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9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8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癌毒病机理论是程海波教授团队创建的中医肿瘤创新病机理论,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指导恶性肿瘤的临床辨治,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癌毒是导致恶性肿瘤的一类特异性致病因子,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团队长期围绕癌毒病机的科学内涵开展研究,通过探讨癌毒病机理论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癌毒病机与肿瘤微环境中的特异性致病物质的相关性,提出癌毒的科学内涵是肿瘤微环境中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一类特异性致病物质,炎症因子、乳酸、血管生成因子、免疫抑制因子、外泌体非编码RNA等可能是癌毒病机的生物学基础。结合现代肿瘤学研究进展,诠释癌毒病机的科学内涵,为进一步推广癌毒病机理论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程海波教授团队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创建了癌毒病机理论。近年来,为推广癌毒病机理论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构建中医肿瘤癌毒病机辨治体系。提出癌毒病机辨证要点首辨特异性病邪:癌毒,重在辨癌毒的致病特性、兼夹病邪、致病部位、邪气盛衰;其次辨非特异性病邪:郁、风、寒、热、湿、痰、瘀等;最后辨正虚,主要辨脏腑的虚损、气血阴阳的亏虚。提出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为“邪毒蕴结、正气亏虚”,治疗原则为“祛邪解毒、扶正固本”。祛邪即为祛邪复衡,主要包括理气、祛风、散寒、清热、祛湿、化痰、祛瘀法等;解毒即为抗癌解毒,主要包括理气解毒、化痰解毒、祛瘀解毒、祛湿解毒、清热解毒、祛风解毒、温阳解毒、以毒攻毒等八法;扶正固本主要包括益气、养阴、补血、温阳法和调补脏腑法。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的构建,通过提出以癌毒病机为核心辨证分型,解决目前中医肿瘤按病种辨证分型繁杂难以掌握的难题;提出癌毒病机临床辨识的四个要点,实现癌毒辨识诊疗技术瓶颈的突破;提出抗癌解毒法的学术内涵,形成抗癌解毒八法;提出抗癌解毒中药分类,推动中医肿瘤辨治的临床精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参葵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20例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参葵通脉颗粒,对照组加服参葵通脉颗粒安慰剂,均每次1袋,每日2次,共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生活质量积分、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检测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浓度,并判定心功能分级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心功能分级疗效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为80.32%;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2.90%,对照组为61.94%,治疗组心功能分级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LVEF、NO显著增加,NT-pro BNP、LVDs、LVDd、生活质量积分、AngⅡ、TNF-α、MDA显著降低(P0.05),且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葵通脉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调控患者神经内分泌紊乱与心肌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癌前病变主要包括结直肠腺瘤与炎症性肠病。对结直肠癌前病变的中医理论进行探讨分析,提出其病因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侵袭、禀赋不足;基本病机为脾虚不健,湿浊瘀毒阻滞肠道;主要病理因素为癌毒、湿浊、瘀血;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原则,以益气健脾为要,解毒化湿祛瘀并举。结直肠癌前病变的类型不同则病理因素与治疗亦各有偏重。腺瘤多以癌毒兼夹瘀血为主,尤重祛瘀散积;炎症性肠病多以癌毒兼夹湿浊为主,尤重化湿泄浊。  相似文献   
5.
现代人体检测仪器大量使用后,人体检测指标异常的出现对中医传统辨治理论体系、疗效评价、治疗诉求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冲击,导致中医学对现代检测指标的认知、治疗、疗效评价产生一些系列问题。因此,对现代人体检测指标异常进行系统而规范的中医辨治研究,探讨其中蕴含的病因病机信息,使之成为辨证依据、治疗靶的,进而指导中医临床处方与疗效评价,最终将现代人体检测指标植入中医辨治体系之中,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途径。对现代人体检测指标的异常进行中医辨治学研究,可以丰富临床资料,拓展辨治范围,强化疾病防治,准确了解病情,加深病机认识,辅助中医诊断,彰显中医疗效,促进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肝硬化湿热瘀毒郁结复合病机理论的科学内涵与临床应用,认为湿热瘀毒复合病机是肝硬化进程演化中的核心病机,瘀热是肝硬化湿热瘀毒郁结复合病机中的关键环节。并对肝硬化湿热瘀毒郁结复合病机的现代医学病理生物学基础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清化湿热瘀毒法辨治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临床思路,揭示了清化湿热瘀毒法对肝硬化形成和加重过程中免疫及炎症反应网络的多环节调控作用机理,为中医病机理论的创新研究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清肝解毒注射液对实验性急性肝衰竭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四组:清肝解毒针组,肝细胞生长因子组;生理盐水组;空白组。前三组用D-氨基半乳糖腹腔注射2h后,分别给予相应物治疗,1次/d,连续10d后,处死大鼠,采血,进行红细胞免疫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补体测定。结果:清肝解毒注射液能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过强的体液免疫,用效阻断补体系C3途径的激活,使补体合成增加。结论:清肝解毒注射液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减少或防止肝细胞的大胆坏死,对急性肝衰竭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凉血通瘀口服液对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凉血通瘀口服液治疗32例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瘀热阻窍证患者,以应用西医内科综合疗法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观察患者主要症状、体征、脑血肿、脑水肿、神经系统体征总积分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应用凉血通瘀口服液的治疗组临床愈显率为62.5%,总有效率为96.9%,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21.9%、81.2%(P<0.01和P<0.05)。治疗组治疗后7 d意识障碍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9%比58.3%,P<0.05);两组治疗后脑出血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治疗组(2.83±4.19)m l比(19.22±13.39)m l,对照组(4.46±4.01)m l比(19.16±9.82)m l,P均<0.01〕,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脑水肿分级改善程度(A级19例比11例)、神经系统体征总积分减少〔(5.69±5.10)分比(10.56±8.51)分〕,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凉血通瘀口服液具有促进脑内血肿的吸收、减轻继发性脑水肿、促进意识恢复、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等综合作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紫七软肝片对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纤维化湿热瘀毒证模型作用的动态影响。方法:采用复合因素(CCl4+高脂饮食+酒精)干预大鼠,分正常组、模型组、紫七软肝片治疗组和秋水仙碱对照组,分别观察第4周和8周大鼠肝纤维化相关指征的变化,检测其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ⅢP)以及采用肝组织免疫组化检测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动态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从4周和8周末HA、LN、PⅢP以及TGF-β1和TIMP-1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并呈现动态加重的过程,而紫七软肝片和秋水仙碱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紫七软肝片的作用更为明显(P〈0.05或P〈0.0l)。结论:抑制纤维组织增生、拮抗TGF-β1和TIMP-1表达等是紫七软肝片有效防治肝纤维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