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Jefferson骨折复位钢板的设计、改良及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Jefferson骨折复位钢板系统(Jefferson-fracture reduction plate, JeRP)及其相关参数,评估其改良前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Jefferson骨折患者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排除寰椎横韧带断裂后,采用原型JeRP系统进行手术治疗,分析其初步临床应用的疗效及出现的问题。根据应用中的不足,通过寰椎三维重建模型,进行应用解剖学研究并测量相关解剖数据,重新确定寰椎侧块上、下位螺钉的最佳进钉点和长度,根据该数据设计、改良JeRP钢板并予以临床应用。术后采用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评估是否存在寰枢椎不稳,应用CT扫描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8例Jefferson骨折患者行经口咽寰椎骨折复位、原型JeRP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平均随访6.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枕颈部疼痛逐渐改善,咽后壁切口愈合良好,未见感染,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及骨性愈合,术后随访未见寰枢椎失稳,但其中3例患者因寰椎侧块上位螺钉穿破寰枕关节而导致颈椎活动受限。针对此问题,并通过应用解剖学测量,模拟置钉显示寰椎侧块外1/3平分线与寰椎上、下关节面交点所形成线段的中点作为寰椎侧块上位螺钉的进钉点,可保证JeRP钢板侧块上位螺钉不穿透上关节面,同时可保证足够空间置入下位螺钉,具备临床可行性。根据此结果设计出改良JeRP钢板,应用于4例Jefferson骨折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证实所有螺钉均位于寰椎的侧块中。结论原型JeRP初步应用显示较好的疗效,但仍存在寰椎侧块上位螺钉穿透寰枕关节的可能;改良后钢板的设计更加符合寰椎的解剖结构,基本可以保证螺钉位于侧块中。  相似文献   
2.
外骨骼(exoskeL^[1]eton)原指生物界中为生物提供保护、支持的坚硬外部结构。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仿生学的发展,人体外骨骼的研究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人体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以穿戴,以人为主、机械为辅的人机一体化机械装置^[2-3],不仅具备保护人体和支持人体结构的  相似文献   
3.
4.
【摘要】 目的:比较连续两节段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应用零切迹系统(zero-profile,ZP)与钢板联合融合器(cage-and-plate,CP)固定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1日~2021年6月30日因颈椎病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连续两节段ACDF应用4钉ZP或CP固定治疗的57例颈椎病患者,其中27例采用ZP固定(ZP组),男12例,女15例,年龄37~80岁(53.0±9.9岁);30例采用CP固定(CP组),男10例,女20例,年龄39~78岁(57.4±12.4岁)。收集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L1~L4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轴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前和术后3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颈椎整体曲度、手术节段曲度,末次随访时椎间融合率及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随访期间中间椎体塌陷发生率及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年龄、性别、BMI、L1~L4 BMD、随访时间、术前NDI和JOA评分、术前颈椎整体曲度和手术节段曲度等基线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NDI、JOA评分、轴性疼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性改善(P<0.001),两组同时间点的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314);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CP组NDI、轴性疼痛VA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ZP组(P<0.05)。末次随访时ZP组颈椎整体曲度丢失和手术节段曲度丢失均明显大于CP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椎间融合率及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随访过程中ZP组出现4例中间椎体塌陷,而CP组未出现,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双节段ACDF中,相对于应用ZP固定融合,应用CP能够更好地维持颈椎曲度,避免固定节段中间椎体塌陷,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短节段内固定加或不加中间螺钉治疗伴有低骨密度的Magerl A3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接受经皮椎弓根钉短节段内固定术的Magerl A3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93例,按排除标准排除9例,余84例获得完整影像学随访资料。男38例,女46例;年龄56~73(64.78±7.12)岁;骨密度0.61~0.89(0.73±0.14) g/cm3;随访时间11~25(17.58±6.12)个月。其中加中间螺钉(A组)45例,不加中间螺钉(B组)39例。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临床评估。根据术后X线片测量Cobb角,椎体楔角(vertebral wedge angle,VWA)和椎体前部高度(anterior vertebral body height,AVBH)进行影像学随访,并计算上述参数的矫正丢失度。结果:84例患者中有5例螺钉松动(A组2例,B组3例,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临床疗效良好,VAS和ODI明显改善,两组在所有随访时间(术后3 d、1 个月、末次随访)的VAS和O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影像学评价(Cobb角、VWA和AVBH)均较术前改善明显(P<0.05),但在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两组均可观察到明显的复位丢失(P<0.05)。末次随访时,Cobb角、VWA、AVBH丢失度(差值)A组分别是(5.26±4.18)°,(4.63±3.80) °,(9.54±8.71)%;B组分别是(6.01±4.34) °,(6.55±6.21) °,(11.67±9.95)%;但两组之间的复位丢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加中间伤椎置钉并不能增加其稳定性,两组经皮短节段内固定均不能抵抗Magerl A3胸腰椎骨折骨折合并低骨密度的复位丢失。