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变椎体部分切除、髂骨植骨及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病变椎体部分切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5例脊柱结核患者,术前抗痨治疗9~38d后采用前路病变椎体部分切除、大块髂骨支撑植骨、前路或后路器械内固定手术。融合2个椎间隙以下者行前路固定24例;融合3个椎间隙以上者行后路固定31例,其中前后路同期手术者14例,分两期手术者17例。术后负压引流3~5d。结果:随访24~70个月,平均38个月。24例伴脊柱畸形者后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22°矫正至术后平均9°,随访时平均11°。19例伴神经功能障碍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半年87%的患者血沉达到正常,CRP93%达到正常;1例出现并发症,经再次手术治愈。X线片复查见全部患者于术后3~6个月(平均5.5个月)植骨愈合,均恢复了正常生活与工作。结论:病变椎体部分切除、植骨、内固定术病灶清除彻底,病椎骨融合快,复发率低,患者卧床时间短,缩短了脊柱结核的疗程,是治疗脊柱结核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2.
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与愈后。方法分析29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患者的分型、治疗时间及治疗方式。27例获得随访(93.1%),随访时间1~15年(平均7年)。以X光平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价其愈后。结果29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患者按Pipkin分类法分型,Ⅰ型13例(占44.8%),Ⅱ型9例(占31%),Ⅲ型3例(占10%),Ⅳ型4例(占14.2%),对27例获得随访者按HHS(HarrisHipScore)功能评价标准,Ⅰ型中优为9例(占33.3%),良2例(占7.4%),可1例(占3.7%),差0例(占0%),Ⅱ型中优为0例(占0%),良2例(占7.4%),可4例(占14.9%),差2例(占7.4%),Ⅲ型中优1例(占3.7%),良0例(占0%),可1例(占3.7%),差1例(占3.7%),Ⅳ型中优0例(占0%),良2例(占7.4%),可1例(占3.7%),差1例(占3.7%),其中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者4例(占总例数13.7%)。结论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损伤机制、骨折脱位类型确定。其愈后取决于患者的年龄、治疗时间、骨折脱位类型、治疗方法以及预防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髋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在治疗A1、A2和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各自特点。方法:股骨粗隆间骨折104例,其中PFN固定33例,男13例,女20例,年龄63~87岁,平均76岁;A1型12例,A2型18例,A3型3例。DHS固定71例中,男29例,女42例;年龄61-92岁,平均74.5岁;A1型32例,A2型34例,A3型5例。对两种术式的平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平均手术时间PFN(51.5±4.4)min,DHS(68.8±5.9)min;切口长度PFN(9.6±0.9)cm,DHS(15.5±1.5)cm;失血量PFN(179.0±12.9)ml,DHS(269.3±40.0)ml。PFN无髋内翻,DHS髋内翻1例、颈干角变小7例。PFN近端螺钉后退导致髋外侧疼痛6例。结论:DHS与PFN在A1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疗效基本相同。PFN手术损伤小于DHS,且抗张力强,不易并发髋内翻及头旋转,更适合A2、A3型粗隆间骨折. 相似文献
4.
5.
大黄对胃肠功能影响的国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大黄是临床上常用的泻下药物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苦、寒,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利湿退黄等作用.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大黄具有影响胃肠运动的作用,正确合理的应用还可以保护肠屏障功能和防治肠道的菌群移位,但对其作用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本文就大黄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存在胆囊肠道瘘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附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对存在胆囊肠道瘘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4200例LC手术中5例存在胆囊肠道瘘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5例患者胆囊肠道瘘的诊断均为术中证实,其中胆囊十二指肠瘘4例及胆囊结肠瘘1例。4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得的治疗包括腹腔镜下缝合瘘口1例、使用钛夹夹闭瘘口1例及中转开腹后直视下缝合瘘口2例;1例胆囊结肠瘘患者则在腹腔镜下直接缝合瘘口。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痊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胆囊肠道瘘是胆囊结石症的少见并发症,术前明确诊断者以选择开腹手术为宜。LC术中发现应视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对于有经验的术者在局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取钛夹夹闭、镜下缝合或切割吻合器封闭瘘口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Q开关Nd: YAG激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Q开关Nd:YAG激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在治疗颧部褐青色痣(naevus fuscocaeruleus zygomaticus NFZ)过程中对减轻色素沉着,缩短疗程的作用。方法:对2004年12月~2007年12月采用Q开关Nd:YAG激光治愈的52例颧部褐青色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27例(治疗后外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照组25例(治疗后待自然愈合),比较其治疗间隔时间、疗程的长短。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纽平均治疗间隔时间分别为74.59天及105.24天,平均疗程分别为453.37天及651.28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开关Nd:YAG激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颧部褐青色痣色素沉着轻、疗程较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结肠造口在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外科处理中的意义。方法4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中,2例行乙状结肠造口;2例行肛周扩创引流术及抗炎、对症治疗。结果行乙状结肠造口的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行肛周扩创引流术的2例中,1例术后第3天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入院后第5天死亡:1例术后感染症状仍不能快速控制,患者全身情况继续恶化并放弃治疗。结论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在肛周感染无法迅速阻断时,实施结肠造口术有效。 相似文献
9.
胃恶性间质瘤致失血性休克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海波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3,10(4):421-421
患者,男,48岁,因腹痛、腹胀1d,头昏、乏力3h时入院。无恶心、呕吐、呕血、便血、畏寒、发热及外伤史。既往无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及肝炎史。查体:T36℃,P110次/分,R24次/分,BP90/50mmHg(1mmHg=0.133kPa)。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神志清醒。腹部膨隆,全腹有压痛,反跳痛.肝脾均未扪及,肝、肾区无叩痛,肝浊音界存在,移浊( ),肠鸣活跃。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6岁,维族。因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入院。术前常规准备,查血型为A型。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胆囊切除术。术后第二天发现腹腔引流管流出黄色胆汁伴巩膜黄染,有剧烈腹痛,体温38.9℃。即行剖腹探查术,发现胆总管损伤,胆总管破裂。进行常规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置腹腔引流。手术中因输血发生输血反应,立即按输血反应处理。术后患者回病房,症状没有改善。经讨论重新检查定血型,发现患者血型不是A型而是B型,发生输血反应是因为错误的定血型而引起的。患者术后第三天发生肾功能衰竭。经过输B型血,抗感染,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