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7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06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7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1篇
  1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在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 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2015年1 月~2017年10月于我院行CABG治疗的94例冠心病患者,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对照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将麻醉诱导前、麻醉后、插管前、插管后及插管后5min设为T0、T1、T2、T3、T4,比较各时间点两组动脉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HR与SBP乘积(RPP)以及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结果 两组T0、T1、T2 HR、RP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观察组HR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T0、T1、T2DBP、SBP、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观察组DBP、SBP、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运用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能够降低插管后血压与心率,即减轻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及心肌耗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TCD)联合颈动脉超声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供临床参考。 方法 选取瑞安市人民医院2016年8月-2018年7月神经内科739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入院后1周内均给予TCD、颈动脉超声检查和头颈部CT血管造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并以头颈部CTA的检查结果作为最终诊断的参照。比较TCD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与头颈部CTA检查的阳性率,计算并比较联合检查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 结果 ①TCD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与头颈部CTA检查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53% vs. 51.69%,χ2=0.693,P=0.405);②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相对于头颈部CTA检查的阳性预测率为97.27%,阴性预测率为93.03%,灵敏度为93.19%,特异度为97.20%,准确率为95.13%,Kappa值为0.903。 结论 TCD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与头颈部CTA相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以CFP10/ESAT6融合蛋白为抗原的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技术在脊柱结核感染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科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科收治的疑似脊柱结核患者91例,根据临床和细菌性诊断结果分为脊柱结核组(n=52)和对照组(n=39)。采用ELISPOT试验检测脊柱结核组和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观察斑点形成细胞的数量。患者同时接受结核菌素(PPD)皮肤试验、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测、病灶病理学检查、抗酸杆菌涂片和病灶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析不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52例脊柱结核患者中共47例接受病灶活检穿刺病理检查,其中41例病理证实为结核。ELISPOT试验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7%、87.2%、89.6%和79.1%;PPD皮肤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5%、46.2%、60.4%和47.4%;血清抗结核抗体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5.8%、61.5%、65.9%和51.1%。在脊柱结核患者中,ELISPOT试验的阳性率显著高于PPD皮肤试验(82.7%比61.5%,χ2=5.786,P=0.016)和血清抗结核抗体试验(82.7%比55.8%,χ2=8.847,P=0.003),与病理学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7%比87.2%,χ2=0.396,P=0.529)。ELISPOT试验与病理学检查一致性较好(87.2%,κ=0.498,P=0.001)。结论以CFP10/ESAT6融合蛋白为抗原的ELISPOT法应用于脊柱结核诊断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脊柱结核感染辅助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3.0TMR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19名无窒息史的正常足月新生儿做为对照,对24例HIE患儿(轻度19例、中重度5例)进行常规MRI及DTI检查.选取双侧大脑脚、豆状核、内囊后肢前后部、丘脑、半卵圆中心层面额叶前后部、顶叶以及胼胝体膝部、压部为感兴趣区(ROI),分别测得分数各向异性(FA)、平均扩散系数(MD)、轴向扩散张量(λ//)、垂直扩散张量(λ⊥).采用ANOVA分析三组间不同部位各参数的变化.结果 轻度组胼胝体压部FA值及左侧大脑脚MD、λ//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中重度组皮质脊髓束走行区、胼胝体膝部及压部的FA、λ//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另外,中重度组左侧大脑脚λ⊥较对照组降低,而左侧内囊后肢前部、双侧内囊后肢后部λ⊥较对照组升高(p<0.01).结论 DTI更能反映不同程度HIE损伤后脑组织轴索、髓鞘细微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正>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最常用的一种微创手术,尽管其安全有效,但其并发症骨水泥渗漏也相对常见,尤其骨水泥渗漏引起的肺栓塞是其术后一种严重的、潜在致命风险的并发症[1~3],逐渐引起临床关注,但长期随访报道较少。我们治疗1例T12、L3、L4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发生无症状的骨水泥肺栓塞,经过7年随访,报道如下。患者女,60岁,因"跌倒导致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1  相似文献   
6.
