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治疗前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PSC)CT图像分型,并分析其CT征象,为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PSC患者治疗前的CT图像,包括肿瘤的部位、范围、大小、密度、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按照肿瘤的部位由上及下分为Ⅰ~Ⅳ型,并根据肿瘤侵犯的范围从小到大分为a^d亚型。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PSC各亚型的占比,并对各亚型之间进行两两比较。采用R×C列联表精确概率检验比较分型和亚型肿瘤钙化的发生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对各分型和亚型肿瘤的大小和密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01例PSC中,Ⅰ~Ⅳ型的发生率分别为17.8%、30.7%、36.6%、14.9%,a^d亚型的占比分别为9.9%、25.7%、58.4%、5.9%。各亚型的占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c亚型明显高于a亚型(P=0.039),d亚型明显低于a亚型(P=0.036),其余各型之间无明显差异。各分型肿瘤内钙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3);各亚型肿瘤内钙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a^d亚型肿瘤钙化的比率逐渐增加。Ⅰ型肿瘤的左右径及上下径明显大于Ⅱ~Ⅳ型(P<0.05)。a亚型与b亚型肿瘤之间前后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b^d亚型之间前后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亚型肿瘤之间的左右径、上下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亚型径线最小,d亚型径线最大。结论101例PSC中,Ⅱ、Ⅲ型最多见,肿瘤较少累及第一骶骨;各亚型中,a型较少见,c亚型最多见,d亚型最少见。肿瘤的密度与分型无关,肿瘤内钙化与亚型有关。Ⅰ型肿瘤侵犯的范围较Ⅱ~Ⅳ型广泛,a^d亚型肿瘤的径线逐渐增大,CT分型有利于判断肿瘤的范围。PSC诊断延迟现象比较明显,但很少发生远处侵犯和转移。CT图像可对治疗前PSC分型,为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采用等渗低浓度碘对比剂碘克沙醇(270 mgI/ml)对兔脑CT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A组(碘海醇350 mgI/ml)和B组(碘克沙醇270 mgI/ml)。对两组实验兔行256层螺旋CT脑灌注扫描,由2名阅片者于CT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获取脑灌注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毛细血管通透率和灌注参数图,分析上矢状窦CT值、CNR和脑组织的SNR,按照4分法评价各组图像质量,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36只兔脑CT灌注扫描成功,A组20只,B组16只。两组兔CT脑灌注的灌注参数值CBF、CBV、MTT、TT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的毛细血管通透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上矢状窦CT值和CNR、脑组织的S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名阅片者对图像评价的一致性良好(Kappa=0.419,P<0.01)。结论 在相同扫描参数条件下,采用低浓度对比剂兔脑CT灌注成像与常规浓度对比剂相比,图像质量和灌注参数(除毛细血管通透率)均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A)和磁共振心脏多技术扫描联合诊断冠心病(CHD)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28例拟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冠心病患者,于术前1周分别完成64层螺旋CTA及磁共振心脏多技术扫描,以CAG为标准分析CTA与MRI诊断冠心病的各项指标,评价平行试验和系列试验的诊断价值。结果:64层螺旋CTA判断中、重度狭窄血管(≥50%)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87.88%、98.73%、95.54%、96.67%、95.12%。磁共振多技术扫描左室增大8例,室壁明显变薄7例。在476个节段中,29个节段(6.09%)运动减弱或不运动,9个节段(1.89%)出现矛盾运动或室壁瘤。左心功能改变,与正常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1)。MRI间接推断中、重度狭窄血管(≥50%)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93.75%、86.54%、89.29%、81.08%、95.74%。两种方法联合平行试验和系列试验总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9.24%、85.44%,82.39%、99.83%。结论:64层螺旋CTA和磁共振心脏多技术扫描诊断冠心病各有优势,两者互相补充,联合使用可方便、全面、准确、无创地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创性的螺旋CT血管造影(SCTA)与MR血管造影(MRA)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以及对治疗的指导价值,并对两者作比较。