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高位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高位隐睾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12—2019-04间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高位隐睾患儿,均予以腹腔镜高位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儿术中均顺利寻及睾丸且成功实施下降固定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为(40.20±4.30)min,术中出血量为(28.60±9.90)mL。切口均I期愈合。术中及术后未发生肠管及其他脏器损伤等并发症。住院时间为(6.70±1.40)d。术后随访6~10个月,经复查显示,下降固定的睾丸位置良好,未出现睾丸回缩或萎缩病例。结论腹腔镜高位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高位隐睾患儿,创伤小,康复时间短,并发症风险低,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长管骨多发性内生软骨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6例儿蕈长管状坩多发性内生软骨瘤病例临床资料、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综合分析,结合手术方式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讨论..结果此类疾病多发生于干骺端,以股骨和胫骨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肢短缩或畸形;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干骺端低密度扇形增宽,其内可见较大骨小梁间隔,并可见片状或条索状钙化影,边缘可见硬化边,一侧骨骺发育减慢,导敛骨十向一侧弯曲。手术治疗以局部病变刮除同种异体骨植骨为主,必要时可同时行矫形及钢板内固定。结论儿童长管状甜多发性内生软骨瘤患者经临床、影像学及病理检查均可明确诊断,对于病变影响骨骺发育病例,确诊后应早期于术治疗,手术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彻底清除病灶,局部敏感抗生素医用硫酸钙填充(Stimulan)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郑州市骨科医院2013年9月—2014年4月治疗的19例慢性骨髓炎患者,男16例、女3例,年龄21-51岁、平均37岁,病史4个月-15年发病部位:股骨9例、胫骨5例、胫骨远端波及踝关节1例、肱骨2例、足背部2例。采用彻底清除病灶抗生素医用硫酸钙或抗生素医用硫酸钙联合自体髂骨一期植骨。术后平均随访4.1(3-9)个月,中位随访4个月。结果经过治疗,切口及窦道一期愈合16例,2例胫骨中段骨髓炎术后切口渗液,经局部换药后切口二期愈合,1例胫骨远端骨髓炎术后切口渗液,经局部换药后切口渗出明显减少,总有效率为94.7%。结论彻底清除病灶,局部敏感抗生素医用硫酸钙填充短期疗效显著,需进一步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对股骨颈骨折(FNF)内固定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ONFH)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FNF患者,均给予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术前测定ESR、CRP水平,计算ESR/CRP,以ESR/CRP的25及75百分位数作为界限,将患者分为3组。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不同ESR/CRP的FNF患者2年内ONFH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ESR/CRP对FNF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ONFH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SR/CRP对FNF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ONFH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22例患者,患者术前ESR/CRP为96.42%(93.40%,99.23%)。术后2年发生ONFH 21例,发生率为17.21%;ESR/CRP<93.40%患者术后2年ONFH发生率低于ESR/CRP在93.40-99.23之间及>9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患者合并糖尿病占比、骨折Ⅲ型占比高于未发生组,术前CRP水平高于未发生组,ESR/CRP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糖尿病、骨折Garden分型Ⅲ型是FNF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ONFH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高ESR/CRP是其保护因素(OR<1,P<0.05)。ROC曲线显示,ESR/CRP预测术后发生ONFH的AUC>0.70,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ESR/CRP是FNF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ONFH的影响因素,可作为预测患者术后发生ONFH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在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28 例确诊骨肉瘤患者于化疗前后接受MRI 扫描。按治疗疗效分为疗效良好组和疗效较差组,分析两组治疗前后ADC 值差异。结果 28 例骨肉瘤患者中疗效良好组21 例,疗效较差组7 例。治疗前疗效良好组和疗效较差组平均ADC 值分别为(1.12±0.16)×10-3mm2/s 和(1.57±0.20)×10-3mm2/s ;治疗后分别为(2.33±0.18)×10-3mm2/s和(1.97±0.22)×10-3mm2/s,经独立样本t 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后ADC 值变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DC 值对于评价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方面有较好价值,且治疗前ADC 值可用于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复合消旋聚乳酸(poly-L-lacticacid,PLLA)/明胶修复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4~6月龄青紫兰兔36只,体重2.5~3.5kg,雌雄不拘。体外分离培养MSCs,取第2代MSCs种植于PLLA/明胶支架体外复合培养。将36只青紫兰兔制备双侧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模型,根据修复方法不同随机分为A、B、C3组(n=12)。A组,将MSCs与PLLA/明胶支架材料复合物植入兔双膝缺损处;B组,将单纯PLLA/明胶支架材料植入兔双膝缺损处;C组,缺损处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对照。