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7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THOR对宫颈癌C33A细胞生长的调控作用。方法 qRTPCR分别检测15对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和宫颈癌细胞系C33A、siHa、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细胞H8中的LncRNA THOR表达水平。在宫颈癌细胞系C33A中,siRNA沉默LncRNA THOR后利用CCK8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学实验检测细胞周期,使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变化。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15例组织中12例肿瘤组织LncRNA THOR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宫颈癌细胞系C33A、siHa中LncRNA THOR表达也明显高于宫颈鳞状上皮细胞H8细胞。在宫颈癌细胞系C33A中沉默LncRNA THOR后,CCK8结果显示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表现为细胞克隆明显减少。流式细胞学周期分析发现G0/G1期细胞比值增高。western blot实验显示周期蛋白cyclinD 1和cyclinE1在蛋白水平下降,p27和p21蛋白水平增高。结论 LncRNATHOR在宫颈癌中高表达,沉默LncRNA THOR可以抑制宫颈肿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抗胆碱能药物在临床应用历史悠久,最初被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目前,抗胆碱能药物作为重要的术前用药,其术前应用是保证临床麻醉安全实施的重要措施,在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抗胆碱能药物种类较多,作用机制不同,术前规范并合理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可防范麻醉及手术因素所致的风险,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提高围手术期麻醉管理质量。为进一步规范术前抗胆碱能药物使用,受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的委托,本专家共识邀请省内相关领域麻醉专家,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专家共识及指南,结合各中心术前应用抗胆碱能药物的临床实践经验,从抗胆碱能药物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及在围手术期的应用、麻醉前应用抗胆碱能药物的选择与考虑、抗胆碱能药物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对术前应用抗胆碱能药物的要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μ阿片受体(MOR)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及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Western blot(WB)及RT-q PCR检测乳腺癌细胞系MCF-7、BT-549、SKBR3、MDA-MB-231、BT-474、T47D中MOR的表达水平。在MDA-MB-231细胞中,慢病毒转染过表达MOR。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以及WB实验来研究MOR表达量改变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结果:WB及RT-q PCR结果示,MOR在MDA-MB-231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MCF-7、BT-549、SKBR3、BT-474、T47D。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示,过表达MOR后MDA-MB-231细胞愈合、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减弱。WB结果示,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的Smad2、p Smad2、MMP9、MMP2、N-cadherin表达量下调。结论:与MCF-7等低转移潜能细胞相比,MOR在高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中表达量低。过表达MOR后,MDA-MB-231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减弱。WB结果提示MOR对MDA-MB-231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可能与Smad2及其下游蛋白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全静脉麻醉下术中使用或不使用肌松药对脊柱手术中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的影响,探讨安全有效的神经电生理监测麻醉方案。方法选择拟行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择期脊柱手术病人40例,分为A、B两组。两组病人均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全凭静脉麻醉,A组病人术中使用小剂量阿曲库铵维持肌松,B组病人术中不使用肌松药。同时监测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评判脊髓功能。记录术中不同时间点两组病人的生命体征和SEP和MEP的波幅和潜伏期,同时记录经颅电刺激时病人是否出现剧烈体动和自主呼吸。比较两组病人术毕后麻醉苏醒时间和质量。结果两组病人不同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的SEP的波幅和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EP的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EP的波幅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在电刺激时均无自主呼吸和剧烈体动发生。结论术中不使用肌松药的全静脉麻醉方案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行神经电生理监测的脊柱手术,并且在电生理监测信号质量和术后苏醒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探讨DEX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DEX预处理1组(缺血前30 min腹腔给予DEX 20 μg/kg)及DEX预处理2组(缺血前30 min腹腔给予DEX 40 μg/kg)。缺血再灌注24 h后,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通过HE染色了解脑梗塞后脑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观察缺血后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结果: DEX预处理能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小大鼠梗死面积,减少缺血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阳性星形胶质细胞,降低GFAP表达水平。结论: DEX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先给予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Tr-kA)抑制剂IPTRK3对神经源性疼痛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坐骨神经部分结扎(partial sciaticnerve ligation,PSNL)模型,术前10 min单次腹腔给予IPTRK3 10 mg·kg-1,测定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小鼠的热痛觉过敏阈值(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和机械痛觉过敏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免疫印迹法测量左侧L4-5背根神经节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Fos蛋白在L4-5脊髓背角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sham)组相比,PSNL组小鼠出现明显热、机械痛觉过敏(P<0.05),背根节TRPV1蛋白表达及脊髓背角Fos蛋白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多(P<0.05)。与PSNL组相比,预先给予IPTRK3 10 mg·kg-1明显减轻小鼠热痛觉过敏,背根神经节TRPV1蛋白表达水平及脊髓背角Fos蛋白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降低(P<0.05),但仍明显高于sham组(P<0.05)。结论预先给予IPTRK3可以明显减轻神经源性疼痛症状,抑制背根神经节TRPV1及脊髓背角Fos蛋白的表达可能部分参与其早期迅速减轻伤害性刺激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7.
