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通过对SD大鼠吸入不同浓度七氟烷麻醉不同时间后血中游离六氟异丙醇(hexafluoro?isopropanol,HFIP)浓度的测定,分析血中游离HFIP的生成规律及其与七氟烷麻醉浓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14只健康成年SD大鼠,其中6只用于测定HFIP样品的血/气分配系数,其余10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6只,分别接受1.16%(S1组)、2.32%(S2组)和3.48%(S3组)浓度的七氟烷麻醉。每组内再分为6个麻醉时段,分别麻醉0.5、1.0、1.5、2.0、3.0、4.0 h,每个时段用鼠6只。麻醉结束后立即取腹主动脉血5~10 mL。首先采用顶空二次平衡法测得大鼠HFIP的血/气分配系数,再使用一次平衡法测得大鼠血中实际游离 HFIP浓度。同时使用顶空二次平衡法测定大鼠血中七氟烷浓度及血/气分配系数。分析组内血中游离HFIP浓度与麻醉时间的关系,及组间七氟烷麻醉浓度与血中游离HFIP浓度的关系。结果:3组不同时点SD大鼠血中均能测出游离HFIP,且在麻醉1.0 h时均达峰值,而后随着麻醉时间的延长,其浓度逐渐降低。与S1组相比,S2组各对应时点血中游离HFIP浓度均增高 (P < 0.05);除4.0 h时点外,S3组各对应时点血中游离HFIP浓度与S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S2组相比,S3组各对应时点血中游离HFIP浓度均显著降低(P < 0.05)。结论:各组大鼠血中游离HFIP浓度均随七氟烷麻醉时间的延长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当七氟烷麻醉浓度增加到3.48%时,血中各时点游离HFIP浓度反而降低,七氟烷代谢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3.
罗凯  郭艳霞  唐惊涛  杨小霖   《四川医学》2022,43(10):993-998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宫腔镜手术患者扩宫刺激时七氟烷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的影响,探讨宫腔镜手术中右美托咪定与七氟烷联合用药的适宜剂量。方法 选择择期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15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0~4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C)和5个右美托咪定组(D1-5),每组25例。D1-5组麻醉诱导前10 min分别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2、0.4、0.6、0.8、1.0μg/kg, C组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各组吸入七氟烷诱导,待适宜麻醉深度时完成喉罩置入,保留自主呼吸调节呼末七氟烷浓度至预设值并维持稳定15 min以上,观察扩宫刺激时有无体动反应,采用序贯法测定各组七氟烷MAC值。记录扩宫刺激前后心率和血压变化、苏醒及拔除喉罩时间、术后Ramsay镇静评分及VAS疼痛评分。结果 C组和D1-5组的MAC值分别为(1.90±0.13)%、(1.70±0.13)%、(1.50±0.13)%、(1.23±0.16)%、(1.03±0.10)%和(0.93±0.08)%。与C组相比,D1-5组的MAC值明显降低(P<0.05),但D4与D5组间七氟烷MA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1-5组患者术后10 min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D2-5组术后10 min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D4-5组拔除喉罩时间较其余各组明显延长,心动过缓及呼吸抑制发生率亦明显增加。D5组苏醒时间较其它各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 妇科患者扩宫刺激时七氟烷MAC值随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当右美托咪定剂量超过0.8μg/kg时,其降低作用产生封顶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吸入麻醉药七氟烷是否能在小鼠肝及脑组织中进行生物转化,并对其代谢产物六氟异丙醇(HFIP)进行测定。方法在七氟烷麻醉下,取小鼠部分肝及全部脑组织,将其匀浆后于密闭空针中分别加入0.5%、1%及3%七氟烷于37℃恒温箱中孵育6h,分别于0、1、2、4、6h测定气相中HFIP浓度。结果在对小鼠肝脏组织匀浆的孵育中,3种七氟烷孵育浓度均检测出HFIP,且以0.5%七氟烷孵育时HFIP含量最高。在对小鼠脑组织匀浆的孵育中,当七氟烷浓度为0.5%及1%时检测出HFIP,且前者高于后者,但当七氟烷孵育浓度为3%时,未能检出HFIP。结论七氟烷能在小鼠肝及脑组织中代谢分解成HFIP,但随着七氟烷孵化浓度的增加,HFIP的生成却减少。  相似文献   
5.