A、B组在植入时均加入25μg/L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p1,TGF-β1)0.4ml。分别于术后4、8和12周,取材行大体、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将12周大体及组织学标本按照O’driscoll等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大体观察:术后12周,A组修复组织与正常软骨结合处完整,表面光滑,界限模糊;B、C组缺损处修复组织呈纤维组织或无修复,表面不平整或呈虫蚀样改变。组织学观察:A组术后4周,细胞数较多,呈梭形、圆形或椭圆形;8周修复组织与周围软骨大部分结合,细胞呈圆形,以透明软骨样细胞为主,有软骨陷窝,表层有梭形纤维样细胞;12周修复组织细胞为透明软骨样细胞,柱状排列,与周围软骨及软骨下骨整合良好;B组,术后4~8周细胞数较少,细胞层次排列差;12周修复组织菲薄,呈纤维软骨样,基质染色接近正常;C组,术后4~8周缺损组织由薄层纤维组织覆盖;12周缺损区纤维组织进一步增厚,与周围软骨未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A组修复组织Ⅱ型胶原染色呈阳性,B组呈弱阳性,C组无表达。术后12周大体观察总评分,A、B及C组分别为2.75±0.89、4.88±1.25和7.38±1.18,A组优于B、C组,B组优于C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总评分,A、B及C组分别为3.88±1.36、8.38±1.06和13.13±1.96,A组与B、C组以及B组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软骨组织工程原理,以PLLA/明胶为支架材料复合自体MSCs移植是一种修复软骨缺损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渐进性压迫减压后修复过程中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的表达情况. 方法: Wistar大鼠51只,分为空白对照组(n=3)和损伤组(n=48). 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常规饲养;损伤组用螺钉压迫法造成脊髓渐进性压迫模型,压迫至中度开始减压. 按减压后不同时间点又分为1,3,5,7,14和28 d 6个组,每组动物8只. 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测定NCAM在脊髓灰质神经元中的表达,并采用计算机Mias软件进行图像分析. 结果:各组灰度值:空白对照组:245.53±3.47;损伤组减压后1 d组:235.33±6.48;3 d组:218.86±2.67;5 d组:198.39±3.24;7 d组:173.15±5.98;14 d组:190.45±4.93;28 d组:227.68±2.85.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脊髓渐进性损伤组各不同时间点组均有NCAM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减压后7 d NCAM的表达量最高. 结论: 在脊髓渐进性压迫减压后的修复过程中NCAM均有表达,NCAM表达量的变化可能与脊髓损伤后的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告9例关节内原发恶性肿瘤病例,探讨合理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方法2001年8月至2011年7月共收治关节内原发恶性肿瘤的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21~76岁、平均43.8岁。7例滑膜肉瘤(均为膝关节),1例脂肪肉瘤(膝关节),1例恶性弥漫性巨细胞瘤(髋关节)。回顾其临床表现、影像特点、诊断途径、手术方式,评价术后关节功能、并发症及转归。结果9例入院前均有关节疼痛,MRI典型表现为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或混杂信号伴明显强化,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27.5(12~60)个月,中位随访27个月,4例最终行截肢术,另5例保肢治疗后功能良好。结论关节内原发恶性肿瘤发病率极低;易误诊为良性病变。本组病例以膝关节滑膜肉瘤多见;术前需活检明确诊断,根据病理结果制订治疗方案(行新辅助化疗或术后放化疗),患者能有良好的预后。根据MRI评估关节受累情况,需设计良好的外科切除边界;获得有效的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II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感染、骨缺损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胫骨骨折术后感染、骨缺损患者依据Ilizarov技术标准进行治疗。术后定期摄X线片复查,评估牵张成骨情况。结果 6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8~30个月。骨搬运完成时间2~7个月,骨搬运长度6~18 cm。患者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6例出现钉道反应,1例切口皮缘水肿,均经治疗后愈合;17例搬运后期出现对线不良,经调整骨搬运方向、少量植骨,均获对位对线骨性愈合。骨搬运完成后9个月,按Paley et al骨折愈合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45例,良6例,可8例,差1例。骨缺损断端骨愈合及牵张成骨区成骨愈合满意,软组织创面愈合满意,所有患肢长度恢复良好,与健侧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技术进行感染扩创、炎性病变切除、骨段搬运修复骨缺损,对胫骨术后感染的控制、肢体功能的重建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刮除植骨并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股骨头软骨母细胞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8月~2014年11月,对11例股骨头软骨母细胞瘤患者行肿瘤刮除、自体髂骨移植并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女性4例,男性7例,年龄12~27岁,平均18.55岁。手术采用S-P切口,脱位髋关节,于股骨头软骨处开窗,刮除肿瘤病灶,取自体髂骨块植骨并用可吸收螺钉1枚固定髂骨块。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详细记录术后并发症、植骨愈合时间、肿瘤复发、髋关节功能等情况。应用髋关节Harris评分系统评估患者术前、术后功能。[结果]11例患者随访时间24~69个月,平均37个月。植骨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4.35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65.53±9.32)分,增加至术后3个月的(85.15±4.23)分,优良率81.85%;术后1年(91.24±3.12)分,优良率100%;术后2年(92.62±3.18)分,优良率100%。术后3个月、1年、2年的Harri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年的Harris评分与术后3个月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头软骨母细胞瘤患者应用肿瘤刮除自体髂骨移植并可吸收螺钉固定术治疗,可以获得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较短的植骨愈合时间以及满意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