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B)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94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于本院行常规体检无心血管疾病的5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以及观察组内不同程度血管病变患者血清PAB水平,并分析血清PAB水平与AMI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入院时PAB水平明显降低,GRACE评分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程度血管的病变的PAB水平单支组>双支组>三支组,而GRACE评分为单支组<双支组<三支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发生心血管事件136例,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相比其入院时PAB水平较高,GRACE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PAB水平与AMI病变程度(r=-0.202,P<0.05)、GRACE危险评分(r=-0.236,P<0.05)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均呈负相关(r=-0.211,P<0.05).[结论]AMI患者血清PAB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及其预后均具有相关性,可作为早期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王西辉  吴娟  解飞  贺鹏辉  张学丹 《广西医学》2016,(12):1651-1653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CSF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口服尼可地尔.评价各支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血清一氧化氮(NO)及血脂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支冠状动脉血流分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流计帧(TIMI-FC)、hs-CRP、ET-1、血清NO及TC、TG、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支冠状动脉TIMI-FC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支冠状动脉TIMI-F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ET-1、TC、TG、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N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ET-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CSF现象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脑钠肽的影响.方法 7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盐酸多巴酚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7 d后,两组脑钠肽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每搏输出量和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效果好,可明显下调血清脑钠肽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肌纤维化与心脏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自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50例冠心病患者,观察患者在PCI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血清Ⅰ、Ⅲ型前胶原(PCⅠ、PCⅢ)、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水平的变化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改善情况。【结果】PCI手术后,冠心病患者血清PCⅠ、PCⅢ、LN、HA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LVEF较术前明显增加,LVEDD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CI手术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纤维化及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5.
包茎和包皮过长合并症的整形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包茎和包皮过长合并症的分类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包茎和包皮过长合并症按照感染、发育不良、损伤、肿瘤等进行分类,根据分类不同,采用整形外科相关的方法予以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357例包茎和包皮过长合并症患者,分别利用手术、CO2激光、高频电刀等方法治疗,合并症临床治愈率达98%。结论:包茎和包皮过长合并症患者使用整形外科手术等相关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