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7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67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通过数据库检索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扶正"治则的潜在机制。方法:从中医E百数据库检索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方剂,检索方式为"主治肠澼/久痢/痢疾",筛选所检索到的处方并进行药物种类、用药频次统计分析,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常用扶正药物。将选择后的扶正药物输入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检索所有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构建化合物-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通过Digsee数据库筛选溃疡性结肠炎相关靶点,构建疾病-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筛选两个网络图的核心靶点,利用DAVID工具对核心靶点进行富集分析。结果:数据库共检索到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方剂731首,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获得处方304首,中药220味,经用药频次统计后,以甘草、人参、白术为溃疡性结肠炎扶正治则的代表药物。基于药代动力学ADME参数对上述药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筛选和靶标预测,共得到136个蛋白靶点;将化合物-靶点、疾病-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合并,以"节点连接度""节点介度"和"节点紧密度"为评价标准,筛选共有靶点129个;对入选靶标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以P值筛选出前20条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具有作用。结论:扶正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的发挥是多靶点、多通路的整体效应,挖掘了溃疡性结肠炎扶正治则的潜在机制,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肝脏生化是临床常用的血清检查项目之一,肝功能异常多提示肝脏损伤,致病因素复杂,临床诊断不易。孙志广教授在治疗肝胆病证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认为气机失调、血行不畅是该病的病机关键,湿热、血瘀是重要的病理因素。治疗时强调理气、清热、活血的同时兼顾疾病特点,临证加减,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健脾消痰法治疗脾虚痰阻证结直肠腺瘤患者,观察其对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结直肠腺瘤复发率、结肠腺瘤性息肉蛋白(APC)、β-连接素(β-catenin)、磷酸酶基因(PTEN)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脾虚痰阻证结直肠腺瘤患者采取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在内镜下切除后不另做治疗,观察组在内镜下切除后给予健脾消痰汤治疗,28天为1个疗程,观察12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在症状、体征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便血、腹痛、腹胀、头重肢困、食少纳差、黏液便、排便不爽、脉象方面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结直肠腺瘤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APC、PTEN在肠黏膜的表达有明显提高(P<0.05),β-catenin明显下降(P<0.05)。结论:健脾消痰汤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减少结直肠腺瘤的复发,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结直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陈昺伃  严晶  孙志广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0):2222-2226
慢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主要病理表现为胰腺实质的慢性持续性炎性损害和纤维化。西医的治疗主要集中在胰酶制剂、胆囊收缩素拮抗剂、介入手术等等方式,中医药多途径多靶点的治疗方式可显著提高慢性胰腺炎临床治疗有效率。文章就慢性胰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进展及中药基础研究等情况做一系统综述,以期能对慢性胰腺炎的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pCMV6-Entryp62真核表达质粒,并将其转染至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通过抗生素筛选构建高表达p62的稳定细胞系。【方法】以293ET细胞cDNA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p62基因片段,双酶切扩增出的目的基因片段及pCMV6-Entry Vector空载体,将酶切后的片段进行连接,转化构建质粒,酶切及测序验证;将构建好的质粒转染入MCF-7细胞株中,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并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验证。【结果】酶切及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构建pCMV6-Entry p62真核表达质粒;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p62的MCF-7稳定细胞中p62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Western blotting检测Flag及p62蛋白表达显示,在转染p62的MCF-7稳定细胞检在62kd位置测到Flag阳性条带,对照组则没有阳性条带。在转染p62的MCF-7稳定细胞中p62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成功构建了pCMV6-Entryp62真核表达质粒,并成功建立高表达p62的MCF-7稳定细胞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汤联合西药在预防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江苏省中医院感染科2016年2月~9月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84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抗病毒(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疏肝健脾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细胞免疫功能、肝纤维化情况及肝脏硬度值(LSW)。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3.8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胁肋刺痛、倦怠乏力、胁下痞块、舌质暗等评分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_4、CD~+_4/CD~+_8显著高于对照组。CD~+_8 HA、LN、Ⅳ-C、PⅢP、LSW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汤联合西药能有效增强慢性乙肝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临床证候,减小肝脏硬度值,延缓肝纤维化的进程,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超声设备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许多过去难以进行的治疗,尤其是老年人钙化、闭锁的根管治疗变为可能。根管治疗的质量大大提高。本文就超声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做一综述。1超声设备的发展历史超声设备在牙科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953年,Catana〔1〕认为超声设备可以用于切割牙体组织。在当时,与高速手机相比其工作效率没有优势,因此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1955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学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因素主要包括防御机制削弱、胃排空延迟、食管感觉异常、攻击因子作用等;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方式主要包括:改变生活习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维持治疗等。传统医学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病位在脾胃,与肝胆关系密切。大黄黄连泻心汤多用于胃热攻冲型反流性食管炎,小陷胸汤多用于胆火上逆型反流性食管炎,四逆散可用于肝胃气滞型反流性食管炎,橘皮竹茹汤可用于胃虚有热型反流性食管炎,麦门冬汤多运用于胃阴不足型反流性食管炎,旋覆代赭汤可运用于痰浊阻滞、胃气上逆型反流性食管炎,旋覆花汤多运用于气滞血瘀型反流性食管炎,黄芪建中汤可运用于脾胃虚寒型反流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10.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日益升高,对患者及医疗系统造成沉重负担。西医治疗本病具有难根治、易复发、全身症状改变不明显等局限性,而祖国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指导思想对于本病治疗具有独特优势。孙志广教授行医三十余年,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一病颇有心得,在临证过程中发现本病多以脾虚为本,并见湿热,二者互为因果,导致疾病有迁延难愈、胶着难解、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特点。治疗上,孙教授认为健脾益气法与清热利湿法应同施同用,并以酸甘药物缓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之疼痛,因此形成了“健脾为本,固护中焦”“清热利湿,升清止泻”“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的治疗法则。参苓白术散、葛根芩连汤和芍药甘草汤是孙教授治疗本病证的常用底方。本研究对孙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热证)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并举验案一则,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