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长青  刘丹  郭喆 《新中医》2015,47(1):10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有中医的地方就有《新中医》,《新中医》摇中医之旗,宣中医之术,传中医之道,解中医之惑;《新中医》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造就高手,培养名医。《新中医》坚持面向临床的办刊方针,及时展现当代中医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全心全意为广大读者服务。请新老读者到当地邮局订阅2015年《新中医》。《新中医》为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我院门诊2010年10月~ 2011年9月期间的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的分析,了解我院门诊患者处方用药的基本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抽查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10月~ 2011年9月期间,共抽查处方1200张,每张处方平均用药2.81种,其中18.5%的处方使用了注射剂,22.9%的处方使用了抗菌药物,通用名的使用率为100%,基本药物使用百分率72.35%,不合理用药处方占3.75%,处方平均药费为289.86元.结论 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方法分析体部弥漫大B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脑葡萄糖代谢改变模式。方法:入选52例均无脑部受累的体部DLBCL患者以及52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进行常规体部及脑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2组图像进行视觉分析后用SPM方法进行两组之间的t检验获得两组间有差异脑区的Talairach坐标值。测量患者体部肿瘤总体积(whole?body 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wb)及肿瘤糖酵解总量(whole?body 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wb),分析MTVwb、TLGwb与脑葡萄糖代谢改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DLBCL视觉可见脑皮层弥漫性、对称性的代谢减低,基底节区代谢相对增高。SPM分析结果显示,双侧额顶颞枕皮层广泛葡萄糖代谢减低(P < 0.001),仅中央前后回未受影响。右侧丘脑枕核葡萄糖代谢亦有所减低。DLBCL患者脑葡萄糖代谢增高的区域则广泛分布于除枕叶外的皮层下白质区、右侧海马区、左侧基底节、双侧苍白球及双侧小脑扁桃体区等部位。部分脑区SPM分析颞顶枕等部位可见小灶性脑区的葡萄糖代谢程度与MTVwb、TLGwb呈负相关(P < 0.001)。结论:DLBCL患者脑内葡萄糖代谢改变有较为特定的模式,并且一些脑区与体部肿瘤的葡萄糖代谢负荷存在负相关。在体部DLBCL的评价中有必要关注脑代谢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骞秀芳  郭喆  胡常菊  张雪梅 《武警医学》2013,(11):948-950,953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经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SAP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白藜芦醇组(20、10、5ms/kg),每组16只。采用尾静脉注射给药,术后6h和12h分别于光镜下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和IL-6水平。结果白藜芦醇各剂量均能减轻胰腺组织的炎性反应,病理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术后6h各剂量对应TNF-α[(89.0±19.2)、(84.7±16.0)、(105.6±22.3)ns/L]、IL-1[(109.3±19.8)、(114.5±30.2)、(135.5±29.2)ns/L]和IL-6[(185.3±28.8)、(201.5±44.0)、(213.0±30.7)ns/L],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术后12h情况同术后6h。结论白藜芦醇通过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对大鼠SAP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阳化内风"乃清代著名医家叶桂所立病机,指身中阳气变动,化而为风,滋生百病。"阳化内风"一说其内容涵盖广泛,对临床治疗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颜新教授认为运用"阳化内风"理论,应辨析患者的体质,分析肝脏功能失常的原因,考虑"内风"产生的诱发因素及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在治疗中须顺应肝脏的生理特点,协调各脏腑的相互关系,只有理法详明,辨证准确,才能药到病除。  相似文献   
6.
按照WHO及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专家组的建议,糖尿病可分为1型、2型、其他特殊类型及妊娠糖尿病4种。目前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前3位国家为印度、中国、美国。发病率增加最快的是由穷到富急剧变化着的发展中国家。世界卫生组织  相似文献   
7.
