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昌秀  罗治彬  曹友德  徐红梅  杨达荣  杨柳  吴时军  张黎 《重庆医学》2012,41(34):3594-3596,3572
目的探讨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基因(PTEN)与E-钙黏蛋白(E-CD)在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分别检测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2005~2011年活检标本的非典型增生150例(轻、中、重度各50例)及60例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结果在中度非典型增生、重度非典型增生及食管癌中PTEN及E-CD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与正常食管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PTEN阳性表达率(22.22%)和E-CD阳性表达率(8.33%)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中PTEN(75.00%)及E-CD(83.33%)的表达(P<0.05);PTEN与E-CD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579,P<0.01),并且PTEN及E-CD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结论 PTEN与E-CD可能参与食管癌的发生且影响癌细胞转移;食管癌中PTEN与E-CD的表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有相互和(或)协同作用;联合检测PTEN与E-CD有望成为食管癌早期诊断、评估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人博卡病毒(HBoV) VP2病毒样颗粒(VLPs)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最佳条件.方法 HBoV VP2 VLPs免疫小鼠后,用ELISPOT方法检测小鼠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观察不同多肽刺激、不同细胞培养时间、不同细胞浓度以及不同浓度特异性刺激多肽条件下ELISPOT结果.结果 多肽P3(GYIPIENEL)及P5(LYQMPFFLL)刺激HBoV1 VLPs免疫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产生斑点数分别为233个/10(6)和157个/10(6)细胞,P8(GYIPVIHEL)刺激HBoV2 VLPs免疫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产生斑点数为113个/10(6)细胞;培养时间以24 h为最佳,此时HBoV1与HBoV2实验组特异性分泌IFN-(r)的比率分别为232个/10(6)和119个/10(6)细胞;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浓度以5×10(5)为最佳,此时HBoV1与HBoV2实验组特异性分泌IFN-(γ)的比率分别为232个/10(6)和108个/10(6)细胞;刺激物浓度10μg/ml为最佳,HBoV1与HBoV2实验组特异性分泌IFN-(γ)的比率分别为233个/10(6)和96个/10(6)细胞.结论 HBoV1与HBoV2特异性BABL/c小鼠T细胞表位多肽分别为HBoV1:P3;HBoV2:P8.检测人博卡病毒VP2病毒样颗粒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ELISPOT方法最佳实验条件为:培养时间24 h,细胞浓度5×10(5)细胞/孔,刺激多肽终浓度10 μg/ml,可用于HBoV在小鼠上的细胞免疫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血清中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表达水平及联合检测 TSP-1和甲胎蛋白(AFP)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临床已确诊的肝癌组患者48例,肝纤维化组患者43例,健康对照组40例血清中的TSP-1和 AFP的水平,比较各组差异及两者对肝癌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 TSP-1和 AFP 最佳诊断界值,同时分析 TSP-1和 AFP 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①肝癌组TSP-1的水平明显低于肝纤维化组和健康对照组,肝纤维化组低于健康对照组(P <0.01);肝癌组AFP的水平明显高于肝纤维化组和健康对照组(P <0.01);②单独检测 TSP-1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为79.17%(38/48),特异度为78.31%(65/83);单独检测 AFP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为58.33%(28/48),特异度为79.52%(66/83);③TSP-1、AFP串联检测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为43.75%(21/48),特异度为95.18%(79/83);TSP-1、AFP 并联检测时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为93.75%(45/48),特异度为62.65%(52/83)。【结论】血清 TSP-1水平可作为肝癌诊断的一个新的标志物,且TSP-1单独检测诊断肝癌时灵敏度与特异度均较高,有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TSP-1与AFP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肝癌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背景:近年来临床运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肝纤维化取得了较好疗效,但由于肝源稀少,骨髓干细胞体外分化为成熟肝细胞的技术仍然不成熟。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其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 方法:构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离、纯化并鉴定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制备正常及肝纤维化大鼠血清,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组培养,分别加入以下培养基:DMEM+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肝细胞生长培养基(HGM)+体积分数5%胎牛血清;HGM+5%正常大鼠血清;HGM+5%肝纤维化大鼠血清;HGM+5%肝纤维化大鼠血清+25 μg肝细胞生长因子。