止痛药有三类张伯五十多岁,身体一直挺好。上个月开始,他感到右肩疼痛,胳膊痛得抬不起来,实在受不了才来医院就诊。检查后诊断为肩周炎,医生除了指导张伯进行物理治疗外,还开了止痛药给他。吃药后,张伯觉得肩膀不那么痛了,但他又害怕停药后肩膀疼痛会再度出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预处理对非体外偱环冠脉搭桥(OPCAB)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4例行OPCAB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预处理组(B组)和对照组(C组).测定术前、术毕及术后1 h、6 h、24 h、48 h血清cTnI水平.结果:各组内术后cTnI水平均明显增高(P < 0.05),B组术后cTnI水平显著低于C组(P < 0.05).结论:布托啡诺预处理可降低OPCAB患者的cTnI水平,具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吗啡暴露对大鼠前额叶皮质τ蛋白磷酸化及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成急性吗啡暴露组(M组)和对照组(C组)。M组单次腹腔注射吗啡(30 mg/kg),C组同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后2 h和24 h分别断头处死10只大鼠,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前额叶皮质τ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后处死的大鼠于注射后2、4及24 h分别行水迷宫实验。结果M组注射后2 h时平台寻找时间显著长于C组(P<0.01)。M组大鼠前额叶皮质τ蛋白Ser396和Thr231位点的磷酸化水平于注射后2 h时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急性吗啡暴露可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可逆性减退,前额叶皮质τ蛋白过度磷酸化可能与其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心肌肌钙蛋白I(cTnI)评价瑞芬太尼预处理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OPCAB)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4例行OPCAB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组)和对照组(C组).所有患者术前口服安定10mg,肌肉注射吗啡10mg、东莨菪碱0.3 mg,全麻诱导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8 mg/kg,依托咪酯0.1~0.3 mg/kg,芬太尼5~10 μg/kg,罗库溴铵1 mg/kg诱导,吸人1 MAC异氟醚,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0.8~2μ/ml;间断给予芬太尼5~10μg/kg,哌库溴铵0.05 mg/kg.R组:瑞芬太尼5 μg/kg溶于50 ml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后10 min恒速泵完.C组:泵注同等容量生理盐水.测定术前、术毕及术后1、6、24、48h血浆cTnI水平.结果 各组内术后cTnI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R组术后cTnI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预处理可降低OPCAB患者的cTnI水平,减轻心肌损伤.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cardiac troponin I (cTnI) levels in assessing myocardial protection by remifentanil precondition against myocardial. injury induced by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OPCAB). Methods Twenty-four patients undergoing OPCAB were randomized into control and remifentanil preconditioning group (n=12). All the patients received pretreatment with oral diazepam (10 mg), intramuscular morphine (10 mg) and hyosine (0.3 mg). General anesthesia was induced with midazolam (0.08 mg/kg), etomidate (0.1-0.3 mg/kg), fentanyl (5-10 (μg/kg), and rocuronium (1mg/kg), and maintained with isoflurane inhalation and propofol infusion. Intermittent fentanyl and pipecuronium were given intravenously, In remifentanil preconditioning group, remifentanil (5 μg/kg in 50 ml normal saline) was infused in 10 min after anesthesia induction, and only NS was administered in the control group. Blood samples were obtained before and at 0, 2, 6,24, and 48 h after the operation to determine serum cTnI evels. Results In both of the two groups, the cTnI level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the postoperative time points (0, 2, 6, 24, and 48 h) as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he operation (P<0.05). The cTnI levels of remifentanil preconditioning group were markedly decreased after the operation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Remifentanil preconditioning decreases the cTnI levels and reduces myocardial injury induced by OPCA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