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微丝聚合剂(Jasplakinolide,JSK)对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aquapor?鄄ins-4,AQP4)和K+通道蛋白4.1(potassium ion channel protein-4.1,Kir4.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并鉴定,采用浓度为0.05μg/ml、0.10μg/ml、0.20μg/ml、0.40μg/ml的JSK干预细胞2h。噻唑蓝比色法(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的变化和Real-time PCR法检测AQP4和Kir4.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0.05μg/ml、0.10μg/ml、0.20μg/ml和0.40μg/ml浓度的JSK在干预细胞2h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对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差异(P>0.05),各浓度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0.05μg/ml、0.10μg/ml和0.20μg/ml 浓度的JSK可以使得微丝空间结构发生重构,而0.40μg/ml浓度则使细胞微丝发生破坏。Real-time PCR检测显示,0.05μg/ml、0.10μg/ml、0.20μg/ml和0.40μg/ml浓度的JSK均能显著降低AQP4和Kir4.1基因的表达,并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0.05μg/ml、0.10μg/ml、0.20μg/ml和0.40μg/ml浓度间相比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0.05μg/ml、0.10μg/ml和0.20μg/ml浓度的JSK可使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微丝发生重构且可以下调AQP4和Kir4.1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行挽救性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6月至2016年8月,笔者科室收治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29例(股骨颈骨折1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9例,髋臼骨折5例)并行挽救性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22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7例),其中男13例,女16例;年龄52~82岁,平均(64.33±8.9)岁。内固定手术与挽救性髋关节置换术间隔时间1~47年,平均(7.18±12.23)年。结果 1例术后1年死于心脏疾病,1例末次随访时失访,其余2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20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前平均(41.93±14.47)分,末次随访时平均(88.80±2.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下肢短缩术前平均(2.17±1.18)cm,末次随访时平均(0.80±0.4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是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挽救措施。  相似文献   
4.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成骨分化潜能,移植入体内后可分化为骨、软骨、肌肉、脂肪、肝脏和神经等多种细胞。 目的:综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骨最新方法进展。 方法:分别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诱导分化”、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steoblast cells,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1995至2011年有关文章。纳入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文献。排除内容重复和缺乏原创性文献。保留34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适当的生长因子诱导下可以快速地向成骨细胞分化和增殖。在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需要特定的诱导条件、优良的诱导剂以及合适的剂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受许多自身调控因素(控制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和环境调控因素(分泌因素、细胞外基质,化学因素、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这些调控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5.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成骨分化潜能,移植入体内后可分化为骨、软骨、肌肉、脂肪、肝脏和神经等多种细胞。目的:综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骨最新方法进展。方法:分别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诱导分化”、“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osteoblast cells,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1995至2011年有关文章。纳入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文献。排除内容重复和缺乏原创性文献。保留34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适当的生长因子诱导下可以快速地向成骨细胞分化和增殖。在体外诱导骨髓问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需要特定的诱导条件、优良的诱导剂以及合适的剂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受许多自身调控因素(控制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和环境调控因素(分泌因素、细胞外基质,化学因素、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这些调控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细胞松弛素D(CytD)对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骨架重构,水通道蛋白(AQP)1、AQP4 及内向整流性钾通道4.1(Kir4.