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侧柱支撑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9月本科治疗的62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男28例,女34例。年龄61~75岁。骨折类型采用Neer分型:2部分骨折13例,3部分骨折29例,4部分骨折20例。均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内固定,术中注意恢复肱骨近端内侧柱的有效支撑重建,术后第1、3、6、9、12个月定期门诊随访并摄X线片,通过测量骨折愈合后肱骨头的内翻角度、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相关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综合判断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骨折均骨性愈合,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优良率为79%,平均分82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为(2.8±2.2)分,术后肱骨头内翻角度平均为(4.5°±3.1°),且肱骨头内翻角度≥10°的患者4例(6.4%)。术后共8例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12.9%),分别为脂肪液化、螺钉松动、肩关节僵硬、螺钉穿入盂肱关节间隙和肱骨头无菌性坏死各1例(各占1.6%),肩峰撞击2例(3.2%),1例患者同时合并肩峰撞击与螺钉穿入肱盂关节间隙(1.6%)。所有病例均无重要神经血管损伤、排异反应、内置物断裂、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锁定钢板对肱骨近端骨折的张力侧固定作用,结合内侧柱有效支撑重建可以较好地恢复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后的力学稳定性,减少术后肱骨头内翻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后踝是维持踝关节整体稳定性的重要结构,后踝骨折预后不良将导致踝关节稳定性丧失和继发性创伤性踝关节炎的发生,有关后踝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已受到学者的重视.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众多,该文就目前国内外有关后踝骨折的解剖和生物力学、受伤机制、诊断、治疗及术后康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希望为后踝骨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背景:有关肩锁关节脱位治疗的报道很多,虽然采用的手术方式和固定材料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可分为两大类,即肩锁固定和喙锁固定。究竟何种方式疗效更佳,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比肩锁固定和喙锁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50年1月至2011年10月)、EMBASE(1966年1月至2011年10月)、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年1月至2011年10月)、万方数据库(1982年1月至2011年10月)及中国知网数据库(1979年1月至2011年10月)中有关比较肩锁固定和喙锁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文中所述纳入标准搜集后进行对比,利用RevMan5.0软件进行异质性分析及Meta分析,绘制森林图。结果与结论:共9篇文章(473例患者,473侧肩锁关节)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肩锁固定与喙锁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固定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者在固定后上肢肌力、肩关节活动度、固定后再次脱位率等指标变化上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因此临床上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不强求采用肩锁固定或是喙锁固定,可根据患者病情、所在医院的条件及术者对不同手术方法的熟悉程度等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床旁超声测量眼球横径与视神经鞘直径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接诊的175例脑出血患者,其中男性119例,女性56例;年龄25~79岁,平均年龄64.35岁(标准差7.76岁);根据发病30 d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基线情况、床旁超声测量眼球横径和视神经鞘直径,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眼球横径和视神经鞘直径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肿体积的关系,通过使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眼球横径和视神经鞘直径对预后不良的诊断效能。结果 根据发病30 d时GO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95例和预后不良组80例。预后不良组眼球横径小于预后良好组[(21.53±1.58) mm vs(22.61±1.42) mm],视神经鞘直径大于预后良好组[(5.96±0.67) mm vs (5.61±0.58)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脑出血患者APACHEⅡ评分...  相似文献   
5.
腰部肿瘤样钙质沉着症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样钙质沉着症(tumoral calcinosis,TC)是一种特发性软组织钙质沉着性疾病,多发生于大关节附近,但不累及关节滑膜,其病因不明,临床少见,发生于腰部的TC尤为罕见,国内少见报道。本科2011年1月收治1例,现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浮肩损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总结浮肩损伤(floating shoulder injury,FSI)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1993年1月-2004年9月收治浮肩损伤患者8例,除2例行锁骨固定带固定外,其余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行锁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1例,同时行肩胛骨内固定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h~7d,平均3.5d,术后6个月对患肩功能进行Constant评分判定疗效,并对浮肩损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进行总结。结果6例患者经过6个月~3年(平均11个月)的随访,锁骨和肩胛骨骨折均愈合,肩关节活动范围无明显受限,但有2例患者在举重物时肩关节有轻度的疼痛,1例患侧上肢肌力较对侧稍减弱。术后6个月患肩功能Constant评分平均为93分。结论浮肩损伤多为高能量暴力所致的不稳定性肩胛带损伤,在治疗方案上尚存争议。但对移位明显的浮肩损伤以及有伴发伤的浮肩损伤进行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锁骨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锁骨的创伤非常常见 ,但锁骨疾病却比较少见。下面将锁骨相关的疾病作一简要介绍 ,以期给临床医生遇到此类疾病时提供参考。1 锁骨骨髓炎可参考拙作“锁骨骨髓炎的诊断和治疗 :附 4例报告和文献复习”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 0 0 1,8(8) :82 5~ 82 6 在此不再赘述。2 锁骨结核在所有的结核患者中骨与关节的结核约占 1%~ 3 % ,但锁骨结核较罕见。据不完全统计 ,自 1882年~ 1981年近 10 0年间 ,文献所报道的锁骨结核总数不超过 60例。 1981年吴钟秀等在国内首次报道了北京积水潭医院建院 2 3年间收治的5例锁骨结核的治疗结果 ,占同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2001年3月-2003年12月,对12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RockwoodⅢ型8例,Ⅳ型2例,Ⅴ型2例;脱位距就诊时间为2 h~5 d,平均2.5 d。结果术后10例获得3个月~2年随访,2例失访。术后肩锁关节位置恢复,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范围达160°~170°,2例在举重物时肩锁关节有轻度的疼痛,1例肩关节外展80°时肩锁关节开始疼痛,患侧上肢肌力较健侧稍减弱。肩关节功能按Constant标准评定为86~96分,平均92分。结论肩锁钩钢板内固定可恢复肩锁关节的解剖位置和微动特性,是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9.
锁骨骨折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锁骨是全身骨骼中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之一 ,虽然早在5千年前的古希腊和埃及的文献就有锁骨骨折的记载 ,但时至今日 ,锁骨骨折的许多看法仍存在争议。1 锁骨骨折的流行病学及损伤机制锁骨骨折约占全部骨折的 5 % ,占肩胛带损伤的 44 %。Robinson回顾性分析 6年中所收治的 10 0 0例单纯锁骨骨折后发现 :在超过 13岁的病人中 ,新发锁骨骨折的发病率为 2 9/10 0 0 0 0人 /年 ,最常见于 13~ 2 0岁之间的男性 ,常为参与体育活动所导致的损伤。Nordqvist等报告的瑞典Malmo市 1987年锁骨骨折的频率和分布显示 :锁骨骨折占所有骨折的 4% ,占所有…  相似文献   
10.
应用膀胱控制器重建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众多的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方法中,以Brindley等1976年创用并发展的应用膀胱控制器重建膀胱功能,即骶神经前根电刺激排尿(SARS)疗效最好,至1999年已应用约1200余例。膀胱控制器结合骶神经后根切断去传入除了可以增加膀胱的顺应性和贮尿容量,获得电刺激下可控制性排尿,还可以显著改善病人的排便功能,男性病人可获得电刺激下持续性的阴茎勃起,从而重建了性功能。我院骨科于1999年5月为1例T_(7-8)骨折脱位并完全性截瘫的女性病人施行了国内首例膀胱控制器植入术。术后获得电刺激下可控制性排尿,彻底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