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目的研究适合中国人群的顺行肱骨髓内钉进钉点。方法 (1)成年新鲜冰冻肩部标本8例,解剖观测腋神经、旋肱前、后动脉、肱二头肌长头腱、肩胛上神经、肩胛上动脉与参考进钉点的距离,确定相对安全区域;(2)肱骨干标本60例,随机分成6组,在相对安全区行模拟打钉和影像学检测,从而确定理想进钉点。结果进钉点相对安全区域为肱二头肌长头腱后方及冈上肌肌腱内侧的肱骨头软骨面上。理想进钉点位于肱二头肌长头腱后方(12.12±0.68)mm(11.69~13.57mm),冈上肌肌腱内侧8.5mm。结论在顺行肱骨髓内钉植入术中,理想进钉点的确定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老年中节指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老年中节指骨骨折患者98例,根据不同的骨折修复方式分为观察组(闭合复位)与对照组(切开复位)。记录两组手术及治疗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费用、愈合时间;并于手术治疗结束后12个月采用美国手外科协会评分(TAFS)标准评定两组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12个月后观察组TAFS优良率为92.86%,对照组为91.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僵硬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畸形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及粘连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未合并血管、神经和肌腱损伤的老年中节指骨骨折患者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具有一定优势,患者手术操作时间短,痛苦少,术后畸形发生率低,远期功能恢复与开放复位治疗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吴云强  吕杨训  崔伟  柳维  周贤挺  杨雷 《中国骨伤》2014,27(11):912-915
目的 :探讨肘关节外侧韧带复合体对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作用及韧带损伤时肘关节侧位X线影像学中桡肱率变化特点。方法:取冷冻保存的新鲜成人肘关节标本20侧,将标本制成肘关节"骨-韧带"标本,随机分为两组。利用自行设计的维持肘关节后外侧旋转活动度的设备固定标本,A组按次序切断外侧结构:A1组,外侧韧带完整的标本组;A2组,切断桡侧尺副韧带组;A3组,增加切断环状韧带组;A4组,最后切断桡侧副韧带组。B组分为:B1组,外侧韧带完整的标本组;B2组,切断桡侧副韧带组;B3组,再切断环状韧带组;B4组,最后切断桡侧尺副韧带组。分别摄肘关节侧位X线片,在PACS系统中测量桡肱率,比较各组的差异,并统计分析。结果:A组,统计分析各组数据,各组间桡肱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统计分析前2次切断韧带,各组间桡肱率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断桡侧尺副韧带(B4组),与前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侧尺副韧带是限制肘关节后外侧旋转脱位的主要结构,环状韧带、桡侧副韧带为次要结构;并根据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X线影像学特点将其分为4个等级。  相似文献   
5.
股骨头骨折常与髋关节脱位同时发生,后脱位中股骨头骨折的发生率为4%-17%,前脱位中的发生率为10%,也有罕见的无髋关节脱位的股骨头骨折。1957年,Pipkin将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分为4个亚型,称之为Pipkin骨折。由于其发生率较低。缺乏足够的病例数量、放射学资料和长期随访结果等,且各类文献中治疗方法不一致,因此该骨折在复位时机、手术时机、手术入路、手术方式等方面争论较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NeerII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9-09—2012—06收治的48例NeerⅡ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其中25例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PHIL05组)固定,23例行肱骨髓内钉(PHN组)固定。结果PHILOS组手术时间为(110_+26)min高于PHN组(78±12)min,PHILOS组术中出血量为(96±15)ml高于PHN组(52±10)ml,PHILOS组骨折愈合为(15±4)周,高于PHN组(10±2)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在颈干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肩关节Constan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HN组的外展前屈功能稍差。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髓内钉在治疗NeerII型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疗效相当,但肱骨近端髓内钉手术创伤更小,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7.
胫骨干骨折通常是由于高能量损伤所致,不仅骨折粉碎程度高,而且软组织损伤严重,复位固定非常困难,感染率也较高,使得目前骨折不愈合及骨不连发生率居高不下[1]。随着对生物学固定(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 BO)理念的认识,临床上出现了“生物学固定”的概念。外固定支架作为一种桥梁结构,不仅维系了骨干的力线,而且可随时撑开或加压[2];弹性髓内钉(TENs)作为目前儿童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常用固定器械,具有良好的弹性、韧性及生物相容性,能够抵抗骨折处的压力、张力、剪切力及扭转力,保持成角、轴向、侧方及旋转的稳定性,维持复位状态[3]。结合两种固定方式的优势,本文将外固定支架和TENs结合用于治疗复杂胫骨骨折,本院从2011-08-2013-01采用此系统治疗胫骨骨折24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携带淋巴结的组织瓣移植治疗下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采用携带淋巴结的组织瓣移植治疗Ⅱ~Ⅲ期下肢淋巴水肿5例,皮瓣大小(10~30)cm×(4~9)cm,受区选择患肢小腿区,受区血管为胫前动脉及伴行静脉,术后定期随访。结果1例皮瓣术后部分坏死,予以换药对症治疗后,创面瘢痕愈合,其余4例移植皮瓣顺利成活。术后随访0.5~2年,患肢周径于术后1个月及6个月平均减少0.84 cm及2.29 cm,术后未出现淋巴管炎,供区未出现淋巴漏及淋巴水肿。结论应用淋巴结皮瓣移植治疗肢体淋巴水肿近期疗效较好,供区无并发症,是早中期下肢淋巴水肿可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