方法28例病人同时行SCTA、MRA、DSA,以DSA作为金标准,对SCTA与MRA作比较。结果①23例行SCTA及时间飞跃法(TOF)MRA者,SCTA诊断脑动脉瘤的准确性高于TOFMRA(P<0.05)。②SCTA较TOFMRA测量脑动脉瘤的最大径准确性高(P<0.01),TOFMRA测量值常偏小。③SCTA测量的栓塞治疗最佳投照角度与DSA符合率94.7%。④动态增强(DCE)MRA的图像清晰度及价值与SCTA相似。结论SCTA对体积小、破裂出血的脑动脉瘤的诊断准确性以及对动脉瘤测量的精确性高于TOFMRA,SCTA可较准确地测量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最佳投照角度,DECMRA是脑动脉瘤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的较好方法,DCEMRA的实用价值与SCTA相似。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0岁。因活动后胸闷气急2个多月就诊。体检心界向左扩大。外院超声提示:右心房侧壁5.6cm×1.0cm略强回声团块影。CT示(图1、2):右心房侧壁可见局限性增厚,并形成软组织肿块,肿块内密度均匀,CT值约35HU,肿块突向心腔内,与心包膜之间关系较密切,增强后肿块中度强化,约75H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门静脉容积显示技术三维成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门静脉容积显示技术三维成像方法。材料和方法:14例正常者及32例肝胰疾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方法为容积显示技术三维重建,对正常和异常的门静脉图像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选择合适的窗宽、窗位、亮度及不透明度,均可获得良好的门静脉VR图像。VR图像可清晰显示正常和病变组的门静脉系血管情况,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结论:多层螺旋CT门静脉容积显示技术三维成像是快捷而有效的无创性血管造影术,可为临床提供更优质的图像和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s)的动态强化模式,以期提高SPNs的诊断符合率。方法:对96例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96例SPNs进行动态扫描,测定SPNs的强化值、灌注值、血流量、血容量及时间密度曲线等动态强化参数指标,比较不同性质SPNs的动态强化参数及其价值。结果:恶性结节的平均强化值高于良性结节,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恶性结节及良性结节A的强化程度明显高于良性结节B(P<0.01)。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A的灌注值显著高于良性结节B(P<0.01);恶性结节血流量及血容量高于良性结节,并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A的血流量及血容量显著高于良性结节B(P<0.01);良性结节A的血流量及血容量均稍高于恶性结节,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动态增强CT扫描有助于鉴别孤立性肺结节的性质,结节增强值在20HU以下提示良性,结节增强值≥20HU,可作为诊断恶性结节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评价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的价值.方法:对37例房颤患者分别进行64层螺旋CT及经食管超声检查,两种检查在3d内完成,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为金标准,对64层螺旋CT检出左心耳血栓情况进行评价.结果:37例中有33例诊断符合,64层螺旋CT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符合率89.2%,64层CT检测左心耳血栓的敏感度为75%,特异度为93.1%,阳性预测值为75%,阴性预测值为93.1%,阳性似然比10.875,阴性似然比0.269.两种检测方法的Kappa值为0.681,两种方法检测左心耳血栓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64层螺旋CT能准确检出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可成为临床诊断左心耳血栓的一种筛查办法,且可以一次成像同时显示肺静脉及左心房形态,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64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小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小腺癌基本征象的显示及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小腺癌26例,分析薄层重建、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显示(VR)技术对周围型肺小腺癌的基本征象的显示及价值,并与常规横断面对比分析。结果:①64层CT薄层重建、MPR及VR在显示肺小腺癌的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支气管血管集束征方面优于常规横断面;②MPR及VR对于空泡征、支气管气相和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判别有优势。结论:64层CT通过薄层重建配合MPR、VR能够克服横断扫描限制,更加细微、准确、立体、完整地显示肺小腺癌的基本征象,为周围型肺小腺癌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