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原位肝脏移植供肝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分别用单纯UW液(模型组)或含乌司他丁(乌司他丁组)、HO-1诱导剂CoPP(CoPP组)、HO-1抑制剂ZnPP(ZnPP组)的UW液灌注切取的供体大鼠肝脏并保留灌注液1 h后,原位移植受体大鼠。移植后24 h取移植肝脏与受体大鼠血标本,行肝脏病理学检查及评分;分别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olt法检测肝组织HO-1 mRNA与蛋白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2和IL-10的含量。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乌司他丁组与CoPP组供肝的损伤明显减轻、Suzuki评分降低,而ZnPP组损伤加重、Suzuki评分升高(均P<0.05);乌司他丁组与CoPP组HO-1 mRNA与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而ZnPP组明显下调(均P<0.05);乌司他丁组与CoPP组大鼠血清中IL-2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升高,而ZnPP组IL-2水平明显升高、IL-10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 结论:乌司他丁可能通过上调移植大鼠肝脏的HO-1水平,减轻再灌注损伤、抑制排斥反应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4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依据肿瘤的部位、大小及周边浸润情况选择手术方式,术后根据患者肿瘤危险程度分级标准分为高、中、低危险期,针对性进行化疗.通过电话及门诊随访,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期间询问患者症状,行体格检查和血生化、胸部X线片、腹部CT等检查了解患者预后.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8月.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临床表现首发症状为反复黑便7例、右季肋区胀痛不适3例、无痛性右季肋区包块2例、急性大出血1例、黄疸1例.术前9例患者行腹部B超检查,其中4例腹腔占位性病变考虑来源于十二指肠区;14例患者行CT检查,其中9例提示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12例患者行内镜及EUS检查,其中11例提示十二指肠壁呈外压性改变或黏膜下隆起;11例患者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其中8例确诊为间质瘤.14例患者均达到根治性切除,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例,行局部手术7例(肿瘤局部切除+修补术2例、十二指肠肠段切除术4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例).术后发生胰瘘1例、胃瘫2例、吻合口瘘3例,均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7,高于行局部切除术患者的1/7(x2=4.667,P<0.05).术后肿瘤标本直径为2.5~ 10.0 cm,平均肿瘤直径为4.5 cm;其中<5.0 cm者10例,≥5.0 cm者4例,术中未发现肿大可疑的转移淋巴结,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转移均为阴性.病理诊断均为十二指肠间质瘤.核分裂象数:<5个/50个高倍视野者9例,≥5个/50个高倍视野且<10个/50个高倍视野者3例,≥10个/50个高倍视野者2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34阳性12例,CD117阳性13例,平滑肌肌动蛋白阴性14例.4例高危险期患者中,3例使用伊马替尼治疗,1例因为经济原因未使用伊马替尼;4例中危险期患者均使用伊马替尼治疗1年;6例低危险期患者中,3例使用伊马替尼治疗1年,3例未行辅助化疗.14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65个月,3例患者死亡.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与行局部切除术患者生存率分别为72%和8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38,P>0.05).结论 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结合B超、腹部CT、内镜及EUS检查是术前诊断十二指肠间质瘤的有效方法.手术切除是十二指肠间质瘤首选治疗方法.对于中、高危险期,肿瘤有种植转移可能的患者,术后应给予辅助化疗,首选伊马替尼,对于伊马替尼耐药的患者,可以考虑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等二线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在体外对胆囊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CCK-8法检测和厚朴酚对胆囊癌SGC-996细胞的抑制作用,并计算其半数抑制浓度(I_(50));用不同浓度和厚朴酚作用SGC-996细胞48 h后,分别用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克隆形成、凋亡与细胞周期情况,以及凋亡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和厚朴酚能明显抑制SGC-996细胞的生长,其24、48、72 h的I_(50)分别为34.66、23.20、18.87μmol/L。和厚朴酚处理后的SGC-996细胞克隆细胞团数减少,细胞的凋亡率与G0/G1期细胞百分比增加,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9、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表达升高、抗凋亡蛋白(Bcl-2、Bcl-2/Bax比值)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dk4、Cdk6)表达降低,且均呈明显的浓度依赖趋势(均P0.05)。结论:和厚朴酚在体外对胆囊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启动细胞凋亡内始式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并且通过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4.
Bim是Bcl-2家族成员,只具有一个BH3结构域,可以通过拮抗Bcl-2等抗凋亡因子的作用或直接与Bax等相互作用并共同转位到线粒体膜上引起细胞色素C释放而诱导凋亡。敲除Bim的小鼠表现出自身免疫病,提示Bim参与免疫系统的自我稳态调节。Bim的转录可以被FoxO3、Myb、E2F及TGF-beta等因子调控;而JNK对其某些特定位点的磷酸化对调节Bim的活性起着重要作用;同时,Erk1/2可以使Bim特定位点磷酸化后被蛋白酶体降解。Bim与自身免疫病、退行性疾病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都有密切的关系,因而,Bim在细胞凋亡中的基础研究必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与线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聚己内酯载5-氟尿嘧啶(5-FU)纳米粒子对人胆管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作用、安全性及机制。方法:超声乳化法制备载5-FU聚己内酯纳米粒子(5-FU-PCL-NP),观察空载纳米粒子的体外溶血及5-FU-PCL-NP的体外药物释放情况,检测5-FU-PLA-NP对人胆管癌细胞株Hccc-9810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结果:5-FU-PCL-NP成功合成,其载药率为15.1%,包封率为41.9%,溶血试验阴性,5-FU-PCL-NP体外释放5-FU缓慢,其72 h释放率为62.9%。与单纯5-FU比较,5-FU-PCL-NP对Hccc-981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增强,IC50明显降低[(1.32±0.12)μg/m L vs.(2.5±0.39)μg/m L],促Hccc-9810细胞凋亡作用明显增强(均P0.05)。空载纳米粒对Hccc-9810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载5-FU聚己内酯纳米粒子5-FU-PCL-NP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效应,可延长5-FU的作用时间窗,对胆管癌细胞有较好的体外杀伤作用,且生物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预后较差。研究显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bB2)表达的异常可能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故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观察ErbB2抑制剂吡咯替尼对胆囊癌细胞基本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的研究与临床引用提供理论与实验基础。方法:选择胆囊癌NOZ细胞与SGC-996细胞为研究对象,用CCK-8法检测吡咯替尼对两种胆囊癌细胞作用的时间与浓度效应;根据CCK-8实验结果,选择最适作用时间下吡咯替尼对两种细胞相应25%(IC25)、50%(IC50)、75%(IC75)抑制浓度为后续实验浓度,通过细胞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分析法以及Western blot法分析吡咯替尼对两种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凋亡以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吡咯替尼处理24、48、72 h对NOZ细胞与SGC-996细胞的IC50分别为11.5、3.6、1.4 μmol/L和5.5、5.2、2.4 μmol/L。选择采用作用48 h时各自的IC25、IC50、IC75吡咯替尼浓度(NOZ细胞:1、3.5、12 μmol/L;SGC-996细胞:2.5、5、10 μmol/L)作用后,两种胆囊癌细胞均表现为集落的形成明显减少、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减弱、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 9、cleaved-caspase 3、cleaved-PARP)明显表达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Bcl-2/Bax比值)表达明显下调,且以上变化均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均P<0.05)。结论:吡咯替尼在体外能够抑制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通过促进凋亡发挥了细胞杀伤作用,为胆囊癌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