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8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症状复杂,易复发,逐渐受到临床重视。中医药治疗GERD具有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等优势,临床疗效良好。本文从GERD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进展、中医药作用机制三方面进行归纳,以为临床诊治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上消化道重建术后的患者常因解剖结构改变而使标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操作难度显著增大甚至无法完成。治疗性内镜超声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外科术后患者提供了微创胆管引流的新选择。本文报道1例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病例,因内镜无法到达十二指肠乳头导致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失败,在内镜超声引导下行经空肠胆管穿刺引流术,取得了满意的引流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大黄联合谷氨酰胺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功能及肠道屏障功能的防治作用。方法: 1、分组: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肝衰竭模型组20只,对照组20只,大黄联合谷氨酰胺(Gln)组(用药防治组)20只。2、造模:采用腹腔注射法,用D-氨基半乳糖(GalN)对肝衰竭模型组、用药防治组大鼠进行急性肝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AHF)造模。3、给药:造模前两天,分别给肝衰竭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予生理盐水灌胃,用药防治组大鼠予大黄煎液和Gln溶液灌胃。4、标本处理及检测:首先,造模后连续4天监测大鼠肝功能,并于96h后对大鼠进行处死,同时对大鼠肝脏炎症的病理变化进行评分;最后,观察大鼠血清中和肠组织中的二胺氧化酶(DAO)水平。结果:用药防治组及对照组大鼠24h、48h、72h的肝功能水平明显优于肝衰竭模型组(P<0.05)。用药防治组及对照组大鼠中肝脏炎症的评分明显低于肝衰竭模型组(p<0.01)。用药防治组及对照组大鼠中的血清DAO水平明显低于肝衰竭模型组(p<0.01);用药防治组及对照组大鼠中的肠组织DAO水平明显高于肝衰竭模型组(p<0.01)。结论: 大黄能护肝降酶退黄,改善肠道微循环;Gln具有保护肝脏、维持肠道屏障功能等作用。大黄联合Gln能降低AHF大鼠死亡率,对AHF大鼠肠道功能紊乱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s)是新近发现的一类固有免疫细胞群,在上皮细胞源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5、IL-33、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及脂质递质等的刺激下可产生IL-5、IL-13等Th2型细胞因子,促进气道嗜酸粒细胞性炎症的发生。近年来,对于ILC2s介导的2型免疫应答在哮喘发病过程中作用方面所取得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就ILC2s及其在哮喘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扎实的文献依据与理论支持探析、综论化纤方系列方与艾灸阻抑肺纤维化的治疗效应及其生物学机制,为中医药(含针灸)介入难治性重大病种肺纤维化治疗的下一步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思辨性科学研究方法追溯相关历史文献,搜索相关现代研究报道,总结本研究团队多年来的前期系列研究成果,并加以整理、类分、提炼、综述,把握其主要的科学精髓。结论:化纤系列方与艾灸阻抑肺纤维化的效应机制在中医传统原创理论中及现代科学分子水平上均已做不同视角的探索,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其分子机制将更加明晰。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ICU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预后并加以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中心ICU经细菌培养鉴定为肺炎克雷伯菌菌株82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将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患者47例经药敏试验分耐碳青霉烯类患者组和非耐药组,对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入住ICU天数、使用呼吸机天数进行分析.结果 从痰中分离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居首位,占54.88%,其余依次为引流液19.51%、血液15.85%、胆汁3.66%、伤口分泌物2.44%、深静脉导管尖端2.44%、穿刺液1.22%;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4.88%、52.44%;与非耐药组比较,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预后差、病死率高,达到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住ICU天数延长(74.14±64.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机使用天数延长(61.8±73.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中耐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预后差,病死率高,入住ICU天数及呼吸机使用天数明显延长;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药物的使用,及时有效地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尽早发现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情况,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c-Met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7对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食管鳞状细胞癌及配对的癌旁组织标本,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组织中c-Met的表达情况。结果 c-Met主要表达于细胞膜,表现为胞膜呈棕黄色染色。87例食管鳞癌组织中有29例(33.3%)呈阳性表达。配对癌旁组织中未见c-Met表达。c-Met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分期(tumor-node-metastasis,TNM)存在显著相关性(分别为P=0.017,P=0.000,P=0.000),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大小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Met在部分食管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存在显著相关性,c-Met的高表达可以作为高侵袭性食管鳞癌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刘春涛  余阗  包郁 《中国医刊》2001,36(2):29-30
哮喘患者若症状控制不良,常频繁就诊、住院,甚可引起死亡,据统计,美国1980~1989年间哮喘死亡率增长了50%。故近年提出致死性哮喘(Fatal或lifethreateningasthma)的概念,其中又包括濒于致死性哮喘(Nearfatalasthma)和突发致死性哮喘(Suddenonsetfatalasthma,SFA)。我国目前尚缺乏对哮喘发病状况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哮喘死亡相关因素的数据甚少。我们通过对本院近3年收治的重症哮喘病例,尤其是死亡病例的回顾性分析,试图了解此种特殊类型哮喘的临床特点与防治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芪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机械通气、内环境纠正、吸痰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颗粒,疗程2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症状控制情况、血气指标(PaO2、PaCO2、PaO2/FiO2、SaO2)、肺功能指标(FEV1、FVC)、炎症因子(CRP、PCT、IL?6、TNF?α、IL?17)、免疫功能指标(CD4+、CD8+、NK细胞总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VAP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PaCO2、炎症因子、CD8+低于对照组(P<0.05),症状控制情况更优(P<0.05),PaO2、PaO2/FiO2、肺功能指标、CD4+、NK细胞总数更高(P<0.05)。2组拔管失败率、气管切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提高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疗效,其机制为增强机体免疫力,减轻炎症反应,控制肺感染,改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降低VAP风险,从而促进病情转归,加速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健康人体对国产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G-CSF)注射液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健康志愿者30例随机分入单次给药组。单次给药分别皮下注射PEG-G-CSF注射液15、30、50、60、75μg/kg,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压等指标;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结果50μg/kg组10例志愿者中1例出现一过性轻度头晕;75μg/kg组有6例志愿者用药后均出现一过性轻度的头晕和骨痛,其中1例志愿者出现一过性高热,2例志愿者出现一过性轻度腹泻,但试验结束时复查均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异常。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健康受试者对PEG-G-CSF注射液的最大耐受剂量为60μg/kg,在此范围内使用安全性和耐受性好,并能明显刺激中性粒细胞和CD34 细胞增加。II期临床研究推荐剂量为皮下注射60μg/kg,每化疗周期给药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