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葵和银杏叶提取物(ECB761)对实验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并探讨可能机理。方法按体重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 EGB761组、模型 黄葵组;正常组一次性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ADR)制成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MCNS)模型;两治疗组于造模2周后开始用药,各组每2周测定24 h尿蛋白,实验8周末测定血清TP、Alb、总SOD、MDA含量;肾组织作光镜、电镜检查。结果(1)两治疗组尿蛋白量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模型组(P<0.01);(2)实验8周末,两治疗组血清TP、Alb升高幅度均显著大于模型组(P<0.01和P<0.05)。(3)两治疗组总SOD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MDA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黄葵和EGB761能显著降低MCNS模型大鼠的蛋白尿;其减轻尿蛋白的作用与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2.
B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是威胁骨髓移植(BMT)或器官移植病人生命的常见并发症,其临床症状各异,从自限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到弥漫性多克隆或寡克隆淋巴细胞增殖或发生淋巴瘤.宿主的免疫抑制是主要发病因素,去T或因严重GVHD接受抗CD_3抗体治疗的BMT受体更易发生。此综合征的发生率:HLA相合的BMT为0.23%~0.45%,HLA不合去T或不去T的BMT分别为8.7%~24.0%和1.4%,非亲缘性HLA相合者为3.6~10.0%.BMT病人发生本病其死亡率高达90.6%。其他器官移植者因自行停止免疫抑制治疗或用无环鸟苷、丙氧鸟苷(Ganciclowir)抗病毒治疗或少部分淋巴瘤病人因放、化疗可有40%病人带病生存。  相似文献   
3.
例 1 男性 ,42岁 ,工人。主因“头痛、恶心、呕吐 ,伴右侧肢体活动受限 4h”于 2 0 0 2年 4月 2 3日 2 0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1 0余年 ,否认下肢静脉血栓病史。经头颅CT诊为为左基底节区脑出血。入院后给予脱水降颅压、降血压、止血、营养脑细胞等对症治疗。病程中生命体征平稳 ,有时出现胸闷、喘憋症状 ,但查心电图未见异常 ,给予吸氧、镇静对症治疗后 ,症状缓解 ,临床未予重视。于 5月 7日再次出现胸闷、喘憋、上腹痛、腹胀、低热。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右室肥厚、扩张 ?与入院时心电图比较有明显改…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HS-GC-MS/MS)法测定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中微量的基因毒性杂质N-亚硝基二甲胺(NDMA)。方法 采用三重四极杆GC-MS/MS,Agilent VF-WAX ms(30 m×0.25 mm,1μm)色谱柱,载气:氦气;恒流模式1.0 mL·min-1;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230℃,顶空温度130℃;质谱采用电子轰击电离源(EI),电离能量为70 eV,离子源温度230℃,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MP)。进行专属性、系统适用性、检测限与定量限、线性与范围、准确度、精密度、溶液稳定性、耐用性考察。结果 NDMA与相邻色谱峰之间分离效果良好;NDMA在7.0~105.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3.5 ng·mL-1,定量限为7.0 ng·mL-1;NDMA低、中、高质量浓度(56、70、84 ng·mL-1)回收率为95.6%~109.3%,RSD为4.0%(n=9);重复性试验N...  相似文献   
5.
自抗结核药物有效地应用于临床以来,结核的发病率逐年减少,尤其是眼部结核更为罕见。作者近年来收治了4例黄斑部脉络膜结核,现复习资料,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 4例中,男1例,女3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46岁,最低视力FC/10cm,最高视力0.4;右眼发病1例,左眼3例,均为单眼发病;OT试验:2例强阳性,2例为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呼衰)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2年6月15日-2006年6月15日本院住院的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351例,将进行面罩NIPPV者作为治疗组,未进行NIPPV治疗者作为对照组,再按血气分析的结果将患者分为4个亚组.轻度呼衰:50 mm Hg(1 mm Hg=0.133 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65 mm Hg;中度呼衰:66 mm Hg≤PaCO2≤80 mm Hg;重度呼衰:81 mm Hg≤PaCO2≤95 mm Hg;极重度呼衰:≥96 mm Hg.观察各组治疗前及治疗3 d后血气分析结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插管率、病死率.结果 COPD伴不同程度Ⅱ型呼衰患者经NIPPV治疗后,其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aCO2则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重度和极重度呼衰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pH值、PaO2、PaC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程度呼衰患者治疗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插管率、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随呼衰程度加重,插管率、病死率均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 NIPPV对不同程度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7.
<正>色素性疾病是皮肤病中的常见病,其中以黄褐斑最为多见,发病率高达30%~70%不等[1]。黄褐斑俗称妊娠斑、肝斑,临床表现多见于面颊、前额和上唇部等呈不规则的棕色或浅灰棕色的色素沉着,以中青年女性多见[2]。由于黄褐斑发病机理未完全明确,同时具有顽固性和复发性的特点,故其治疗较困难,而且对疗效定量的分析和评价治疗效果的方法欠缺。本研究应用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中西医药物治疗黄褐斑,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膀胱癌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90%病理类型为膀胱尿路上皮癌,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约30多万人,约1/3的患者初次诊断时即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随着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技术不断提高,总体预后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5年生存率仍不到50%.新辅助化疗已成为国际上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热点,能有效减少膀胱癌术后复发与进展风险.目前,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Gemcitabine+ Cisplatin,GC)已逐渐成为临床新辅助化疗标准.现主要综述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介入导管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根据介入导管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介入导管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较多,主要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及心理社会压力因素。可通过相应的防护避免或减少对介入工作人员身心造成的危害。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护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肾近曲小管细胞(HK-2)对可溶性铀的内吞和外排情况,了解铀暴露后的细胞毒性效应。方法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铀染毒后细胞活性,分别在光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铀染毒后的变化;采用ICP-MS法测定细胞在不同时间对铀的内吞、外排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铀染毒后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HK-2细胞在铀暴露后出现剂量依赖性损伤,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细胞增殖受到了抑制;细胞内吞的铀含量在24 h内逐渐增加,同时铀的内吞量存在阈值,细胞表面结合的铀含量分数较低(<0.2%),细胞内吞的铀1 h内40%以上都会排出胞外;铀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会形成针样状沉淀(300μM);结论细胞在铀染毒后出现周期阻滞、凋亡和细胞活性下降,可溶性铀的内吞、外排过程非常迅速,细胞可将可溶性铀转化为无毒性的沉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