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对比肝癌患者七期增强CT与常规CT灌注成像所得到的灌注伪彩图、灌注参数及辐射剂量,探讨七期增强CT评估肝癌血流灌注特性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肝癌患者行25期CT灌注扫描,将得到的图像导入后处理工作站,获得各灌注参数的伪彩图并测量肿瘤区、肿瘤活性区及相对正常肝实质区的灌注参数,包括肝动脉灌注量(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 HAP)、门静脉灌注量(portal vein perfusion, 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epatic perfusion index, HPI),同时记录扫描辐射剂量;选取25期CT灌注图像中的7期导入CT Kinetics后处理软件,得到相应的灌注伪彩图及肿瘤区、肿瘤活性区、相对正常肝实质区的灌注参数,并计算辐射剂量。比较七期增强CT扫描与常规CT灌注成像灌注伪彩图质量评分的差异,探究七期增强CT扫描及常规CT灌注成像中肿瘤区、肿瘤活性区及相对正常肝实质区各灌注参数的相关性,并比较七期增强CT扫描与常规CT灌注成像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1)七期增强CT与常规CT灌注各灌注参数伪彩图所得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七期增强CT与常规CT灌注在肿瘤区及肿瘤活性区的HAP、PVP、HPI相关性较好;相对正常肝实质区的HAP、PVP、HPI有一定的相关性;3)七期增强CT扫描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CT灌注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期增强CT扫描可以模拟常规25期CT灌注评价肿瘤的血流灌注特征,同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使用VX2肝癌兔CT增强5期扫描,探讨模拟常规25期灌注成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320排容积CT对38只兔VX2肝癌模型进行肝脏灌注扫描,从常规25期图像中依据时间密度曲线(TDC)选取5期增强图像(平扫、动脉早期、动脉期、动脉晚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并利用后处理软件分别获得其灌注参数的伪彩图,包括动脉血流量(AF)、门静脉血流量(PF)、肝脏灌注分数(PI),并分别记录其辐射剂量。比较正常肝实质及肿瘤活性区5期增强CT与常规25期灌注各参数之间的一致性;比较5期增强CT及常规25期灌注图像上正常肝实质、肿瘤活性病灶间灌注参数的差异;评价常规25期灌注和5期增强CT的灌注参数分别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结果 1)对于正常肝实质及肿瘤活性组织,5期增强CT与常规25期CT灌注各参数之间均有较好的一致性(正常肝实质AF、PF、PI的组内相关系数(ICC)依次为0.7798、0.5795、0.8371,肿瘤活性区AF、PF、PI的ICC值依次为0.5346、0.8475、0.7275);2)常规25期灌注及5期增强的正常肝实质与肿瘤活性区各灌注参数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MVD与25期灌注参数的相关系数(r)依次为AF(0.4969)、PF(-0.7890)、PI(0.8946);MVD与5期增强灌注参数的r值依次为AF(0.4058)、PF(-0.7143)、PI(0.9690);4)5期增强CT辐射剂量明显低于25期CT灌注,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期增强CT对正常肝实质及肿瘤活性区灌注评估结果与常规25期CT灌注有较好的一致性,提示5期CT灌注可大致模拟常规25期CT灌注,同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5期CT灌注结果与MVD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颅内动脉瘤术后夹闭不全和载瘤动脉闭塞的CT血管造影(CTA)表现,分析导致夹闭不全和载瘤动脉闭塞的可能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的CTA资料,使用64层螺旋CT扫描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图像后处理技术,并与数字造影血管造影(DSA)对照,评价术后载瘤动脉的CTA表现,尤其是瘤夹的位置、夹闭不成功时残存瘤体的形态.结果 112例载瘤动脉通畅,6例经DSA证实有动脉瘤夹闭不全(5例)和载瘤动脉闭塞(1例).所有钛夹显示清楚,无伪影.动脉瘤夹闭不全在CTA上表现为瘤夹周围残存小结节状、锥状、泡状或囊袋状动脉瘤影,分别位于前交通动脉处(2例)、右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远端分叉处(2例)、左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远端分叉处(1例).1例左侧颈内-后交通动脉瘤夹闭术后载瘤动脉闭塞,CTA表现为相应节段的动脉未见显影.结论 64层MSCTA能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术后钛合金瘤夹的位置与形态、载瘤动脉的通畅情况以及夹闭不全时残存的动脉瘤.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分析良、恶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的CT和MRI特征,探讨其对于IPM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IPMN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病理诊断将70例IPMN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筛选分析与鉴别IPMN良恶性相关的临床与影像特征,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其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CT增强及病理学方法评估新型温敏纳米凝胶(PIB)经肝动脉栓塞治疗兔肝VX2肿瘤的效果,并探讨其作为血管栓塞剂的可行性.方法 45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肝脏左叶植入VX2肿瘤组织块建模,将建模成功的荷瘤兔随机分为三组,PIB组,碘油组(DY组)及生理盐水组(NS组)各15只行经肝动脉栓塞治疗,于术前1天、术后3天、7天、14天时间点检测各组实验兔肝功能,同时行CT增强扫描,测量栓塞前后各组肿瘤体积变化并计算肿瘤体积增长率,观察肿瘤形态学改变同时结合病理学方法验证其治疗效果.结果 术前1天,PIB、DY及NS各组间肝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兔肝VX2肿瘤经肝动脉栓塞术后3天,PIB组、DY组的肝功能(ALT、AST)较NS组明显升高.对于肝功能ALT,PIB组、DY组分别与NS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PIB组及DY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肝功能AST,PIB组、DY组、NS组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三组间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天,PIB、DY及NS三组间肝功能差异与术后3天各组统计学结果相同(P<0.05).术前1天三组肿瘤体积大小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术后3天、7天及14天,PIB、DY、NS三组肿瘤体积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3 <0.05;P7<0.05;P14<0.05),且分别为术后3天PIB组肿瘤体积增大明显,与DY、N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天NS组肿瘤体积增大明显,分别与PIB、D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栓塞术后7天,PIB及DY组肿瘤体积增长率均较NS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14天后三组间肿瘤体积及体积生长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影像学上的环形强化灶均为病理切片下的肿瘤细胞组织,病理所见肿瘤范围与影像学测量大体一致.结论 PIB兔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安全有效,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其长期抑瘤效果较碘油佳,作为血管栓塞剂可行性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