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科医生制度的建立,“守门人”的出现,对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医学模式的发展趋势与实际需求,发展全科医生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大势所趋.加强全科医生的素质与能力培养,加快推进步伐,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为基层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合格全科医生,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光镜下观察到,大鼠脊髓内第5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5)主要分布在背角Ⅰ-Ⅲ层内;行单侧背根(L1-L6)切断术后,未见术侧mGluR5免疫反应性明显变化;脊神经节内仅见极少数神经元呈mGluR5免疫反应弱阳性。由此提示,脊髓背角内mGluR5的主要来源为非一级传入神经元。免疫电镜研究显示,在髓背角浅层内,mGluR5主要定位在部分神经元胞体和大量树突内,并常见部分含mGluR5的树突与具有一级传入C纤维终末形态特征的轴突终末构成突触小球。mGluR5在脊髓背角浅层内的超微定位特征表明,脊髓背角内的mGluR5可能主要作为突触后受体介导或调节谷氨酸传递一级感觉(包括痛觉)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海马内主要神经递质系统和递质释放的自身受体介导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海马在学习与记忆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因此 ,近2 0年来 ,在神经科学研究中它成为主要的对象之一 ,在此期间 ,积累了大量的神经化学资料。本文主要介绍在海马内发现的主要神经递质系统 ,包括谷氨酸 (Glu)能、(γ-氨基丁酸(GABA)能、乙酰胆碱 (ACh)能、去甲肾上腺素 (NA)能和 5 -羟色胺 (5 - HT)能系统 ,以及海马内各种结构上的自身受体在神经递质释放的突触前调制中的作用。1. 海马结构内主要的神经递质系统1.1  Glu能系统Glu能通路和细胞在海马结构内形成三级突触环路 ,即由内嗅皮质来的主要 Glu能传入纤维与齿状回区的主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动态Gadolinium(Gd)增强和常规Gd增强MR技术在早期缺血的股骨头骨骺中的灌注差异,并观察骨骺血管闭塞时生长板的血供.方法 28只2周龄乳猪,共56个髋关节,雄性12只,雌性16只;体重5~7 kg,平均6 kg;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7只.将A、B组乳猪的双髋关节极度外展固定30 min后,对A组行动态Gd增强FSPGR序列扫描,对B组行常规Gd增强SE T1WI序列扫描;行双髋关节外展体位的血管造影.之后让乳猪自由活动1 d,再采用双髋关节自然平放体位重复MR扫描.C、D组分别是A、B组的对照,即MR扫描前及扫描中双髋关节保持自然平放,C组行动态Gd增强扫描,D组行常规Gd增强扫描.最后将乳猪处死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动态Gd增强MRI示:A组股骨头不同组织(除干骺端外)的强化率(ER)和强化速度(ES)均明显小于C组;A组生长板的ER和ES均小于干骺端,而C组生长板与干骺端的ER和ES值均无明显差异.常规Gd增强MRI示:B组股骨头各部分的ER与D组比较无明显下降.结论 对早期股骨头骨骺缺血的检测,动态Gd增强MRI技术比常规Gd增强SE T1WI技术更敏感.当骨骺血管闭塞时,生长板的血液灌注可能来自于干骺端.  相似文献   
5.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班主任既是教师又是学生的最基层管理者、教育者,在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多重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比一般教师更具有影响力,而要完成素质教育,班主任的自身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磷酸酯酶活性降低致tau过度磷酸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稳定表达人tau eDNA的鼠成神经瘤细胞(N2a/tau)分3组.对照组不处理;十字孢碱(staurosporine,STP,凋亡诱导剂)处理6 h为STP组;用磷酸酯酶PP-2A的抑制剂冈田酸(okadaic acid,OA)处理4 h,再用STP处理6 h为OA+STP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免疫印迹检测Ser396位点磷酸化tau(Ser396 p-tau)和总tau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检测Ser396 p-tau的阳性产物与活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leaved Caspase-3)阳性产物的共定位关系.结果 ①凋亡率:对照组为(4.37±1.47)%,STP组为(19.84±3.25)%,OA+STP组为(12.12±2.46)%;②免疫印迹:OA+STP组Ser396 p-tau的表达明显高于另两组,总tau表达组间无差异;③免疫荧光双标:进一步印证免疫印迹结果,且3组均显示活化的Caspase-3和Ser396 p-tau阳性产物大多不共定位于相同细胞.结论 PP-2A活性降低所致tau Ser396位点的过度磷酸化可抑制细胞凋亡,结合前期的实验进一步明确特殊位点过度磷酸化的tau可抑制细胞进入快速的凋亡程序.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细胞水平研究cdk-5过度表达对神经细丝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cdk-5基因转入N2a细胞株中,并建立稳定表达cdk-5的N2a/cdk-5细胞株,免疫沉淀法及酶活性测定检测cdk-5活性,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cdk-5的表达和神经细丝的磷酸化状态。结果 在N2a细胞株转染组中,cdk-5表达增加,并使抗体SMI31显色增强,SMI32显色减弱,提示神经细丝被过度磷酸化。与此同时,cdk-5酶活性较未转染组提高3.5倍。结论提示细胞水平的cdk-5过度表达会导致cdk-5过度激活和神经细丝过度磷酸化,而过度磷酸化的神经细丝可能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应用荧光双标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到,在大鼠腰段脊神经节中,GriffoniasimplicifoliaI-B.(I-B4)结合反应物与P物质样免疫反应物均分布在小细胞中,且34%~43%的I-B4结合反应阳性细胞和87%~95%的P物质阳性细胞为I-B4与P物质双标细胞。切断单侧脊神经后根的大鼠,切断侧脊髓后角内I-B4结合反应在术后第3d即明显减弱,至第5d消失。向成年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辣椒素后,脊髓后角和Lissauer束内的I-B4结合反应于第3d已明显减弱,于第5d、第7d和第10d减弱更显著,但仍有部分残留。电镜下.脊髓后角I~III层有大量轴突终末被I-B4标记,其中许多标记终末参与构成突触小球。在包埋前免疫金-银-ABC法双标电镜标本上,脊髓后角内I-B4与SP双标轴突终末分别占I-B4阳性轴突终未总数和P物质阳性轴突终末总数的33%~36%和39%~53%。上述结果进一步证实了I-B4与初级传入的小神经元结合的特异性,并表明I-B4结合位点是鉴别脊髓后角内P物质阳性轴突终末的初级传入来源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Hypothalamus is a veryi mportant area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which takes part in the regu-lation of osmotic pressure . There are many kindsof neurons in this location that are involved in thesynthesis and the release of vasopressin and main-tain the balance of inner osmotic pressure by regu-lating the function of kidneys .It was reported thatmany neurons in hypothalamus showed aged-relat-ed change as a result of the alteration of osmoticpressure .But it remains unclear whether the neu-rogl…  相似文献   
10.
庆阳市护理队伍现状分析与继续教育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新的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对医护人员护理服务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显示,庆阳市护理队伍现状与全国相比存在诸多问题。面对医学和护理模式的转变,社会的需求及庆阳市护理队伍现状,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显得尤为重要。继续教育是改善庆阳市护理队伍现状最简捷、最有效的手段和重要途径。通过继续教育,转变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完善整体护理的实施方案,使护理工作在适应医疗技术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促进庆阳市护理事业全面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