小儿氯胺酮基础麻醉下臂丛阻滞与静脉合用咪唑安定的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氯胺酮基础麻醉下行臂丛阻滞是小儿上肢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 ,但其并发症亦屡见不鲜。本文采用氯胺酮 咪唑安定静脉复合法与之对照 ,以探讨一种更为简便有效的方法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 2~ 10岁的小儿上肢手术 60例 ,分成A、B两组 ,每组 3 0例。A组为氯胺酮加臂丛阻滞组 ,B组为氯胺酮 咪唑安定静脉复合组。麻醉方法 术前 3 0分钟患儿均肌注苯巴比妥钠 2mg/kg、阿托品 0 0 2mg/kg。 ( 1)两组均于入手术室后臂肌注射氯胺酮 4~ 6mg/kg ,待入睡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 ( 2 )A组行肌间沟臂丛阻滞 ,估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雷米芬太尼抑制切皮刺激心血管反应(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不超过基础值20%)的最低血浆有效浓度(MPCBAR)。方法40例妇科择期开腹手术患者均分为两组,呼气末异氟醚浓度分别维持在0.5MAC(Iso0.5组)和1.0MAC(Iso1.0组),并稳定15min以上。气管插管后两组按预设浓度TCI雷米芬太尼,以切皮刺激反应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为指标,采用序贯法测定两组雷米芬太尼的MPCBAR。结果Iso0.5组雷米芬太尼MPCBAR为(3.33±0.38)ng/ml,95%可信区间为2.94~3.73ng/ml;Iso1.0组雷米芬太尼MPCBAR为(2.17±0.74)ng/ml,95%可信区间为1.39~2.94ng/ml。结论维持较高的呼气末异氟醚浓度能有效降低雷米芬太尼抑制妇科手术切皮刺激心血管反应的MPCBAR。  相似文献   
7.
大鼠静脉注射乳化异氟烷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大鼠尾静脉注射乳化异氟烷的急性毒性并确定其半数致死剂量(LD_(50)).方法 清洁级SD大鼠60只,按雌雄分层随机分为6组,溶媒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乳化异氟烷组(I_(1~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I_(1~5)组分别单次尾静脉注射乳化异氟烷225.6、192.0、163.2、139.2、118.8 mg/ks,以心电图成一直线判断死亡,采用Bliss法计算乳化异氟烷的LD_(50)及其95%可信区间.C组单次尾静脉注射等容积30%脂肪乳.注射乳化异氟烷后观察2周.结果 大鼠单次尾静脉注射乳化异氟烷后出现翻正反射消失、呼吸抑制、心律失常或死亡;乳化异氟烷的LD_(50)为170.76 mg/kg,95%可信区间为153.00~190.56 mg/kg.结论 大鼠单次尾静脉注射乳化异氟烷的LD_(50)为170.76 mg/kg,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呼吸循环抑制.  相似文献   
8.
七氟烷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的吸入麻醉药之一,但其理化性质不如异氟烷、地氟烷稳定,在机体内约有5%发生生物转化。在其代谢产物中,六氟异丙醇具有极强的麻醉效能。本文就七氟烷的性质及其代谢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指导七氟烷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研究术中输注羟乙基淀粉注射液(hydroxyethyl starch injection,HES)、聚明胶肽注射液(polygeline injection,PG)及复方氯化钠注射液(ringer's solution,RS)对食管癌术后T淋巴细胞及亚群、IL-2、IL-6、TNF-a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级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H、P、R 3组,每组20例,术中按33 mL/kg分别输注HES、PG、RS。于麻醉前(d0),术后第1天(d1)、第3天(d3)、第7天(d7)分别测定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IL-2、IL-6、TNF-a的含量。结果:3组患者术前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R组CD3术后d1(45±9、45±7、46±9)及d3(56±12、56±10、49±11)分别低于d0(59±10、63±8、63±6),P﹤0.05。H、P、R组CD4术后d1(25±8、21±7、25±7)及d3(35±7、33±5、31±6)分别低于d0(40±9、40±7、42±9),P<0.05。P组CD4术后d1低于R组(P﹤0.05);H组和P组术后d3 CD3、CD4均高于R组(P﹤0.05)。IL-2在H组术后d1、d3、d7(49±10、50±12、53±9)均高于R组(42±7、42±11、48±10),P﹤0.05。TNF-α在H组术后d1、d3、d7呈下降趋势,在P组术后d1、d3呈上升趋势,与R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IL-6 3组术后d1均升高、d3开始回落,d7恢复至d0水平,P组与R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中输注HES对食管癌术后免疫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不刺激机体炎症反应。PG对食管癌术后优势细胞免疫功能可产生一过性抑制,但很快恢复,同时可使机体炎性细胞因子增多。食管癌患者术中胶体液选择,以HES为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患者接受门诊无痛电子胃肠镜术后麻醉苏醒和认知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门诊无痛电子胃镜检查的青、中、老年患者接受术前及术后1 h内每15 min简明精神状态评分(minimal 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计算出术后认知恢复程度百分比,并记录苏醒过程。结果:老年组的完全苏醒时间为(12.7±4.3)min,明显比青、中年组长(9.3±4.1)min,(9.8±3.6)min。术后15 min、30 min、45 min和60 min老年组的MMSE分值分别为术前基线的75.29%、77.19%、86.31%、92.40%,均明显低于青年组和中年组(85.23%、92.95%、98.99%、99.66%和86.82%、92.23%、97.64%、99.32%)。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时间明显长于苏醒时间。结论:门诊无痛胃镜患者术后的麻醉苏醒比认知功能恢复快,老年患者的认知恢复和苏醒均明显慢于中、青年患者,但并无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提示对门诊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该给予更长时间的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