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性年龄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果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 探讨女性年龄与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结果的关系。方法 分析IVF ET 10 6个起始周期、90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 ,按女性年龄≤ 30岁 ,31~ 34岁 ,≥ 35岁分Ⅰ ,Ⅱ ,Ⅲ组 ,比较取消率、Gn用量、卵泡数、回收卵子数、受精数、卵裂数、优质胚胎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的差别。结果  3组的取消率分别为 12 .5 0 % ,2 .78% ,33 .33 % ,三组间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Gn用量分别为 (2 8.71± 5 .45 )支、(33 .46± 7.5 1)支、(34.0 5± 5 .78)支 ,3组相比 ,Ⅰ组与Ⅱ ,Ⅲ组差异显著 (P <0 .0 5 ) ,Ⅱ组与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各组间卵泡数、周期取卵数、受精数、卵裂数、优质胚胎数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组受精率分别为 74.49% ,6 8.0 7% ,6 7.82 % ,各组间相比 ,Ⅰ组与Ⅱ ,Ⅲ组差异显著 (P <0 .0 5 ) ,Ⅱ组与Ⅲ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而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组的每移植周期妊娠率分别是 45 .71% ,2 5 .71% ,15 .0 0 % ,各组间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女性年龄是影响IVF ET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控制性超排卵患者的血清及卵泡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卵泡发育的关系。方法 50个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周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月经周期第2天、取卵日抽取静脉血20例,收集取卵日卵泡直径≥18mm或≤16mm卵泡的卵泡液各25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VEGF的浓度。结果 取卵日血清VEGF水平(116.9±17.1)mg/L较月经第2天的(92.0±17.2)ng/L明显增高(P<0.001);取卵日卵泡直径≥18mm卵泡液中VEGF水平(1630.6±144.8)ug/L较卵泡直径≤16mm(1475.9±155.5)ng/L高(P<0.05);20例取卵日卵泡液水平(1492.8±184.9)ng/L显著高于同期血清的(116.9±17.1)ng/L(P<0.001)。结论 控制性超排卵周期中血清及卵泡液中VEGF水平均升高,可能参与卵泡发育、卵母细胞成熟。  相似文献   
3.
宫腔内人工授精266周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 2 6 6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 (IUI)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99年 6月— 2 0 0 2年 4月 2 0 3对不孕症夫妇实施IUI治疗的 2 6 6个周期。根据不孕的原因分为不明原因组、免疫性不孕组、男性因素组、卵巢因素组及输卵管因素组。根据IUI方案分成自然周期 (NC)组、克罗米芬 (CC)组、尿促性腺素 +绒促性腺素 (HMG +HCG)组、CC +HMG+HCG组。比较各组间临床妊娠率。结果 每周期临床妊娠率为 10 .2 %。每例临床妊娠率为 13.3%。原发不孕组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继发不孕组 (17.6 %对 4 .5 % )。输卵管因素性不孕组临床妊娠率明显低于其他不孕组。不同IUI方案间的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别。CC组的黄素化卵泡未破裂综合征 (LUF)发生率较NC组和HMG +HCG组明显增高。IUI治疗 2周期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治疗 1周期和 3周期及以上者。结论 宫腔内人工授精是治疗非输卵管因素不孕的一种有效方法 ,治疗时限以 3周期为宜  相似文献   
4.
