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P21 ras蛋白表达状况,探讨其对恶性浆膜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新鲜浆膜腔积液离心后收集脱落细胞,取部分细胞涂片进行常规细胞学诊断,据此将积液分为良性与恶性两组.对余下脱落细胞作"标准化"处理,包括去除红细胞、多聚甲醛固定、调整细胞浓度、制备细胞涂片,然后进行P21 ras蛋白免疫化学染色(SP法).结果:共108例浆膜腔积液,恶性53例,良性55例.39例恶性积液P21 fas蛋白免疫化学染色阳性(73.6%),且多为强阳性或阳性;12例良性积液P21 ras蛋白染色阳性(21.8%),且多为弱阳性或阳性,两组间阳性率(χ2=29.02,P<0.001)及阳性强度(Uc=6.786,P<0.001)的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21 ras蛋白免疫化学染色诊断恶性积液的敏感度为73.6%,特异度为78.2%,诊断符合率达75.9%.结论:浆膜腔积液中脱落细胞P21 ras蛋白免疫化学染色在肿瘤细胞多为阳性,良性细胞多为阴性,对恶性体腔积液的诊断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血清LTA和CEA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肺癌相关抗原(LTA)与癌胚抗原(CE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乳胶凝集试验和电化学发光分别检测87例NSCLC和46例小细胞肺癌(SCLC)病人血清的LTA与CEA。结果所有正常对照者血清的LTA与CEA均阴性;NSCLC血清的LTA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SCLC与肺良性疾病(BLD)血清中的检出率(P均<0.005);NSCLC血清的CEA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BLD血清中的检出率(P<0.005),但与SCLC血清中的阳性检出率无差别(P>0.005);NSCLC血清LTA结合CEA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SCLC及BLD血清中的检出率(P<0.005)。结论LTA结合CEA检测在NSCLC的辅助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期激酶相关蛋白(Skp)2、p27两种蛋白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性,为深入研究肝细胞癌发生发展机制及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EnVision法检测80例肝细胞癌Skp2、p27表达情况,并比较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间关系。结果肝细胞癌Skp2和p2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细胞癌Skp2和p27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肝内转移密切相关。肝细胞癌Skp2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甲胎蛋白密切相关。肝细胞癌Skp2表达与p27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Skp2蛋白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有关,并可能是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标志物和新的肿瘤基因治疗靶点。肝细胞癌中p27阳性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P300/CBP相关因子(P300/CBP-associated factor,PCAF)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0例HCC及对应癌旁组织,运用RT-PCR、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CAF在肝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PCAF蛋白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人正常肝细胞LO2和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中PCAF蛋白的表达。结果:PCAF mRNA及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对应的癌旁组织(P=0.000);PCAF蛋白低表达与肿瘤肝内转移(rs=0.413,P=0.037)、门脉侵犯(rs=0.589,P=0.011)和高TNM分期(rs=0.513,P=0.029)相关;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中PCAF 蛋白的表达较正常肝细胞株LO2降低(P=0.000)。结论:肝癌细胞系及肝癌组织中PCAF表达下调,且PCAF的表达下调与肝癌的恶性病理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5.
靳文剑  张焜和  陈火国  罗庆丰 《重庆医学》2013,42(20):2361-2363
目的检测Eph受体酪氨酸激酶A2(EphA2)蛋白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2例HCC及对应癌旁组织,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phA2蛋白在HCC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EphA2蛋白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术后复发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EphA2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hA2蛋白在HCC中的高表达与肿瘤数目大于1、肿瘤包膜缺失、门脉侵犯和高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分析提示EphA2蛋白表达与HCC术后复发显著相关(P<0.05)。结论 HCC组织中EphA2蛋白表达上调,且其表达上调与HCC的恶性病理特征及术后复发相关,提示EphA2蛋白可能在HCC进展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索肺癌相关抗原(LTA)与癌胚抗原(CE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乳胶凝集试验和电化学发光分别检测87例NSCLC和46例小细胞肺癌(SCLC)病人血清的LTA与CEA.结果 所有正常对照者血清的LTA与CEA均阴性:NSCLC血清的LTA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SCLC与肺良性疾病(BLD)血清中的检出率(P均&lt;0.005);NSCIJC血清的CEA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BLD血清中的检出率(P&lt;0.005),但与SCLC血清中的阳性检出率无差别(P&gt;0.005);NSCLC血清LTA结合CEA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SCLC及BLD血清中的检出率(P&lt;0.005).结论 LTA结合CEA检测在NSCLC的辅助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 50例患者先后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金标准",比较CT冠状动脉成像的符合率,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结果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大于或等于50%的敏感性为98.6%,诊断狭窄程度小于50%的敏感性为87.0%,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特异性为92.5%,阴性预测值为97.7%。结论 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有很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cadherin和Calretin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良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5例胸腔积液,离心取脱落细胞行“标准化”处理后涂片,巴氏染色后进行常规细胞学诊断,采用第二代LAB-SA酶标法进行E-cadherin和Calretin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恶性积液E-cadherin染色阳性率为86.4%(19/22),良性积液为13.0%(3/23),且前者阳性强于后者;两组间染色阳性率及阳性强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诊断恶性积液的特异性为87.0%。良性积液Calretinin染色阳性率为95.7%(22/23),恶性积液为9.1%(2/22),且前者阳性程度强于后者;两组间染色阳性性率及阳性强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诊断良性积液的特异性为90.9%。两者联合检测对诊断良性与恶性积液的特异性均提高到100%。结论E-cadherin和Calretin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良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CT引导单侧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目的:评估CT引导经皮单侧椎弓根穿刺,骨水泥注入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对26例接受CT引导PVP治疗的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9例,女17例;年龄60~85岁,平均(67.50±6.76)岁;病程2~30d,平均(8.92±4.36)d。骨折部位累及35椎。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翻身、弯腰时加重),不能承重等。在CT引导下将穿刺针经皮单侧穿刺到病变椎体后,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3~5ml。术后应用抗生素3d预防感染,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及脊髓、神经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X线片测量治疗前后椎体前缘、中部、后缘高度变化并进行比较;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术前、术后48h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26例穿刺均成功,有6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未出现临床症状。1例患者出现骨水泥反应,给予5mg氟美松静滴、吸氧后缓解。2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4±1.6)个月。未发生神经损伤或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治疗后(48h)测定椎体前缘、中部、后壁高度较治疗前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治疗前为7.63±0.92,治疗48h后为3.00±1.09,末次随访时为2.38±1.17。治疗前与治疗后48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与治疗后48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单侧PVP具有增强椎体力度,稳定椎体的作用,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