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枕下经颈-颈静脉突入路切除颈静脉孔区肿瘤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4月—2019年5月,行枕下经颈-颈静脉突入路手术治疗的13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分析影像学检查、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和预后。结果 本组患者中,11例患者达到肿瘤全切除,2例患者次全切除。术后,7例患者症状缓解; 3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 5例患者出现后组颅神经麻痹症状加重,其中3例患者行气管切开; 1例患者发生脑梗死。结论 枕下经颈-颈静脉突入路是切除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治疗颅中、后窝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入路与疗效。 方法 总结分析2001年6月至2009年5月显微手术治疗颅中、后窝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1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乙状窦前入路10例,采用颞下硬脑膜外入路9例,比较两组入路显微手术的临床疗效。 结果 10例乙状窦前入路手术的全切除8例,术后出现患侧角膜溃疡2例,复视3例,术后患侧颞叶明显挫伤2例;9例颞下硬膜外入路手术的全切除8例,术后出现复视l例,没有患者出现角膜溃疡与颞叶挫裂伤。 结论 两种手术入路均可充分显露术野,能达到一期全切除肿瘤的目的,但颞下硬膜外入路手术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岩斜区脑膜瘤采用不同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76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手术效果,同时对不同手术入路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进行比较。 结果76例岩斜区脑膜瘤,肿瘤全切除42例(55.3%),次全切除28例(36.8%),部分切除6例(7.9%)。术后病理提示世界卫生组织(WHO)Ⅰ级脑膜瘤71例(93.4%),WHOⅡ级脑膜瘤5例(6.6%)。术后颅神经受损26例,脑干受损2例,脑脊液漏4例,颅内感染5例。术前平均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为(73.6±8.7)分,术后6个月平均KPS评分为(79.7±8.8)分,术后6个月平均KPS评分高于术前(P<0.05)。对不同入路而言,颞下组全切率高于乙状窦后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多于乙状窦后组(P<0.05)。 结论岩斜区脑膜瘤大多为良性肿瘤,且多数岩斜脑膜瘤可以获得全切除或次全切除。颞下入路全切率高,但术中出血多于乙状窦后入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显微手术行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治疗28例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资料。结果 囊肿壁全切除13例,大部分切除15例,均建立囊腔与蛛网膜下腔的交通。术后残腔出血3例,均再次手术清除血肿、随诊1a,症状改善26例,2例癫痫症状无变化;囊肿术后缩小或消失25例,3例囊肿大小无变化,该3例患术前均有明显脑萎缩。结论 手术需在显微镜下进行,以切除囊壁并建立囊腔与蛛网膜下腔交通为原则,是否全切除囊肿壁与术后囊肿的大小无显关系。术毕连续紧密缝合硬脑膜是预防术后残腔积血的重要措施,术前有明显脑萎缩术后疗效不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恶性骨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及其个性特征,为心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来源于2002—08/2003—1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附属第一医院骨外科住院30例恶性骨肿瘤和30例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恶性骨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2.31~15.62,P=0.000~0.137)。除阳性项目数和睡眠、食欲因子分外,恶性骨肿瘤组治疗后的各项因子分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术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8.79~27.93.P=0.000—0.005)。恶性骨肿瘤患者的内外向分(41.13&;#177;6.83)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掩饰分(43.42&;#177;8.8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8,12.33;P=0.045,0.000)。结论:恶性骨肿瘤患者无论手术治疗前,还是治疗后都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尤其是焦虑、抑郁症状和睡眠、食欲;具有内向和掩饰倾向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对动眼神经麻痹恢复的影响.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伴有动眼神经麻痹的后交通动脉瘤15例.其中治疗时间小于14 d的6例,大于14 d的9例.术前动眼神经部分麻痹3例,完全麻痹12例.动脉瘤破裂4例,未破裂11例.评价术后动眼神经麻痹的恢复程度,并评价治疗时间、术前动眼神经麻痹程度以及动脉瘤是否破裂对术后动眼神经恢复的影响.结果 全部病例的动眼神经麻痹症状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好转,其中完全恢复7例,部分恢复8例.治疗时间小于14 d的6例,完全恢复5例.治疗时间大于14 d的9例,完全恢复2例.术前动眼神经部分麻痹的3例,术后均完全恢复.术前动眼神经完全麻痹的12例,术后完全恢复4例.破裂动脉瘤4例,完全恢复3例.未破裂动脉瘤11例,完全恢复3例.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央闭后交通动脉瘤术后动眼神经麻痹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早期治疗能够改善动眼神经麻痹恢复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经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儿童第四脑室肿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报道经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儿童第四脑室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枕下正中切口、小脑延髓裂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第四脑室肿瘤18例。结果 手术治疗18例,其中肿瘤全切除13例,近全切除5例。术后无l例出现小脑性缄默综合征。出现脑积水3例,2例经行侧脑室.腹腔分流后好转,l例因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死亡。结论 经小脑延髓裂入路,不需切开小脑蚓部,可避免损伤正常小脑组织,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有助切除第四脑室肿瘤,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8.
显微手术及γ-刀治疗大脑表浅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大脑表浅动静脉畸形 (AVMs)显微手术与γ 刀治疗的疗效。方法 显微手术治疗 31例 ,γ 刀治疗 46例。通过血管造影、CT等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后血管闭塞率、再出血率、新的神经功能缺失发生率。结果  31例 ( 1 0 0 %)显微手术后血管巢均完全消失 ,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失 2例 ( 6 4 %) ,无术后再出血。 46例γ 刀治疗后 ,2 6例 ( 5 6 5 %)显示血管巢消失 ,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失 4例 ( 8 7%) ,术后再出血 5例 ( 1 0 8%) ,死亡 2例 ( 4 3%)。结论 治疗大脑表浅AVMs ,显微手术优于γ 刀治疗  相似文献   
9.
脑脓肿合并脑出血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脓肿并发脑出血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问题。方法 分析CT诊断为脑出血但手术证实为脑脓肿合并出血 2例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  2例CT高密度影实为脓血混合物 ,其周边有脑水肿的征象 ,1例因误诊致术中脓液外溢并发颅内感染死亡 ,1例确诊后经手术成功救治。结论 脑脓肿合并出血会出现类似脑出血的CT征象 ,它与脑出血的区别在于高密度影周围存在低密度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恶性骨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及其个性特征,为心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来源于2002-08/2003-1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附属第一医院骨外科住院30例恶性骨肿瘤和30例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恶性骨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2.31~15.62,P=0.000~0.137)。除阳性项目数和睡眠、食欲因子分外,恶性骨肿瘤组治疗后的各项因子分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术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8.79~27.93,P=0.000~0.005)。恶性骨肿瘤患者的内外向分(41.13±6.83)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掩饰分(43.42±8.8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8,12.33;P=0.045,0.000)。结论:恶性骨肿瘤患者无论手术治疗前,还是治疗后都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尤其是焦虑、抑郁症状和睡眠、食欲;具有内向和掩饰倾向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