舒明  王火平  胡笑蓉  黄左安  黄丹丹  王咖  张顺 《浙江医学》2015,37(16):1371-1374,1379
目的 研究肝硬化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后胆汁淤积的部分分子机制。方法 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15只,建立肝硬化、HIRI模型。A组为正常大鼠HIRI组,B组为肝硬化大鼠假手术组,C组为肝硬化大鼠HIRI组。每组大鼠肝门阻断时间为30min。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术后第1、3、5天的胆汁DBil、TBil含量,血清AST、ALT、TBil、DBil含量;Westernblot分析各组大鼠术后第1、3、5天胆盐输出泵(Bsep)、多耐药相关蛋白2(Mrp2)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Bsep蛋白的细胞亚定位。结果术后第1天,C组大鼠胆汁TBil、DBil含量均低于A组(均P<0.05);术后第3天,C组大鼠胆汁TBil、DBil含量均低于A组和B组(均P<0.05);术后第5天,3组大鼠胆汁TBil、DBil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大鼠术后第1、3天血清AST、ALT水平均高于A组,术后第1、3、5天血清TBil、DBil含量均高于A、B组(均P<0.05)。术后第1、3、5天,C组大鼠Bsep蛋白表达量均低于A组,术后第3、5天均低于B组(均P<0.05);C组Mrp2表达均低于A、B组(均P<0.05)。肝细胞Bsep蛋白明显向细胞质移位。结论与正常肝脏相比,硬化肝对缺血耐受能力差,HIRI后硬化肝的胆汁淤积情况更加严重。Bsep、Mrp2表达降低以及Bsep蛋白由细胞膜向细胞质移位的改变在硬化肝HIRI后胆汁淤积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肝移植术后中期血流动力学的规律,探讨其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以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进行肝移植手术的56例肝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按肝功能正常与否分为正常组(24例)和异常组(32例)。记录两组的一般资料及肝功能,并应用超声检测其肝移植术前及术后1、30、90 d的肝动脉峰值血流速度(HAP)、门静脉峰值血流速度(PVP)、门静脉灌注量(PVF)等,并计算肝动脉缓冲能力(BC)、校正BC等。对两组间肝脏血流动力学因素与肝功能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异常组中移植术后30 d的PVP、PVF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4、0.049),正常组中BC及校正BC明显高于异常组(P=0.048、0.011)。多因素分析显示校正BC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47),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05,灵敏度为0.652,特异度为0.750。结论肝移植术后30 d的PVP、PVF、BC及校正BC可能与肝功能异常有关,其中校正BC可作为诊断及干预肝功能异常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医证型与影像和体征的关系。【方法】纳入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7月10日入院治疗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析其中医证型与影像或体征的关系。【结果】(1)中医证型与影像关系:不同中医证型在突出节段、突出程度、MRI表现、Pfirrmann椎间盘分级和突出位置分型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当突出位于L4/5时,突出位置分型差异不显著(P0.05)。(2)中医证型与体征关系:不同中医证型对腰椎活动、直腿抬高试验有影响(OR0.5),但在不同中医证型中,其差异性并不显著(P0.05),且不同中医证型对其阳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亦不高[ROC曲线下的面积值(AUC)0.5]。【结论】本研究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部分空白,对临床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观察腹泻患者粪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并对其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4000例腹泻患者作为该次观察对象,并对其行粪便常规检验,观察并分析其检验结果。结果所有腹泻患者经粪便常规检验后,病原检出率为46.75%,其中检出细菌24.83%,病毒21.93%。结论对腹泻患者进行粪便常规临床检验,能有效检查其病原菌,进而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与传统钛板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单/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对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3月采用颈前路减压Zero-P与传统钛板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11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资料,其中Zero-P组(A组)65例,传统钛板组(B组)48例,A组再分为单节段组(n=44)和双节段组(n=21),B组再分为单节段组(n=28)和双节段组(n=20),4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手术节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4组的术前、末次随访时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e Association,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末次随访时评估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吞咽困难,并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评估术前、末次随访时的相邻椎体骨化情况,在颈椎MRI上应用椎间盘Pfirrmann分级评估术前、末次随访时的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情况。结果:单节段A组随访时间为18.0±7.9个月,单节段B组为15.8±8.8个月,双节段A组为14.8±6.4个月,双节段B组为15.8±8.2个月,4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手术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4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同节段A、B组间比较JOA评分改善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末次随访时同节段A、B组间比较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双节段B组末次随访时上、下相邻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术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其余3组末次随访时上、下相邻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术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双节段B组上、下相邻椎间隙高度显著低于双节段A组(P0.05),单节段A、B组末次随访时上、下相邻椎间隙高度无明显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相邻椎体骨化发生率单节段B组(32.14%)与单节段A组(6.82%)比较、双节段B组(40%)与双节段A组(9.52%)比较更高(P0.05)。根据Pfirrmann分级,双节段B组(30%)比双节段A组(4.76%)更容易发生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P0.05),单节段A、B组末次随访时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无明显差异(P0.05);B组中双节段(30%)比单节段(7.14%)更容易发生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P0.05),A组中单、双节段末次随访时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无明显差异(P0.05)。B组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均比A组高(P0.05)。结论:颈前路单/双节段减压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使用Zero-P与传统钛板内固定融合相比,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Zero-P可减少术后相邻节段退变,且在双节段比较中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