郭喆  史小四  朱哲  王惠  强烈应 《武警医学》2013,24(7):625-626
玉容颗粒由丹参、当归等9味中药组成,功能清热泻肺,活血解毒,消痈散结。用于寻常痤疮的各种皮损如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治疗。本品处方中丹参为君药,丹参主要成分之一为丹参酮ⅡA,为控制本品质量,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笔者采用HPLC法测定了本品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并拟定了含量限度。通过方法学验证,证明所用方法稳定、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体外循环不同灌注模式手术患者的寸口脉搏波分析与研究,探索建立基于寸口脉搏波监测的体外循环"搏动灌注"血流搏动波的量化分析方法。方法将34例行体外循环术的心脏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搏动灌注"组和"非搏动灌注"组,每组各17例;观察手术者寸口脉搏波情况,比较"搏动灌注"手术者术前、"搏动灌注"过程中寸口脉搏波。结果体外循环手术者主动脉血流阻断后寸口未出现明显的脉搏波,"搏动灌注"开始后寸口出现脉搏波;"非搏动灌注"手术者在整个血液灌注过程中寸口未出现明显的脉搏波;"搏动灌注"手术者术前、"搏动灌注"时寸口均出现脉搏波,但"搏动灌注"时脉搏波较低平。结论初步的研究结果提示,寸口脉搏波能反映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搏动能量的传递状况;寸口脉搏波可作为观察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搏动能量传递效果的客观指标;脉搏波幅度、面积等参数可尝试作为观察"搏动灌注"效果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卵巢正常大小癌综合征(NOCS)指的是盆腹腔广泛癌变,而卵巢正常大小的一种现象,通常是原发病变不明确,而常规影像学很难有阳性发现,本研究旨在探讨18F-FDG PET-CT在检出NOCS原发病变方面的作用。   方法  17例临床诊断NOCS女性患者均进行18F-FDG PET-CT的常规扫描及延迟显像;图像由两名核医学医生独立分析,其按诊断标准进行判断,1)卵巢以两次显像SUV≥3.0为诊断恶性病变的标准,其他脏器以发现局灶性代谢增高为诊断标准,浆膜代谢增高考虑为转移受累;2)以卵巢发现肉眼可见的代谢增高,胃肠道(尤其是胃壁)异常的局灶性增厚及肉眼可见的局灶性的代谢增高进行诊断;结果与剖腹探查病理结果或治疗随诊结果对照,判断18F-FDG PET-CT查找NOCS原发病灶的准确性。   结果  17例NOCS患者中,按标准其一诊断,18F-FDG PET-CT发现13例原发病变,9例卵巢癌,2例胃癌(均伴有双侧卵巢转移即krukenberg瘤),1例乙状结肠癌,1例腹膜血管肉瘤;漏诊1例胃癌及3例卵巢原发病变。因此PET-CT查找NOCS原发病变的检出率为76.5%,阳性预测值为100%。按照标准其二诊断,可另发现1例卵巢代谢略增高,SUVmax=2.5的病理最后诊断为卵巢癌,漏诊1例胃癌可见胃壁局限性轻度增厚、僵硬,按照标准2病变的检出率能提高至88.2%;11例卵巢原发病变的患者中7例检查前行肿瘤标志物检查,发现CA125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胃肠道患者CEA及CA199有不同程度增高。   结论  对于NOCS的患者18F-FDG PET-CT能有效的查找原发病灶,减少剖腹探查的患者数量;在NOCS患者中原发卵巢癌是主要组成部分;NOCS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肿瘤标志物的升高,18F-FDG PET-CT和肿瘤标志物可更好的查找NOCS的原发病灶。胃癌尤其是黏液成分较高的胃癌易于腹腔转移并侵犯卵巢形成kruken? berg瘤,PET-CT则可以同时发现胃和卵巢的病变;原发于卵巢及胃壁的NOCS的原发病变不能以SUV值进行诊断,肉眼发现卵巢可见的代谢增高,胃壁发现僵硬及增厚,结合临床指标即应该考虑恶性病变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我院于2005年3月正式开展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监测工作.在医院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经全院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使我院的ADR监测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