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开展以来,人们获得越来越多的分泌不同特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一般冻存于液氮罐中,当在复苏时,常常遭遇失败,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究其原因,如冻存细胞数量少,生长状态不良、细胞污染或补充液氮不及时等;此外,复苏时培养基条件的改变(换用另一批号小牛血清)及复苏方法不得当等也是原因。本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从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感染乳鼠鼠脑中提取高滴度的血凝素(HAN),以该血凝素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融合率为60%和78%,阳性孔率为15%和44%。IFA筛选后共获得56株分泌抗HFRSV 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对其中1A_3,2A_(11),1B_3,3D_8,2F_7,1G_4,1G_9,3G_1,3G_(11),2H_1十株细胞系用有限稀释法进行了3~4次克隆化,阳性克隆率达到100%。杂交瘤细胞系经连续传代培养巳6个多月,仍能稳定地分泌单克隆抗体。冻存的细胞系经复苏后仍能稳定地分泌McAb。应用血凝抑制(Hl)试验证明其中9株为特异性分泌抗HFRSVHHAN McAb 的杂交瘤细胞系,1株(2A_(11))是抗HFRSV 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其中(1:81920)和3G_1(1:40960)具有高滴度的血凝抑制活性。应用微量细胞培养中和试验(NT)证明其中6抗1A_8,1B_3,3D_8,1G_4,3G_1,3G_(11))具有中和活性.尤其3D_8(1:5120)和3G_1(>1:10240)有较高的中和效价。IFA测定了10株杂交瘤细胞的McAb与HFRSV陈株抗原片反应的抗体效价,其中培养上清为1:40~1:320,杂交瘤腹水为1:1万~1:8万。10种单克隆抗体与JEV、HSV-I和正常Vero-E_6细胞抗原片均无交叉反应。但均能与不同疫区、不同宿主分离的HFRSV陈株81-14A,A9和R_(22)抗原片反应,说明HFRSV血凝素McAb具  相似文献   
6.
脲支原体(UU)与人型支原体(MH)是人类生殖系常见且有致病作用的支原体.为了解支原体感染及临床耐药情况,我们用支原体IST系列试剂对420例疑为生殖系感染的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了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420例女性生殖系统感染者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解脲支原体(UU)与人型支原体(MH)是人类生殖系常见且有致病作用的支原体。为了解支原体感染及临床耐药情况,我们用支原体IST系列试剂对420例疑为生殖系感染的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了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l 标本来源 我院妇科门诊疑为生殖系感染病人420例,年龄19~53岁,病程数天至半年。妇科门诊健康体检者82例,年龄22~52岁,无性乱史和性病史,作为临床正常对照组。标本均自女性宫颈口 1~1.5cm处用无菌棉拭子取材。1.2 方法 培养试剂盒由法国BioMer…  相似文献   
8.
单纯疱疹病毒(HSV)分为两型,HSV-1和HSV-2,可引起龈口炎 口唇疱疹 皮肤疱疹 疱疹性角膜炎 生殖器疱疹 疱疹性脑炎 宫颈炎等,并认为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近年来,在性传播性疾病(STD) 妇幼保健和优生优育方面,HSV的危害愈来愈受到高度重视,为了更有效控制HSV感染的流行,本文建立了一种可快速 特异检测HSV抗原的双McAb-ELISA夹心法。  相似文献   
9.
将3G1/3F8细胞培养于血清浓度为20%、10%、17.5%、5%、2%、1%、0%的RPMI-1640中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和McAb产生曲线。观察血清浓度对细胞生长和McAb产生的影响。用6种无血清培养基对3G1/3F8细胞做适应性培养,活细胞数为对照组的9.5%~55%;McAb产量为81.8%~106.8%。经驯化培养3G1/3F8细胞能够在血清含量1%、5%的培养液生长传代,冻存复苏,活细胞数达到对照组的71.2%~98.2%;McAb产量为104%和108%。对不同血清浓度下接种密度对细胞生长和McAb产量的作用做了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10.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是感染性角膜炎中最主要的致盲性眼病,多由单纯疱疾病毒Ⅰ型(HSV-1)引起,常用疱疹净、无环鸟苷等抗代谢药物作局部治疗,但疗效不够显著,并有细胞毒性等副作用。本文选用抗HSV糖蛋白gC单克隆抗体(McAb)2C5、2A8、1A12、Mad-2和抗gD McAb1D10的腹水,纯化后制成滴眼剂。取灰色家兔21只42眼,用HSV-1感染造成实验性HSK。治疗1组和治疗2组各为12只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