1和TET2表达之间无相关性(r=0.35,P=0.27)。单因素分析显示,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 g/L)、单核细胞计数≥2.0×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5×10^9/L、染色体异常核型是CMML不良预后因素。BAP1和TET2表达均与CMML患者的预后无关(χ^2=0.28,P=0.600;χ^2=0.53,P=0.460)。结论BAP1及TET2蛋白在CMML患者中均有较高阳性表达率,但其表达均与患者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10.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ema,DLBCL)在形态学、临床表现及其治疗反应上都表现出异质性,明确DLBCL的预后影响因素有利于实施个体化治疗。根据免疫表型分组,DLBCL分为GCB组和非GCB组,GCB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非GCB组,其分组的准确性甚至优于基因检测;相关免疫表型如bcl2、 bcl6对于不同组的预后影响不同,利妥昔单抗的应用减少了细胞来源和相关免疫表型对于预后的不良影响。特定转录因子可以作为预后预测因子,如FOXP1阴性组预后好于阳性组、LMO2高表达的患者具有较高生存率等。抑制PI3K/AKT通路可使淋巴瘤细胞发生凋亡,且pAKT阴性组预后较阳性组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XP1)低表达组预后较好;而在GXP1低表达组中,ABC转运体MDR1低表达组预后明显好于高表达组。此外,EB病毒感染、骨髓浸润的一致性、肿瘤大小、肿瘤血管形成均同预后有关,都有可能作为预后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