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7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徐运  刘鸣  崔丽英  黄一宁 《中华神经科杂志》2020,(4):250-252,253-268
影像技术在脑血管病诊疗和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2016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其脑血管病学组发布了中国脑血管病影像应用指南。由于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临床应用的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涌现,旧版已经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在2019新版指南中,我们对大家已熟悉的应用领域进行了精简,重点介绍了CT和MRI应用的新领域以及一些新技术及其后处理的新方法,如脑出血血肿早期扩大的平扫CT征、高分辨血管壁MRI的应用、定量磁化率成像、血流动力学成像技术等,为临床和科研的应用提供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1α(6-keto-PGF1α,6-k)及TXB2/6-ketoPGF1α比值(T/6-k)、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 LDL)和脂蛋白(a)[LP(a)]水平,为临床积极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急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TIA)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AIS)80例,健康对照者(NC)120例;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ox LDL、Lp(a)、TXB2,用ELISA竞争抑制法测定6-k;分别测定TIA和AIS患者发病24 h、7 d、14 d时的血浆TXB2、6-k及T/6-k、ox LDL和Lp(a),将3个时间状态值与健康人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IA组和AIS组,发病24 h、7 d、14 d的血浆ox LDL、Lp(a)、TXB2及6-k水平均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均0.01)。TIA组和AIS组患者发病24 h、7 d、14 d相互比较:TXB2水平发病24 h、7 d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发病14 d时TXB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k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6-k水平发病7 d、14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ox LD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p(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XB2、6-k、ox LDL和Lp(a)检测对于TIA患者积极预防进一步发展为脑梗死有重要的警示价值,且对于防止AIS患者再次发作,积极进行二级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回顾分析48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神经电生理学特点、治疗及预后。临床以肢体无力、麻木为首发症状者占81.25%(39/48),尤以双下肢显著;四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者占93.75%(45/48)。38例患者脑脊液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42例患者神经电生理学显示,F波传导速度减慢或未引出、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下降。43例患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97.67%(42/43)肌力较前好转。亦有少数患者出现不典型临床症状与体征,如单侧面部痛觉减退、病理征阳性等。临床医师应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和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等综合判断,早期明确诊断,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正他汀类调脂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调脂药物,通过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而发挥药理学作用。他汀类调脂药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目前全球每年约30×106例患者服用他汀类调脂药,其中约10%因神经肌肉系统不良反应而停药~([1])。本文拟对他汀类调脂药的神经肌肉系统不良反应,如肌肉毒性、神经毒性、重症肌无力(MG)等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5.
视神经脊髓炎是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脱髓鞘性疾病,特征性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视神经炎和横贯性脊髓炎。随着其特异性抗体NMO-Ig G的发现,"视神经脊髓炎"的定义发生巨大变化,此后又提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概念。近年来,我国学者关于视神经脊髓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拟就2010年以来我国学者在国外杂志发表的关于视神经脊髓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发病机制、NMO-Ig G与疾病关系、诊断与治疗、基因检测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中国脑卒中管理质量评估登记研究(China Quality Evaluation of Stroke Care and Treatment)数据库中TOAST分型为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3410例,其中低体质量组(BMI18.5kg/m~2)182例、正常体质量组(BMI 18.5~23.9kg/m~2)1639例、超重组(BMI24.0~27.9kg/m~2)1212例和肥胖组(BMI≥28.0kg/m~2)377例。终点事件包括12个月时全因死亡、死亡或严重残疾、感染并发症和脑卒中复发。结果与正常体质量组比较,低体质量组12个月时累计全因死亡率升高(19.1%vs 6.7%,P0.01),超重组和肥胖组变化无显著差异(6.0%和3.8%vs 6.7%,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以正常体质量组为参照,低体质量组12个月累计全因死亡(HR=1.91,95%CI:1.22~2.98,P=0.004)、12个月时死亡或严重残疾(OR=1.50,95%CI:1.05~2.14,P=0.026)及感染并发症(OR=1.92,95%CI:1.21~3.06,P=0.006)的风险更高,脑卒中复发风险无显著差异;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发生上述终点事件的风险无显著差异。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低体质量伴随脑卒中预后不良风险升高,但脑卒中复发的风险无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报告1例经生化和致病基因分析而确诊的成人晚发型戊二酸尿症Ⅰ型(GA-1)患者,探讨其临床、影像学特点,分析其脑梗死与戊二酸尿症Ⅰ型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治疗后的随访.方法 1例51岁脑梗死患者,报告其临床经过、生化特点和头部核磁共振改变.血液和尿液生化检查包括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检测尿有机酸、串联质谱联用法检测血液氨基酸/酯酰肉碱谱.提取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DNA,进行戊二酰辅酶A脱氧酶编码基因(glutaryl CoA dehydrogenase,GCDH)的突变分析.并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临床、生化、尿有机酸及血液酯酰肉碱谱分析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该患者以脑梗死起病,头部MRI示右侧大脑半球多发脑梗死,双外侧裂明显增宽,双侧颞叶前部蛛网膜囊肿,轻度皮质萎缩.尿有机酸分析检出大量戊二酸和3-羟基戊二酸,GCDH基因检测发现为复合杂合性突变(G178E和R402Q),确诊为戊二酸尿症Ⅰ型.同时发现患者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游离肉碱和多种酯酰肉碱水平显著降低.治疗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接近正常,尿有机酸分析戊二酸浓度较前显著增高,血液酯酰肉碱谱分析结果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结论 尽管戊二酸尿症Ⅰ型多于婴幼儿期发病,但也存在非常罕见的成人晚发型.戊二酸尿症I型可能是造成脑梗死的因素之一.在成人卒中患者中,如果没有发现其他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必要时应进行代谢障碍筛查以除外代谢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容积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与头颅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联合应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临床有神经缺失症状的患者,发病24 h内行64层螺旋CTPI和CTA后,选定感兴趣区层面,测量异常灌注区和对侧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22例患者CTPI发现病灶区域灌注异常的敏感性为90.1%,特异性为100%;脑血流量减低、平均通过时间延长;灌注异常区与对照区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64层螺旋CT可同时获得容积CTPI和包括颅底动脉环在内的CTA;22例患者均发现有不同程度的低灌注区,有19例患者CTA发现血管异常。结论早期、特别是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TPI结合CTA检查,对病因、病情进展、预后评估、半暗带区判定提供了综合、简单、快速、便捷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白质病变(WML)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11 5例,根据Ylikoski评分,将患者分为重度WML组59例(Ylikoski评分>17分),无或轻度WML组56例(Ylikoski评分≤17分)。测定患者血浆Hcy水平,进行多因素1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重度WML组患者的年龄、血浆Hcy水平和高血压的比例均高于无或轻度W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年龄等因素影响后,血浆Hcy水平仍是重度WML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59,95%CI:1.164~7.518,P=0.023)。结论高Hcy血症是脑卒中患者出现重度WML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新定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的定义已经提出来40多年了,对鉴别脑组织缺血坏死或只是缺血无坏死的临床类型有很大帮助,至今还一直沿用。但是近十年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和超早期脑梗死溶栓治疗的出现,对传统的TIA定义提出了挑战。各国专家对于是否要更改TIA定义已经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虽然没有达成共识,但是大势所趋,已经有新定义的倾向。作者将回顾这方面的新进展,期望我国就此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