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局部点压数字摄影在乳腺疾病X线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现今首选的检查方法仍为乳腺钼靶X线摄影。常规摄影时,由于部分占位病变可因腺体重叠显示不清。而局部点压数字摄影改善腺体重叠所造成的影响,使病变区域组织得到充分压迫,图像达到最优化,提高局部乳腺组织结构的清晰度。本研究旨在探讨局部点压数字摄影在显示乳腺疾病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低剂量多层面CT在肺内结节检出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低剂量多层面螺旋CT(LDCT)在肺内结节检出中的价值。方法 对 3 1例常规剂量多层面CT(SD CT)发现肺内结节的病人行LDCT检查 ,两者管电流分别为 15 0mAs和 2 5mAs。LDCT采用两种参数重建 ,LDCT 10mm :重建层厚和重建间隔均为 10mm ,LDCT 5mm :重建层厚和重建间隔均为 5mm ,并把三者对肺内结节检出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三者检出肺内结节总数无显著性差异 (H =0 .0 3 7,P >0 .0 5 ) ;三者检出肺内结节的诊断置信度总体无显著性差异 (H=4.0 7,P >0 .0 5 ) ;<3mm结节 ,LDCT 5mm的诊断置信度低于SDCT(t =2 .74,P <0 .0 5 ) ,而LDCT 10mm与SDCT无显著性差异。三者检出有伪影图像数分别为 0、75、2 75幅 ,有显著性差异 (χ2 =165 .71,P <0 .0 5 ) ;其中影响诊断图像数分别为 0、4、61幅 ,SDCT与LDCT 10mm无显著性差异 (P =0 .12 45 >0 .0 12 5 ,Fisher确切概率法 ) ,SDCT与LDCT 5mm、LDCT10mm与LDCT 5mm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χ2 =3 1.3 5 ,2 2 .2 5 ,P <0 .0 12 5 )。以SDCT结果为金标准 ,LDCT 10mm对肺内结节检出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64 %和 72 % ,LDCT 5mm分别为 67%和 69%。结论 LDCT ,尤其是LDCT 10mm完全可以替代SDCT进行肺内结节的检出 ,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4.
动态增强CT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动态增强CT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发现孤立性肺结节(SPN)并行动态增强CT扫描的临床病例42例,将病灶的强化形态分成无强化、环状强化、均匀强化和不均匀强化4种类型,测量增强前后各扫描时点病灶的CT值,并根据增强后CT增加值绘制动态曲线。结果:增强后肺癌组18例表现为均匀一致的强化,其中2例病灶内部见点状血管性强化,7例表现为不均匀强化;10例炎性结节8例表现为均匀强化,2例环状强化;7例结核瘤增强后5例无强化,2例表现为边缘壳样环状强化。增强后强化峰值在肺癌与结核瘤、炎性结节与结核瘤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1)。肺癌组曲线呈先缓慢后迅速上升-缓慢下降型,到达强化峰值的时间为39s;炎性结节呈迅速上升-缓慢下降-再上升型,到达强化峰值的时间为36s;结核瘤表现为平稳型曲线。结论:动态增强CT图像上SPN的强化方式、强化程度及动态曲线可以补充更多的鉴别诊断信息,对提高定性诊断的准确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术中内镜诊断小肠出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消化道出血中 ,小肠出血占 9% ,诊断较为困难[1] 。小肠镜检、放射性核素扫描、选择血管造影等方法 ,在许多基层医院应用也受限制。小肠出血大多需手术治疗 ,术中内镜检查仍是一种操作较简便 ,检出率高的方法。几年来 ,我们对17例小肠出血患者 ,应用术中内镜 ,检出出血原因和部位 ,报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 :17例因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 ,内科止血治疗 3d以上无效 ,经胃镜、结肠镜检查 ,排除了胃、十二指肠和结肠病变 ,经B超和腹部CT检查排除胆道和胰腺出血。男 11例 ,女 6例 ,年龄 2 5~ 74岁 ,平均年龄 (39± 5 )岁。2 .方法 :…  相似文献   
6.
尘肺的HRCT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尘肺的HRCT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尘肺病人行HRCT扫描,并对其HR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32例尘肺病人中,28例(87.5%)表现为淋巴管周围分布结节,结节直径2~5mm者24例(75%);29例(90.6%)显示散在、局灶小叶间隔增厚;23例(71.9%)可见间隔旁或瘢痕旁肺气肿改变;28例(87.5%)出现淋巴结增大,8例(25%)出现蛋壳状钙化;15例(46.9%)出现融合片影、块影,12例(37.5%)出现空洞,两者均以两肺上野偏后分布为主。结论 HRCT可以显示尘肺的细微病变,在尘肺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肺疾病中支气管动脉改变的多层螺旋CT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多层螺旋CT显示肺疾病所致支气管动脉改变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 71例病例行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 ,检测各病例支气管动脉。结果  71例病例中两侧支气管动脉均显示 5 3例 ,两侧均未显示 8例。只显示一侧支气管动脉 10例。左、右支总体显示率分别为 83 .10 %和 80 .2 8%。一侧同时显示 2支支气管动脉者 ,左侧 13例 ,右侧 12例 ,1例左侧同时显示 3支支气管动脉。全部资料中右侧支气管动脉共显示 69支 ,左侧支气管动脉共显示 74支。肺癌组、支扩组与其他各组支气管动脉内径均具有差异性 (P <0 .0 5 )。右肺癌时右侧支气管动脉内径比左侧粗 ,有统计学意义 (t =2 .885 5 ,P <0 .0 5 ) ;左肺癌时左侧支气管动脉内径比右侧粗 ,有统计学意义 (t =4.3 60 0 ,P <0 .0 5 )。结论 肺癌、支扩时支气管动脉均有一定程度扩张。肺癌病例的支气管动脉内径与病灶、淋巴结血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由于CT机器性能的不断改进和诊断经验的积累,目前对于直径1cm以上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不仅能作出正确的定位,而且有些可以作到定性以及良恶性的鉴别。本文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结合我们的诊断经验和文献报告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物理检查、超声、钼靶和MRI测量乳腺癌肿瘤大小的准确性。方法:2008年10月~2009年12月,49例浸润性乳腺癌,术前采用相关检查测出肿瘤最大径。限期手术,以手术切除新鲜标本测量肿瘤最大径为标准,比较各种方法测量肿物大小的准确性。结果:49例乳腺癌病理的最大径为1.0~4.0cm,平均直径(1.92±0.57)cm。MRI、超声、物理检查、钼靶测得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53、0.228、0.170、0.019。MRI标准误最小(0.085)。结论:本研究显示,MRI对乳腺癌原发肿瘤大小测量的准确度明显好于超声、物理检查和钼靶。MRI可为测量乳腺癌肿瘤大小提供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DWI评价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DWI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生物学特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7个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DWI数据,测量ADC值,评价并比较ADC值在不同腋窝淋巴结状态、组织学级别及分子学分型间的差异,并分析ADC值与腋窝淋巴结状态、组织学级别及分子学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淋巴结阳性病灶ADC值低于淋巴结阴性病灶(P=0.035),高级别乳腺癌ADC值低于中级别、低级别乳腺癌(P=0.021、0.002),ADC值在不同分子分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C值与组织学分级呈低度负相关(rs=-0.357,P=0.001),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分子分型呈弱的负相关(rs=-0.227,P=0.034;rs=-0.093,P<0.001)。结论 DWI能够反映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