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二维、三维重组技术在膀胱癌术前诊断的价值及限度。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42例膀胱癌患者进行检查,在膀胱充盈状态下行平扫、增强及排尿后延迟30~50min再次扫描,容积数据传输到工作站分别行多平面重建(MPR)、仿真内镜(CTVE)及最大密度投影(MIP)重组成像,并与纤维膀胱镜及手术病理对照。结果:CT诊断膀胱癌41例,误诊1例,其中单发38例,多发4例,共检出瘤灶54个,诊断符合率为97.6%。各种重建技术在显示肿瘤的形态特征、侵犯程度、血供特点等方面价值各有不同。结合使用可以相互弥补充,极大提高肿瘤诊断的准确性。结论:多层螺旋CT作为无创、快捷、准确的检查方法,在膀胱癌的术前诊断及预后评估方面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结肠、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传统的检查方法如钡剂灌肠及纤维结肠镜对肠腔内病变的观察有一定优势,但对病灶的血供特点、浸润程度及肠周情况的了解受到限制。随着多层螺旋CT的广泛运用,大范围容积扫描及多种模式的图像后处理技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本文总结我院近2年来经16层螺旋CT检查的84例结、直肠癌病例资料,并与肠镜及手术病理对照,探讨多层螺旋CT各种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多排螺旋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璐  许彪  陈刚  曹治婷 《广西医学》2009,31(2):183-184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引导下对肺内肿块进行穿刺活检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多排螺旋CT引导下,应用COOK切割式活检枪或抽吸针,对40例经影像检查确定为肺部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肺穿刺活检。结果39例患者均活检获取足够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穿刺成功率为97.5%。以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为标准,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95.3%,恶性病变27例(低分化鳞癌7例,高分化鳞癌5例,小细胞癌4例,非小细胞癌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3例,转移瘤3例,非何杰金淋巴瘤3例),非恶性病变12例(克雷伯杆菌感染2例,耐药性金葡菌感染3例,肺结核4例,肺炎性假瘤3例)。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引导肺穿刺活检,具有定位准确、扫描时间短、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穿刺成功率高、定性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特别适用于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取得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简单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肠充气造影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相结合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志愿者做结肠充气状态下150mAs、50mAs两种剂量的MSCT扫描,评价两种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与诊断的关系,同时记录扫描的单次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结果:单纯低剂量50mAs扫描对结肠壁、结肠带、腔外间隙显示的清晰度影响很小,没有影响到对其图像的观察诊断,结肠的三维结构图像在降低剂量扫描时也几乎不受影响;而对肝脏、结肠肿块、周围软组织浸润程度、腹膜后淋巴结分辨率等均有明显影响,并且对其图像的三维重建成像也有影响。单纯常规剂量150mAs扫描对结肠壁、结肠带、腔外间隙、肝脏、结肠肿块、周围软组织浸润程度、腹膜后淋巴结均清晰显示。低剂量平扫+常规剂量增强扫描同样能清楚显示结肠壁、结肠带、腔外间隙、肝脏、结肠肿块、周围软组织浸润程度及腹膜后淋巴结。结论:采用低剂量平扫与常规剂量增强相结合的扫描方法,是一种既降低病人所受辐射量,又可满足诊断的实用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成像(CTPA)对肺动脉高压(PH)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PH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小剂量组,每组各35例。常规组采用60~80 mL对比剂进行扫描,小剂量组采用35 mL对比剂进行扫描。比较两组平均肺动脉CT值、对比噪声比(CNR)、图像信噪比(SNR)、有效剂量(ED)及图像评分;不同剂量CTPA对PH严重程度诊断率;不同剂量CTPA对PH严重程度诊断效能。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小剂量组CT值、CNR显著增高,ED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NR和图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80.00%)比较,小剂量组对PH严重程度的诊断率(91.43%)显著升高;与常规组比较,小剂量组CTPA诊断PH严重程度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ROC曲线下面积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CTPA对PH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有所差异,小剂量评估价值更高,能够显著提高诊断的CT值、CNR、准确率,对临床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CT的发展和CT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了降低CTPA辐射剂量的方法以及迭代重建技术在低剂量扫描方面的重要性。阐述了对比剂的发展、应用现状及降低对比剂碘量的方法,指出了CTPA"双低"技术(低辐射剂量和低对比剂用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大幅度地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量,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辐射和对比剂对受检者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16层螺旋CT多模式图像重建对结肠、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结肠、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4例结肠、直肠癌患者进行全腹容积扫描,在工作站分别行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透明法显示(Raysum)、最大密度投影(MIP)及仿真内窥镜(CTVE)重建成像,并与结肠镜及手术病理对照。结果16层螺旋CT能准确地显示肿瘤的大体分型,诊断符合率为100%。病变部位包括升结肠12例,盲-升结肠2例,横结肠10例,降结肠16例,乙状结肠15例,直-乙状结肠6例,直肠23例。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显示结肠外形,肠腔内外情况,病变的形态、范围、供血及浸润程度等细节方面价值各有不同。结论16层螺旋CT作为一种快捷、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单层及多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42例病人中有23例采用单层螺旋CT检查,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水平至隔顶,19例经16层螺旋CT检查,采用造影剂示踪技术及自动触发扫描,行图像三维重建处理,对5例可疑下肢静脉血栓病人在完成胸部扫描后延迟170 s行下肢扫描.结果:采用单层螺旋CT扫描的23例共显示肺动脉426支,栓塞的肺动脉52支,占12.2%,采用16层螺旋CT检查的19例共显示肺动脉1 429支,栓塞的肺动脉501支,占35.1%,两种机型检查对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肺叶、肺段及亚段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例同时行下肢静脉检查的病人发现1例右髂外静脉血栓,1例左股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为管腔狭窄、阻塞、分支减少及血管腔内的低密度充盈缺损,间接征象为肺梗死灶形成、胸腔积液、肺炎、肺不张、肺动脉增宽、心包积液等.结论:多层螺旋CT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能清楚的显示肺动脉的解剖,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远高于单层螺旋CT,可完全替代有创性的肺动脉造影而成为临床上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将传统X线摄影最终形成数字化,它是用成像板IP(Imaging panel)替代传统的胶片/增感屏,再把储存于IP上的X线信号用激光扫描转换成电信号并进行数字化图像处理的成像技术[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