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加CytD 0.05 μg/ml、0.10 μg/ml、0.20 μg/ml、0.40μg/ml、0.80 μg/ml 和1.00 μg/ml 共培养2 h、12 h 和24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鬼笔环肽联合Hoechst 33342 套染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共培养2 h 后细胞骨架重构情况;RT-PCR法检测共培养2 h 时AQP1、AQP4 和Kir4.1 mRNA表达水平。结果细胞生存率随CytD 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减少。CytD 使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微丝发生解聚、弯曲,但极性未失。CytD 0.05μg/ml、0.10 μg/ml、0.20 μg/ml 和0.40 μg/ml 上调AQP1、AQP4 和Kir4.1 mRNA表达。结论适当浓度CytD可以重建星形胶质细胞骨架,上调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AQP1、AQP4和Kir4.1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神经毡蛋白-1(neuropilin-1, Nrp-1)及其受体脑信 号蛋白3A(semaphorin 3A,Sema3A)、VEGF在胫骨骨折愈合中的表达变化,探讨Nrp-1在神经损伤后病理性骨痂形成中 的作用机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192只,8~10周龄,体重220~250 g,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胫骨骨折组(F组)、 TBI组、TBI合并胫骨骨折组(TBI+F组),每组48只。每组术后3,5,7,14,21及28 d处死8只大鼠取材。对骨痂中的 Nrp-1行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印迹定位、定量检测,对Sema3A及VEGF行Western印迹定量检测。结果:免疫组织 化学显示Nrp-1在TBI+F组骨外膜成骨区域及软骨内成骨区域的软骨细胞中的表达较F组增高,尤其在术后7,14和21 d(均P<0.05);Nrp-1在F组新生骨小梁周围成骨细胞中的表达较TBI+F组高,尤其在术后14和21 d(均P<0.05);Western印 迹检测表明:Nrp-1,Sema3A和VEGF在TBI+F组、F组骨折愈合过程中表达趋势相同,但在各时间点TBI+F组Nrp-1表 达量高于F组,下降缓慢,尤其在术后14,21和28 d(均P<0.05),同时TBI+F组Sema3A/VEGF比率高于F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损伤后Nrp-1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呈异常表达,可能通过促进软骨细胞分化与增殖、阻止 神经纤维在软骨痂的长入、降低成骨细胞分化,参与神经损伤后病理性骨痂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人群椎体成形术(PVP)术后非手术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非手术椎体骨折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等,纳入198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关于中国人群PVP术后非手术椎体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的文献。纳入标准为公开发表且可提取有效数据的文献。排除标准为病理性骨折以及NOS文献质量评分6分的文献。2名研究员严格评价文献质量及提取文献资料。应用Revman 5.3软件统计分析提取的数据,研究指标有:性别、术前椎体骨折数量、未抗骨质疏松治疗、椎间盘骨水泥漏、BMI指数、后凸畸形矫正度、年龄、甲状旁腺素、骨密度(BMD)上述9项指标。结果:最后纳入15篇符合标准的文献,8篇中文文献,7篇英文文献,共包含3177例患者,发生PVP术后非手术椎体骨折58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中国人群PVP术后非手术椎体骨折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有:术前多个椎体骨折[OR=1.61,95%CI=(1.08,2.39),P0.05]、骨水泥漏入椎间盘[OR=2.44,95%CI=(1.32,4.51),P0.05]、术后未抗骨质疏松治疗[OR=3.47,95%CI=(2.36,5.09),P0.05]、女性[OR=1.36,95%CI=(1.06,1.75),P0.05]、高龄[WMD=0.86,95%CI=(0.10,1.62),P0.05]、低骨密度[WMD=-0.66,95%CI=(-1.09,-0.22),P0.05]、高甲状旁腺素[WMD=4.67,95%CI=(4.22,5.13),P0.05],而BMI指数[WMD=-0.13,95%CI=(-1.55,1.28),P0.05]、后凸畸形矫正度[WMD=1.92,95%CI=(-1.16,4.99),P0.05]与PVP术后非手术椎体骨折的发生率无关。结论:术前多个椎体骨折、骨水泥漏入椎间盘、术后未抗骨质疏松治疗、高龄、高甲状旁腺素、女性、低骨密度是国人PVP术后非手术椎体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脊柱血管瘤(vertebral hemangioma, VHs)是一种常见的脊柱良性肿瘤,大多无症状。只有0.9%~1.2%的侵袭性VHs由于骨膨胀、皮质侵蚀、向椎管内延伸、血流障碍、硬膜外出血导致脊髓、神经根压迫而引起神经症状。此外,脊柱血管瘤也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脊柱病理性骨折。本文报告了1例累及棘突多发胸椎血管瘤,且伴有相邻节段的椎体病理性骨折,并回顾总结已发表累及棘突的脊柱血管瘤的文献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随访10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5年6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螺钉钢丝内固定术治疗2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男3例,女17例,年龄43~76(57.80±8.05)岁。分别在术前,术后1、5、10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价膝关节疼痛、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16例获得随访,4例失访,随访时间9~11(10.0±0.8)年。VAS评分由术前的7.88±1.15降至术后1、5、10年的3.19±0.91、3.44±0.96、3.69±1.20,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SS临床评分由术前的61.94±5.74增加至术后1、5、10年的75.50±4.62、80.13±3.97、77.38±6.40,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SS功能评分由术前的62.81±13.03增加至术后1、5、10年的77.50±8.56、81.88±6.55、76.88±10.78,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无腓总神经损伤及截骨不愈合的并发症。结论: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螺钉钢丝内固定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具有较好效果,可以阻止或延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展,长期随访能达到与关节置换相当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