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7篇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腹腔镜肾上腺切除(LA)治疗肾上腺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将96例肾上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LA,对照组采用开放肾上腺手术(OA)。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进流质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LA用于肾上腺良性肿瘤的治疗安全、有效、创伤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获得能有效抑制PC—1基因表达的RNAi靶标,用RNAi技术研究PC-1基因表达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方法: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了可表达短发夹RNA的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与表达PC-1-EGFP融合蛋白的质粒共转染NIH3T3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差异,从5个候选靶标中初筛出最合适的RNAi靶标,再通过RT—PCR和Western印迹从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检测该RNAi靶标抑制PC-1基因表达的效果。结果:利用RNA干涉有效靶点抑制了NIH3T3细胞中外源PC-I基因表达。结论:这一策略适合大量筛选:RNAi有效靶标序列,其结果为研究RNAi技术降低PC-1基因的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获得高效价PC-1蛋白的兔多克隆抗体,用于PC-1功能的实验。 方法:实验于2004-02/08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完成。以纯化后的PC-1蛋白及其N端46个氨基酸与GST的融合蛋白(GST—PC-1和GST-PC-1-46)为抗原,通过一种经腘淋巴结注射、免疫家兔的改进的免疫方法制备兔多克隆抗体。应用ProteinA亲和层柝纯化抗体。以酶联免疫吸附和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法鉴定所得抗体。 结果:①2个兔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分别为1:12800和1:51200。②PC-1在高恶性前列腺癌细胞C4—2中高表达,在低恶性前列腺癌细胞LNCaP中有少量表达。③经免疫组化染色后,含有PC-1蛋白的C4—2及LNCaP细胞均呈阳性反应,细胞质中可见明显着色,而空泡状的胞核则没有着色,提示PC-1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浆中。结论:用一种改进的免疫方法,获得高效价的、可应用于酶联免疫吸附和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实验的PC—1蛋白兔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4.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前列腺液16S rRNA基因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立权  沈明  赵岩 《中华男科学杂志》2003,9(4):263-265,269
目的 :通过前列腺液 16SrRNA基因的检测 ,探讨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CPPS)的细菌感染性病因及其对抗生素疗效的预测价值。 方法 :用通用引物PCR法检测 5 9例CPPS病人前列腺液 (EPS)和初段尿 (VB1)细菌16SrRNA基因。若只在EPS检测到条带 ,或EPS信号比VB1强 10倍以上 ,则细菌信号判断为阳性。所有病人口服左氧氟沙星及阿奇霉素治疗 4周。与治疗前相比 ,治疗后症状严重性积分指数 (SSI)、症状频度问卷积分 (SFQ)、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 (NIH CPSI)中疼痛问题的总积分 (quasi CPSI)减少 5 0 %以上 ,或病人主观总体评价改善5 0 %以上作为治疗有效的标准。 结果 :5 9例CPPS病人中细菌信号阳性 46例、阴性 13例。细菌信号阳性与阴性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 6 5 %~ 74%、0 ,疗效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部分CPPS与细菌感染有关 ,前列腺 16SrRNA基因检测的结果对选择抗生素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染病预防是基层部队卫生防病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单位1991~2000年间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低于2‰,其中3年无传染病发生。笔者的体会:一是各级领导重视,将防病工作列入重点,经常督促,检查指导,加强行政管理,加大经费投入,保证防病工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落实。确实起到了投入小,收效大的效果。二是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  相似文献   
6.
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发源于神经嵴胚胎残留组织,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且临床上较原始的恶性小圆细胞肿瘤少见,多分布于颅内、四肢、胸壁及中轴软组织[1-2]。Celli等[3]1975年首次报道PNET,大部分发病于儿童和青年人,>70%的患者发病于20岁之前,女性多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嵌入式临床技能培训在外科学总论中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在大四上学期学习外科学总论时,从临床医学专业的11个班中随机抽出4个班,又将这4个班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个班级。A组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模式进行教学;B组为教改组,采取嵌入式临床技能培训教学。通过两组的中期理论、技能考核,期末理论、技能考核成绩的统计比较,评价教改的教学效果。结果期中理论考核:对照组合格(112人,70.9%),教改组合格(150人,96.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期末理论考核:对照组,合格(106人,67.1%),教改组合格(136人,8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期中技能考核:对照组合格(96人,60.8%),教改组合格(143人,9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期末技能考核:对照组合格(101人,63.9%),教改组合格(141人,9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嵌入式临床技能培训能够明显提高医学生学习兴趣,且能够显著提高医学生对理论知识及临床基本技能的掌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T.O.N.E.肾结石评分系统预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791例行PCNL的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S.T.O.N.E.肾结石评分对患者术前的结石特征进行评分,分析S.T.O.N.E.评分与结石清除率、术中估计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等临床数据的关系。结果:1 791例S.T.O.N.E.评分为(7.27±1.27)分,结石清除组和结石残留组的S.T.O.N.E.评分分别为(6.94±1.08)分和(8.25±1.29)分(t=21.338,P=0.000)。结石清除率为74.7%(1 338/1 791),443例(24.7%)出现手术并发症。S.T.O.N.E.评分与术后结石清除状态相关(P0.01),与术中估计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相关(P0.05),但与手术并发症不相关(P0.05)。结论:S.T.O.N.E.肾结石评分系统能预测PCNL术后结石清除状态,有一定的预测围手术期情况的能力。但该评分系统能否预测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研究以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上尿路结石行二次(或二次以上)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操作的原因,提高PCNL技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PCNL治疗的1 041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资料,对其中进行二次(或二次以上)PCNL操作的病例,根据其行二次PCNL操作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 041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共1 203侧上尿路)中进行二次(或二次以上)PCNL操作的病例共252侧(20.9%),行二次PCNL操作的理由包括:结石负荷大、分布广182侧(72.2%);通道或肾集合系统黏膜出血29侧(11.5%);脓肾(感染)22侧(8.7%);孤立肾或肾功能不全7例(2.8%);集合系统穿孔3侧(1.2%);未发现或未能进入残留结石所在肾盏的盏颈口4侧(1.6%);通道建立失败以及不合理3侧(1.2%);麻醉意外等2例(0.79%)。二次PCNL操作时行局部麻醉204侧(81.0%),全麻48侧(19.0%);俯卧位221侧(87.7%),侧卧位31侧(12.3%)。1 203侧上尿路行一次PCNL操作的清石率为74.1%;行二次PCNL操作后的清石率为91.0%;252侧行二次PCNL操作的患者清石率为80.9%。1 203侧上尿路仅行一次PCNL操作的951侧上尿路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是10.8d,行二次PCNL操作的252侧上尿路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是13.4d。结论:结石负荷大、分布广,脓肾(感染)以及出血是上尿路结石行二次PCNL操作的主要原因。二次PCNL操作对于减轻第一次PCNL出血和感染的风险,提高清石率有很好的作用。但其增加患者的痛苦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泌尿外科学是外科学的一个重要学科,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膀胱肿瘤、前列腺增生症、泌尿系统结石等泌尿系统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内容繁多而复杂。为了不断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必须科学地解决教学遇到的瓶颈,引进新型的科技完善教学。虚拟现实(VR)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使用户通过虚拟环境来切身感受真实的环境,在该虚拟的环境中进行操作。将VR技术应用于泌尿外科教学中,可以模拟泌尿系统环境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更深刻理解泌尿外科知识的同时,在虚拟的模型上进行操作,增强操作的熟练程度。然而,作为一种应用于医学教学的新型技术,教学者以及学生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努力去适应,使得VR技术可以极好地服务于医学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