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骨折是导致老年人致残,影响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从骨折的预防与治疗等各个方面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减少老年人骨折的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部位  相似文献   
2.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目前已趋于成熟,给许多患者解除了痛苦,术后迟发性感染的发生率约为1%。然而术后迟发性感染目前尚缺乏严格诊断标准,早期诊断率很低,而且术后迟发性感染一旦发生后果将相当严重,将给患者造成极大精神痛苦和经济损失,也给医生带来很大的压力,治疗起来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3.
人体就象一部机器,一些关键的部件长期反复使用,加之一些特殊的损伤,就会发生退行性病变。腰椎间盘突出是比较常见的情况之一。人体承重最大的是腰椎直立行走的人类,其支柱是脊柱。椎骨则是组成脊柱的骨性部分。椎骨被分成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五部分,它支撑着人?..  相似文献   
4.
不同分离方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目前并没有特定的实验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两种基本方法进行系统评估,所以贴壁分离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对细胞诱导分化是否存在不同影响,尚无定论。目的:拟验证两种基本分离方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影响的差别。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观察实验,2005—03/09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外实验室完成。材料:2-3月龄体质量1.2-2.0kg的日本大耳兔20只用于抽取骨髓。方法:用贴壁分离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选择两组同代的骨髓间充质于细胞,用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其向软骨方向分化。主要观察指标:①倒置显微镜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情况,绘制两组细胞生长曲线。②免疫组化检测两组Ⅱ型胶原表达。⑧原位杂交检测两组细胞Ⅱ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绘制生长曲线表明两组细胞生长速度趋于一致。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种方法分离的骨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软骨细胞分化率为76.1%和77.7%,原位杂交法检测的软骨细胞分化率为70.3%和71.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两种分离方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和成软骨分化结果的影响无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探讨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甙子 (GM1)联合应用在脊髓损伤中对c fos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组 :(1)对照组 ;(2 )脊髓损伤组 :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1ml;(3)GM1组 :腹腔注射神经节苷脂GM12 0mg/kg;(4)bFGF组 :脊髓损伤后 30min、1、2h侧管注射bFGF2 0mg/kg到蛛网膜下腔 ;(5 )GM1加bFGF组 :联合给药 ,方法同GM1和bFGF组。采用Nystrom方法 ,作T8、9椎板切除 ,暴露脊髓 4cm× 4cm ,35克重锤压…  相似文献   
6.
后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后路小切口微创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15例。后路小切口微创全髋置换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但要有严格的手术指征、熟练的操作技术和专用的器械。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四种颈椎前路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2年1月-2006年1月168例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分为A、B、C、D四组。A组42例采用前路减压并植骨融合治疗;B组54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界面固定术(CIFC);C组40例采用植骨融合并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D组32例采用CIFC并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及拍摄X线片,观察疗效、椎间高度、颈椎前弯曲度和融合情况。结果经过随访,A组融合率为83.3%,B组融合率为96.3%,C组融合率为95.0%,D组融合率为96.9%。终访时,A组平均椎间高度和颈椎前弯曲度较术后2周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06,P〈0.05),B、C和D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2.42,P〉0.05)。A组与B、C组和D组远期疗效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F=3.15,P〈0.05),B、C和D组远期疗效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2.32,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关键不仅在于充分减压及有效植骨融合,而且不同融合技术对疗效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GM-1治疗急性脊髓损伤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在外伤性急性脊髓损伤(SCI)的治疗中,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减压等方法恢复脊髓的残存功能,稳定脊柱和限制脊髓的继发性损害,而对原发性脊髓损伤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急性脊髓损伤的药物治疗受到了重视〔1〕。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  相似文献   
9.
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脊髓损伤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50例脊髓损伤患者选择性分为GM1组和常规组,经外科治疗后,常规组24例不给予GM1,GM1组26例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GM1,以Frankel分级法法二者的疗效。结果:GM1组总体改善率与常规组无显著性差别,Frankel二级恢复率,有用恢复率均高于常规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