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采用Realtime-PCR检测甲胎蛋白和细胞角蛋白18的表达,溴甲酚绿法检测上清液中白蛋白水平,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 结果与结论:正常大鼠血清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肝纤维化大鼠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增殖作用最好,且能有效诱导其向肝细胞分化,联合使用肝细胞生长培养基能提高分化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预培养对冻存肝细胞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外科切除肝组织分成5组:①对照组(DMEM预培养0 h);②标准预培养组(DMEM预培养8 h);③CGRP三个浓度预培养组(10-6 mol/L,10-7 mol/L,10-8 mol/L;8 h).采用胶原酶灌注法分离肝细胞,经预培养后冻存5周,复苏,台盼蓝检测新鲜分离肝细胞成活率,并体外培养肝细胞48 h,用MTT 法观察肝细胞活力,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检测谷白蛋白(Al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检测肝细胞内活性氧(ROS)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预培养组及各 CGRP(10-6,10-7,10-8)处理组细胞成活率(53±5,63±6,61±6,58±7)、Alb合成(4.8±0.6,6.5±0.7,5.8±0.7,4.9±0.6)及MTT活性(0.25±0.07,0.38±0.06,0.31±0.05,0.22±0.03)较对照组(46±7,3.9±0.6;0.11±0.01)显著增加(P<0.05),且CGRP(10-6,10-7)处理组细胞成活率、Alb合成及MTT活性显著高于预培养组(P<0.05);预培养组及各CGRP (10-6,10-7,10-8)处理组肝细胞复苏后48h内LDH释放(25±7,15±4,17±5,18±6),ROS释放(107±9.5,62±4.8,70±7.1,80±5.8)及MDA水平(0.87±0.1,0.70±0.06,0.76±0.07,0.80±0.07)较对照组(31±6,120±8.5,1.31±0.04)显著减少(P<0.05),且与预培养对照组比较,CGRP (10-6,10-7,10-8) 各处理组LDH及ROS释放显著减少(P<0.05),CGRP (10-6,10-7)处理组MDA释放显著减少(P<0.05).[结论]CGRP预培养对冻存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抗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医院运行环境不断完善,国际医学交流日益增多,同时医疗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随之带来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医学实验室(本文中的医学实验室包括临床实验室)管理工作者应更加重视医学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及国际化。ISO15189是当前指导医学实验室建立和完善先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最适用标准,也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以ISO15189为标准建立质量  相似文献   
8.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B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组在急性期其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B细胞以及Th1、Th2细胞的细胞表达率,同时检测患儿的免疫球蛋白、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并与5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肺炎支原体患儿CD3+、CD4+、Th1细胞表达率和Th1/Th2比值以及免疫球蛋白IgG和IgA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CD8+、CD4+/CD8+、Th2、B细胞、免疫球蛋白IgM、C3、C4和IFN-γ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NK细胞与IL-4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患儿在急性期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中的多种细胞以及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有不同程度的明显异常变化,存在免疫功能失调,检测肺炎支原体患儿的免疫功能状况对疾病监测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陆建国  曹友德  黄涛 《西部医学》2012,24(5):996-997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在肺炎支原体IgM检测方面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对1092例疑似肺炎支原体肺炎标本进行检测。结果酶联免疫法各项评价指标略优于胶体金法。结论两种方法均可用于肺炎支原体IgM的实验室检测,酶联免疫法相比胶体金法效果略好。  相似文献   
10.
基于肝切除手术来源的成人肝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成人肝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良性病变的外科肝切除组织中获取有活性的成人肝细胞,对2例肝衰竭患者采用股动脉插管介入法行脾脏内移植。结果2例患者在治疗后病情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明显改善,其肝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例1术后第3 d胆红素上升,术后第4 d出现肝昏迷而自动出院;例2于术后1周黄疸指数再次升高,术后40 d死亡。结论成人肝细胞脾脏内移植治疗肝衰竭,技术上安全可行,且具有一定临床疗效;如何增强移植后肝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将是维持受体肝功能持续改善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