由于伤椎螺钉增加了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因此对低骨密度的老年Magerl A3胸腰椎骨折使用中间螺钉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节段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操作技巧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7—2016-07诊治的43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L_(1、2)椎间盘突出5例(L_(1、2)组),L_(2、3)椎间盘突出15例(L_(2、3)组),L_(3、4)椎间盘突出23例(L_(3、4)组)。L_(1、2)组及L_(2、3)组采用改良经椎间孔入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L_(3、4)组采用改良经椎板入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比较3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ODI指数。末次随访时采用Prolo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43例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6.3个月。3组术后3个月ODI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且末次随访时ODI指数较术后3个月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采用Prolo评分标准评定疗效:L_(1、2)组优4例,良1例;L_(2、3)组优8例,良6例,可1例;L_(3、4)组优12例,良8例,可3例。结论 L_(1、2)及L_(2、3)椎间盘突出症可采用改良经椎间孔入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而L_(3、4)椎间盘突出症可采用改良经椎板入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术后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寰椎骨折前路复位内固定钢板置钉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明确寰椎骨折前路复位内固定钢板寰椎侧块置钉可行性及置钉技术参数。 方法 用Mimics软件,对40例被检查者的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解剖测量,并模拟置入寰椎侧块螺钉,测量并获得置钉的技术参数。 结果 椎动脉孔内侧壁距离中线23.2 mm。寰椎后弓与寰椎侧块移行处内侧壁距离中线距离13.2 mm。寰椎侧块上位螺钉置钉点距离上关节面前缘6.2 mm,距离寰椎中线20.0 mm。上位螺钉长21.5 mm,于矢状面上成角范围向上1.5°~向下11.6°。寰椎侧块下位螺钉置钉点距离下关节面前缘8.9 mm,长15.2 mm,最大下倾角为20.7°,距离椎动脉孔内侧壁1.9 mm。距中线17.6~23.2 mm的侧块为JeRP钢板侧块螺钉置入的相对安全区域。 结论 寰椎侧块置入上下位螺钉具备可行性。置钉点及钉道方向必须根据患者术前的三维CT数据做最终的决定。上位螺钉置钉角度应宁下勿上,下位螺钉置钉角度应宁内勿外。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侧路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技术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侧路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3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给予中药补肾壮督法为主的虚痹方加减内服4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 Nab标准评估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1)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6~12个月随访。(2)术后3 d和术后6个月,患者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6个月,根据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患者疗效,结果优良率达89.74%。(4)术后除4例患者出现一过性患侧肢体疼痛麻木加重外,无永久性神经根损伤、硬脊膜撕裂、血管损伤、肠管损伤、椎间盘炎及腹膜后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侧路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近期疗效确切,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路经口咽入路枕骨髁置钉的可行性及置钉的技术参数。方法:用Mimics软件对40例被检查者共80个枕骨髁的CT数据(层厚1mm)进行三维重建。女17例,男23例,年龄19~63岁,平均38.7岁;均无上颈椎手术史;CT扫描证实上颈椎结构完整,无上颈椎解剖畸形、感染、肿瘤、骨折。于枕骨髁的前方选定3个进钉点(中间点、内侧点、外侧点),中间进钉点位于寰椎侧块中线与枕骨大孔前缘水平线相交处,中间进钉点向两侧旁开5mm作为外侧进钉点及内侧进钉点。分别于各个进钉点模拟置入直径3.5mm枕骨髁螺钉。螺钉尾端位于枕骨髁与枕骨大孔连接处水平。比较各个进钉点间置钉成功率、螺钉长度及外倾角的安全范围。对于临床上具备可行性的进钉点,间隔1°调整进钉角度,比较不同角度置钉时置钉成功率的变化。结果:外侧进钉点置钉成功率为100%,螺钉长度为13.5~21.6mm,钉道外倾角度最小值为-19.5°~5.6°,最大值为-8.1°~24.9°;中间进钉点分别为88.6%,16.3~24.2mm,-4.1°~29.7°,12.6°~34.2°;内侧进钉点分别为72.5%,20.4~27.0mm,16.3°~40.3°,27.2°~44.8°;3个进钉点之间在置钉成功率、螺钉长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间及外侧进钉点具备临床可行性,但没有固定的外倾角度可以满足所有螺钉安全置入,其中中间进钉点螺钉外倾20°达到最大的置钉成功率68.75%,而外侧进钉点平行矢状面置钉时达到最大置钉成功率80%。结论:经口咽前路枕骨髁置钉具备可行性,中间及外侧进钉点明显优于内侧进钉点,进钉点及钉道方向必须根据患者术前三维CT数据确定。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寰椎骨折的治疗存在多种争议.该文在对单纯寰椎骨折机制、分型和稳定性进行文献复习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寰椎骨折的治疗进展:对于稳定型寰椎骨折,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对于不伴有横韧带断裂的不稳定型寰椎骨折,可依病情采取保守治疗、寰椎单节段复位固定术及寰枢、枕颈融合术;对于伴有横韧带断裂的不稳定型寰椎骨折,寰枢椎融合术或枕颈融合术是经典术式,寰椎单节段固定术的内固定效果亦受到关注,但是否可用于伴横韧带断裂的不稳定型寰椎骨折,目前仍未有令人信服的临床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